自然人虛假申報個人所得稅的法律後果嚴重

2020-12-23 手機鳳凰網

一、典型案例:

李某2019年工薪收入20萬元,按規定可享受的扣除包括:「三險一金」2萬元,贍養老人的專扣附加扣除2.4萬元,已預繳稅額7080元。

在進行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時,李某鑽研了網傳的「退稅秘笈」後,把可扣除的「三險一金」額外增加了1萬元,虛構了一名正在接受義務教育的孩子,於是應納稅額「變」成了:(200000-60000-20000-24000-10000-12000)×10%-2520=4880,可退稅額:7080-4880=2200元。

想到樓上鄰居的衛生間滲水,導致自家天花板和牆壁發黴,李某「靈機一動」,按自然災害再填「享受」減免稅額4880元。於是已預繳的稅款7080元全部變成了可退稅款。

看到退稅這麼容易,李某貪慾一發不可收,杜撰了一筆5000元的已繳稅款,並申請退稅。

這番操作下來,李某不僅已實際繳納的7080元稅款變為可退稅款,甚至國家還需要退還其並未實際繳納的5000元稅款。

二、相關法律規定

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的《個人所得稅法》強化了自然人自行納稅申報的義務,規定了綜合所得的年度彙算清繳及扣繳義務人未扣繳稅款時自然人的自行申報義務,並明確將自然人遵守新《個人所得稅法》的情況,納入聯合激勵或者懲戒的範疇。此外,對處理不如實申報的涉稅違法行為,《稅收徵管法》也有比較健全的規定。

《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第二款規定: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併計算個人所得稅。」

第十條第一款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納稅人應當依法辦理納稅申報:(一)取得綜合所得需要辦理彙算清繳;(二)取得應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三)取得應稅所得,扣繳義務人未扣繳稅款……」第十一條第一款規定:

「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預扣預繳稅款;需要辦理彙算清繳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辦理彙算清繳。」

第十二條第二款規定:

「納稅人取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按月或者按次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

第十五條第三款規定:

「有關部門依法將納稅人、扣繳義務人遵守本法的情況納入信用信息系統,並實施聯合激勵或者懲戒」。

《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

「納稅人申請退稅時提供的彙算清繳信息有錯誤的,稅務機關應當告知其更正;納稅人更正的,稅務機關應當及時辦理退稅。扣繳義務人未將扣繳的稅款解繳入庫的,不影響納稅人按照規定申請退稅,稅務機關應當憑納稅人提供的有關資料辦理退稅」。

《稅收徵管法》第六十三條第一款規定:

「……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四條第一款規定: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操作辦法(試行)》第二十九條規定:

「納稅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主管稅務機關應當責令其改正;情形嚴重的,應當納入有關信用信息系統,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實施聯合懲戒;涉及違反稅收徵管法等法律法規的,稅務機關依法進行處理:(一)報送虛假專項附加扣除信息;(二)重複享受專項附加扣除……納稅人在任職、受僱單位報送虛假扣除信息的,稅務機關責令改正的同時,通知扣繳義務人。」

《財政部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涉及有關政策問題的公告》第三條規定:「居民個人填報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存在明顯錯誤,經稅務機關通知,居民個人拒不更正或者不說明情況的,稅務機關可暫停納稅人享受專項附加扣除。居民個人按規定更正相關信息或者說明情況後,經稅務機關確認,居民個人可繼續享受專項附加扣除,以前月份未享受扣除的,可按規定追補扣除」。

三、處理措施

上述案例中,對李某的違法行為,稅務機關有以下可能的處理措施:

1.對李某相關的違法行為定性偷稅並進行處罰

李某把可扣除的「三險一金」額外增加了1萬元,以及虛構一名正在接受義務教育的孩子。對不符合自然災害減免稅條件的住宅滲水損失,按自然災害「享受」減免稅額4880元。

以上兩項,如果導致其已預繳的稅款7080元全額退還,則稅務機關可依法對其相應違法行為定性偷稅。

2.對李某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違法行為進行處罰

由於《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一條有關於「扣繳義務人未將扣繳的稅款解繳入庫的,不影響納稅人按照規定申請退稅,稅務機關應當憑納稅人提供的有關資料辦理退稅」的規定,因此,給了個別納稅人騙取個人所得稅退稅的可能。

對李某騙取個人所得稅退稅的違法行為,現行法律未有定性騙稅並按照騙稅進行處罰的規定,可適用《稅收徵管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有關「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的規定,對李某杜撰5000元已繳稅款並申請退稅的違法行為,應當處以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3.暫停享受專項附加扣除及實施聯合懲戒

根據《財政部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涉及有關政策問題的公告》第三條的規定,如果稅務機關認為李某個人填報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存在明顯錯誤並通知李某,但李某拒不更正或者不說明情況的,稅務機關可暫停李某享受專項附加扣除。

對李某的上述違法行為,可納入有關信用信息系統,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李某實施聯合懲戒。

從上述案例可知,自然人應重視依法如實申報納稅,不應輕信網上教唆違法的所謂退稅攻略。

(作者張學幹為稅務律師)

相關焦點

  • 律師:自然人虛假申報個人所得稅的法律後果嚴重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自然人虛假申報個人所得稅的法律後果嚴重一、典型案例:李某2019年工薪收入20萬元,按規定可享受的扣除包括:「三險一金」2萬元,贍養老人的專扣附加扣除2.4萬元,已預繳稅額7080元。
  • 中國全面實施個人所得稅申報信用承諾制
    據新華社北京8月28日電 (記者安蓓)國家發展改革委28日稱,我國將全面實施個人所得稅申報信用承諾制,納稅人需對填報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作出守信承諾,信用承諾的履行情況納入個人信用記錄。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稅務總局辦公廳關於加強個人所得稅納稅信用建設的通知》,稅務總局以自然人納稅人識別號為唯一標識,以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記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報送記錄、違反信用承諾和違法違規行為記錄為重點,研究制定自然人納稅信用管理的制度辦法,全面建立自然人納稅信用信息採集、記錄、查詢、應用、修復、安全管理和權益維護機制,形成全國自然人納稅信用信息庫,
  • 個人所得稅不彙算清繳後果是什麼,怎麼規定的?
    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徵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徵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稱。那麼個人所得稅不彙算清繳後果是什麼,怎麼規定的?網友諮詢:個人所得稅不彙算清繳後果是什麼,怎麼規定的?
  • 趕緊申報!個人所得稅年度彙算倒計時15天
    南方網訊(記者/吳詩航 通訊員/嶽瑞軒)個人所得稅關乎每個人的「錢袋子」,6月30日,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年度彙算即將截止,剩餘時間已不足15天。年度彙算簡單來說,就是「合併全年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四項所得的收入,按年計算稅款,多退少補」,目前廣東地區已有超過800萬人辦理了個人所得稅年度彙算申報。
  • 不如實進行個稅年度彙算申報會有什麼後果
    不如實進行個稅年度彙算申報會有什麼後果?  納稅人如未依法如實辦理綜合所得年度彙算的,可能面臨稅務行政處罰,並記入個人納稅信用檔案。根據稅收徵管法第六十三條規定,納稅人採取隱瞞收入、編造虛假扣除等手段逃避繳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不如實申報,對個人納稅信用有什麼影響?  納稅人的納稅申報情況將納入個人信用管理。
  • 個人所得稅彙算清繳不實彙算有什麼後果,後果很嚴重嗎?
    年度彙算結束後,稅務機關如需要核實申報數據,應積極配合稅務機關,以保證合法權益。那麼個人所得稅彙算清繳不實彙算有什麼後果,後果很嚴重嗎?網友諮詢:個人所得稅彙算清繳不實彙算有什麼後果,後果很嚴重嗎?陝西科萊律師事務所李劉敏律師解答:納稅人如未依法如實辦理綜合所得年度彙算的,可能面臨稅務行政處罰,並記入個人納稅信用檔案;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除承擔上述不如實申報的法律後果外,還可能對您享受專項附加扣除造成一定影響。
  • 自然人代開普票會有什麼後果?
    自然人代開普票會有什麼後果? 每到年底就是企業做好稅務籌劃的關鍵期,這時關於自然人代開的相關問題就會進入企業財務人員和企業老闆的話題裡面。比如自然人代開稅率怎樣?能代開哪些品目的票?代開出來的票能用嗎?
  • 個人所得稅丨查詢+年度彙算申報攻略
    答:「收入納稅明細查詢」功能在個人所得稅APP和自然人電子稅務局web端上線以來,為納稅人已申報收入的查詢和異議申訴提供了極大便利。但也有部分納稅人本著「試一試」的心態,隨意點擊「申訴」或「刪除」。這裡小編給您梳理「申訴」的應用場景和注意事項。
  • 個人所得稅申報記錄網上查詢功能上線啦!
    國家稅務總局湖南省稅務局關於個人所得稅申報記錄查詢功能上線的通告個人所得稅申報記錄查詢功能已於近日正式上線,可供納稅人自行查詢、核對本人有關個稅申報記錄。(三)在湖南省電子稅務局「用戶登錄」界面點擊左下角「自然人辦稅服務平臺」按鈕即可進入。二、功能概述個人所得稅申報記錄查詢功能上線後,自然人納稅人可便捷地查詢本人2019年及以後年度的個人所得稅申報繳稅記錄,並可就不實申報信息提起申訴。
  • 個人所得稅申報表修訂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修訂個人所得稅申報表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7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等相關稅收法律法規規定,為保障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順利實施,現將修訂後的個人所得稅有關申報表予以發布
  • 個體工商戶如何申報個人所得稅?
    個體工商戶如何申報個人所得稅?
  • 如何在ITS系統進行個人所得稅申報、補申報、更正申報
    目前,ITS系統開放的面向自然人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的關於個人所得稅的申報業務包括:扣繳客戶端綜合所得預扣預繳申報、分類所得代扣代繳申報、非居民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申報、限售股轉讓代扣代繳申報、經營所得代理申報;WEB端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月(季)度申報。
  • 個人所得稅什麼時間扣除?個人所得稅如何退稅、申報?
    疫情原因,使得各地停工停產,據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稅務局官網自4月10日起,為本市納稅人開通手機個人所得稅APP、網頁端等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彙算遠程辦稅渠道。納稅人可以登錄個人所得稅 APP或自然人電子稅務局網站,根據引導進行相關操作,自行決定是否申請退稅。這也是史上**個人所得稅退稅。
  • 個稅年度彙算申報納入個人信用管理
    張某在進行個稅年度彙算申報時,填報「其他自然災害受災減免個人所得稅」優惠項目,申請退稅7316.13元。根據政策規定,因自然災害遭受重大損失的個人所得稅減徵需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經稅務部門核實,納稅人張某未進行備案,實際不存在符合條件的減免。張某在稅務工作人員的輔導下,辦理了更正申報,並補繳稅款582元。
  • 自然人如何到稅務局開票、納稅申報及注意事項
    隨著國家對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稅收優惠政策的幅度越來越大,自然人同公司及個體戶做生意的現象也越來越多,因為公司都需要正規發票來做帳,而自然人自身是不能開具發票的,所以到稅務局代開發票就成了必然;近來筆者就遇到不少朋友來電諮詢自然人如何代開發票的事情,下面就這個問題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
  • 個稅申報,快截止了!再不辦理可能罰款,影響信用!
    個人所得稅年度彙算你申報了麼?再不申報的話本月就要截止了!沒錯!小貼士 1.申報完成後,如果發現申報有誤,您可通過個人所得稅APP,自行完成更正申報與作廢申報。辦理路徑:登錄個人所得稅APP,點擊最下方【辦稅】—【更正申報與作廢申報】。
  • 個人所得稅申報記錄可線上查詢
    本月起,個人所得稅申報記錄查詢功能在自然人稅收管理系統網頁版(簡稱「自然人辦稅服務平臺」)正式上線,自然人納稅人可自行在線查詢本人2019年及以後年度的個人所得稅申報繳稅記錄。
  • 企業離職人員個稅繼續申報造成的後果及解決方法
    上個月,筆者一個朋友的企業A公司接到主管稅務局打來的電話,通知企業有人投訴A公司違規申報了她的個稅,導致她2019年度做個人所得稅彙算清繳時要多交三千多元的個人所得稅,要求A企業儘快解決問題。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個人信息被盜,竟被企業拿去虛假報稅...
    或衝減利潤少繳稅等目的在納稅申報時盜用他人身份信息進行申報《司法建議書》中提到,企業盜用他人身份信息虛報個人所得稅等行為不僅侵害了自然人的個人信息,還破壞了經濟秩序,損害了國家利益,應予重視。法院建議,要加強對企業申報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的事中事後監管,及時發現盜用他人身份信息虛假申報個人所得稅的行為。同時建議加大對盜用他人個人信息虛假申報個人所得稅行為的打擊力度。
  • 個人所得稅申報時間超過怎麼辦?
    個人所得稅申報時間超過怎麼辦?  手機個人所得稅APP全新升級,需要辦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的居民個人目前仍可登錄手機個人所得稅App、自然人電子稅務局Web端或前往辦稅服務廳進行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