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6新東方全球營地及國際遊學教育峰會」在北京召開。當日,《2016國際遊學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正式發布。白皮書為中國學生和家長合理規劃未來的出國遊學和學業發展提供分析和建議。
「隨著留學低齡化趨勢的加強,中國家長越來越注重讓孩子早體驗並早規劃。」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助理副總裁兼國際遊學推廣管理中心主任、沃凱德遊學公司總裁劉婷在峰會上如此表示。
白皮書顯示,參加過遊學的人群中,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階段和高中階段,其中初中生佔比為33%,高中生佔比為38.9%,初中生和高中生逐漸成為國際遊學人群的主體。同時,數據分析發現本科生參加過國際遊學的比例為17.1%,而小學及以下的比例為6%,遠遠超出碩士及以上人群的比例,可見國際遊學正在向年輕化和低齡化趨勢發展。
隨著「70後」和「80後」逐步成為中小學及大學生的家長,他們的思維更開放,更希望孩子們可以儘早開闊視野並提高綜合素質,因此,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是國際遊學的主要目的。同時,提升語言能力、獨立能力、體驗文化差異、參與國際交流也是參加遊學的重要原因。從調研人群的認知來看,87%的中小學及大學生人群認為遊學和旅遊的體驗是不同的。白皮書表示,國際遊學的價值越來越得到學生和家長的認同。
「遊學決策主要在家庭內部進行,外部影響較弱。」白皮書顯示,影響中小學生及大學生遊學決策的因素中,遊學參與主體即孩子的喜好佔到43.8%,其次是家長的決定權達到32.8%,同學同齡群體對於遊學決策的影響力也達到10.1%,老師推薦和親朋好友推薦的比例為6.7%和5.2%。
在遊學國家的選擇方面,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在已遊學人群和計劃遊學人群中均是最熱門的目的地。相比已經有過遊學經歷的人群,法國、加拿大、德國和紐西蘭的遊學熱度在未來計劃遊學的人群中較高。
白皮書分析得出,中國學生未來計劃留學國家與遊學國家的相似度高。其中,美國的相似度高達77.3%,說明相當大比例的學生群體通過遊學美國為留學申請早規劃鋪路。同時,英國遊學國家與未來留學國家的相似度也達到62%,澳大利亞是59.8%,加拿大是56.3%。值得關注的是,法國、德國和日本的遊學國家與未來留學國家相似度也較高,均超出了50%的水平。這表明目前中國大多數遊學學生群體,已經逐步把遊學目的地和留學國家有機結合起來,通過遊學熟悉未來留學目的地國家的風土人情、文化習俗、教育體系等教育資源,從而為未來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針對遊學內容傾向性的選擇調研中,白皮書顯示,58.3%的中小學生及大學生選擇了國外課堂,57.1%的中小學生及大學生選擇了世界名校,這二者在國際遊學內容上具有較強的吸引力。除國外課堂和世界名校外,當地人文和寄宿家庭也具有吸引力,分別達到52.5%和50.9%的選擇比例。
「對於中國獨生子女來說,跟上國際化進程、參與國際化活動、在國外親身體驗風土人情等,這樣的遊學活動能幫助他們增加生活的磨練、提高獨立自主能力,同時又能為將來的出國留學做好準備。」白皮書總結表示。
《中國教育報》2016年04月25日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