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管回應「萬國園」違建 稱歷史遺留問題多

2021-01-09 搜狐網

昨日,華鼎世家社區306號樓樓頂,可見一處建好的陽光房。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昨日,清芷園,多座樓的樓頂上均能見到加蓋的玻璃房。新京報記者 李雪瑩 攝

  「北京最牛違建」被曝光後,民宅搭蓋違建成為關注焦點。昨日,新京報記者探訪華鼎世家社區、大西洋新城等多個小區,發現均存在違章加蓋房屋現象,有些除了在樓頂加蓋玻璃房外,還在一層窗外搭棚,建花園或是改造成超市。

  華鼎世家社區

  3棟樓樓頂違章搭蓋玻璃房

  華鼎世家社區位於望京阜通西大街東北角,小區內302號樓、303號樓和306號樓的樓頂均可見違章搭蓋的玻璃房。昨天記者到現場時,302號樓乙單元樓頂正在施工,對於業主以及施工是否報批,施工人員三緘其口。

  違建曾被查處如今又蓋起

  進入華鼎世家社區,抬頭就能看到306號樓的丙、丁、戊三個單元樓頂幾組巨大的玻璃窗。該樓後邊的303號樓樓頂,同樣有幾組玻璃窗。

  記者分別乘電梯來到這兩座樓的頂樓,發現通往樓頂的樓梯均被鐵門鎖住。在303號樓頂層14樓,記者敲開一住戶家的大門,但對方得知記者來意後,稱「不知道情況」,隨後關上大門。

  「建得挺久了,也沒人管。」該樓多位住戶說。

  在306號樓甲單元頂層12樓,記者敲門,但無人應答。該樓居民稱,該樓樓頂的違建從4月份開始搭蓋,「聽說是一個大老闆,以裝修的名目在物業辦了手續,然後就開始違法建設。」該樓一居民表示,當時看見他們整車整車地運來鋼筋、水泥、磚頭等建築材料,「通過電梯、或者從樓頂直接拿繩子吊上去。」

  居民表示,他們多次向物業、城管舉報,但無人過問。

  記者注意到,5月份時,曾有媒體曝光過該小區違建問題,當時物業方面表示,接到舉報後曾勸阻過,住戶開始對違建進行拆除,而城管也到現場來查處過。

  記者致電望京街道辦事處城管隊,工作人員證實當初曾查處過,至於後來怎麼又蓋了起來,其不知情。

  一座樓頂搭腳手架正施工

  往小區裡面走,是302號樓,從遠處就能看到該樓乙單元樓頂立著腳手架,還有防墜網。

  在12層頂樓,一出電梯便可見十餘根大概10cm粗的鋼管放在過道上,3名施工人員正在用鏟子清理廢渣,「頂樓搭棚子用。」一名施工人員說。但對於為誰施工等問題,他們均未予回答,並稱「樓梯都是廢渣,上不去。」

  12層共有兩戶,施工處位於1201號房屋樓上,昨日,記者上前敲門無人應答。

  樓下一些住戶稱,樓頂剛開工建設不久,「前幾天還看到他們用電梯運建材,把電梯弄得很髒。」一住戶表示,他們向物業進行了投訴,但是沒有下文。

  小區違建 物業稱「不好回答」

  記者以樓頂要搭蓋的名義諮詢小區內外一些房產中介,一家房產中介負責人表示,現在要搭蓋不好弄,得有關係。「那些搭蓋的都是有關係的,現在查得嚴,沒關係蓋不了。」該負責人說,要找物業溝通一下,「他們說能蓋就能蓋。」

  隨後,該負責人答應給記者一物業領導的電話,並稱該領導有施工隊,要搭蓋得找他。但記者等了一會兒,該中介負責人打了一個電話後,稱「過幾天再來,現在不太方便給。」

  昨日,小區物業工作人員表示,現在不能在樓頂上搭蓋。對於該小區樓頂的違建問題,該工作人員表示領導不在,「不好回答你。」

  新京報記者 林野

  大西洋新城

  地面樓頂都有違建

  距華鼎世家社區1公裡左右,是大西洋新城。該社區目前分6個片區,其中A、B、C三區違建現象嚴重。

  昨日記者在該小區116號樓下發現,部分一層住戶直接將玻璃窗改造,搭一個棚,種些綠植,將自家門口改造成了一個小花園。在A、B、C三區,類似的小棚隨處可見。部分小棚還被改造成超市或幼兒園的出入門。

  樓頂則是一個接一個的陽光房。對於違建,116號樓一名在樓頂加蓋的業主反問道:「別人能蓋我就蓋不了?」

  經記者統計,該小區A、B、C三區違章建築共70多處,基本都是一樓搭棚,頂樓加蓋陽光房。

  對此,物業一工作人員稱不知情,拒絕接受採訪。

  居民表示,曾向物業投訴過,但物業稱違建區域是業主的地方,物業管不了。

  新京報記者 林野

  清芷園小區

  樓頂幾乎都「加蓋」

  清芷園小區位於右安門附近,共11棟居民樓。昨日,10號樓A棟18層樓頂,可見一間玻璃房,面積約30平米。該樓住戶馬先生介紹,樓頂本是消防通道,該玻璃房系18層住戶加蓋的。

  在10號樓頂環視小區,幾乎每幢樓樓頂都有面積不一的加蓋建築。其中,2號樓樓頂的一處加蓋建築全部被塑鋼玻璃封住,面積近百平米。5號樓樓頂被改造成花房,綠藤爬滿花架。

  居民稱,曾多次向物業三原清芷園公司反映違建,但都無果。昨日下午,小區物業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員稱:「只要有業主投訴,我們都去勸阻,也求助過白紙坊城管,但最終都不了了之。」

  清芷園內,一家房產中介的店員焦先生介紹,該小區內現有兩套頂層複式房屋在售,「兩套都有加蓋,加蓋面積是贈送的。」

  被問及房屋有違建面積過戶是否有麻煩,中介稱:「沒事,不用擔心,沒人管。」新京報記者 李雪瑩

  「別墅群私自改建變成萬國園」追蹤

  城管回應「萬國園」

  據新華社電 針對朝陽區怡景城社區一些別墅存在違建的問題,北京市城管部門介紹,這個社區歷史遺留問題較多。城管部門已連續查處多起違法建設問題。

  北京市朝陽區的怡景城社區存在多處別墅違法建設,堪稱「萬國園」。據朝陽區城管部門介紹,怡景城社區位於黑莊戶地區郎辛莊北路58號院,從1994年開始分期進行建設。目前仍存在部分房屋無法辦理產權證、物業管理混亂等問題。由於該小區房產證是近年核發,因此導致原規劃圖和房產證、實際面積以及結構不相符,產生的各種矛盾異常複雜。

  城管部門表示,對於怡景城社區的違建問題,無論在巡查和舉報處理中,一旦發現存在違章建設,執法隊員均在第一時間處理,正在施工的對其停工並暫扣其施工工具;對於所有發現的違建住戶,均向其發放談話通知書,要求業主上交相關材料以作進一步調查。

  【律師說法】

  北京昌久律師事務所呂峰律師提醒,在購買帶有違章建築的房屋時,須認真核實房本信息。因為實際購房時,加蓋部分或贈送面積,通常是買賣雙方協商價格,故受法律保護的只有房本上登記的面積和建築。需要注意的是,如過戶後,相關部門要求拆除違章建築,相關責任和義務都由新戶主承擔,與原戶主無關。

http://news.sohu.com/20130815/n384196157.shtml news.sohu.com false 新京報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3-08/15/content_458295.htm?div=-1 report 3845 昨日,華鼎世家社區306號樓樓頂,可見一處建好的陽光房。新京報記者王貴彬攝昨日,清芷園,多座樓的樓頂上均能見到加蓋的玻璃房。新京報記者李雪瑩攝「北京最牛違建」被

相關焦點

  • 武昌城管拆除梅苑小區歷史違建「院中院」
    武昌城管拆除梅苑小區歷史違建「院中院」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2016年04月26日09:03 人民網武漢4月26日電 今年三月,武昌區中南街城管綜合執法隊啟動了對武昌梅苑小區歷史違建建築的拆除及環境整治的部署工作。
  • 物業缺失居民圈起「院中院」 武昌城管拆除梅苑小區歷史違建
    4月25日,記者從武昌區城管委獲悉,該小區共有76處違建點,已於4月13日開始拆除,預計本周內拆除完畢。  在梅苑小區,記者看到,部分一樓居民依託柵欄順勢搭建違法建設,還有一樓居民乾脆用柵欄圈出一塊私家花園。
  • 城管調查後稱:郭德綱別墅涼亭不屬於違建
    郭德綱家的違建沒拆乾淨?城管多方調查後證實,部分業主的質疑並不準確,老郭家的涼亭並非「違建」。亦莊一棟洋房小區某別墅外兩層違建小樓被城管強拆。上周發生的這一幕既讓亦莊贏海莊園的業主劉先生拍手稱快,又讓他再次想起一件事,如鯁在喉。
  • 違建!城管:確屬違建,已在拆除
    但這明明是無證施工,屬於違建!」近日,熱心市民高先生向現代快報投訴,位於無錫市新吳區塘南路的無錫國際招商城從10月份開始建設水產品區,施工速度很快,並且傳聞即將開業。在記者採訪時,新吳區江溪街道城管大隊負責人稱,此水產品區為違建,相關方在城管監督下已經主動拆除。
  • 北京海澱一小區95%別墅存違建
    近日,位於北京海澱區四季青鎮的Wehouse小區業主沈強(化名)向新京報記者反映,「我們小區別墅區裡的舊違建沒有完全拆除,近期還增添了一些新違建。我們被違建問題困擾多年,一直得不到解決。」
  • 武漢一居民樓頂藏「空中花園」城管稱難認定違建(圖)
    據其稱,2006年他將整個12樓買了下來,但是後來他發現12樓一直漏水。  2009年,為了徹底解決漏水問題,他就向物業、開發商提出申請,希望對方能幫忙解決,但是物業稱沒有維修基金,而當時開發商已經銷戶。他求助了房地局、規劃等部門,均被告知「管不了」。
  • 東莞兩類歷史遺留違建申請轉正這樣辦
    近日,東莞市自然資源局制定的《東莞市歷史遺留產業類和公共配套類違法建築補辦建設用地使用權審批手續及土地規劃審查操作實施細則》(下簡稱《實施細則》)出臺。《實施細則》對於兩類違法建築完善建設用地使用權審批手續、補辦不動產權手續的土地規劃審查,明確了適用範圍、辦理流程、申請材料等,並全面實施網上辦理,實現無紙化申請和審批,讓企業「少跑路」、項目快落地。
  • 注意,文山城市規劃區個人違建歷史遺留問題有解決方案了
    根據文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11月30日發布的通知,《文山市城市規劃區個人違法建房歷史遺留問題集中整治工作方案》經市政府批准實施。 為加強城區個人違法建築處置工作,妥善解決城區違法建築歷史遺留問題,有效化解社會矛盾,文山市用半年時間,集中整治城市規劃區個人違法建房歷史遺留問題。
  • 北京再現「私挖地下室」 違建管控之「坑」如何填?
    新華網北京11月21日新媒體專電(記者魯暢)北京德內大街塌陷之聲尚存耳邊,一個地下「最牛違建」又浮出水面,日前,北京東城區紗絡胡同一處違建被查,該違建私挖三層地下室,面積達700多平方米,最深處達10米。東城區拆違辦通報,已經對該地下室違建當事人立案調查。
  • 廣州10名村民求城管拆違建 下跪喊包公(圖)
    昨日在接訪現場,幾名信訪村民突然下跪請求城管委拆掉該村一處違建。 黃立科 攝信息時報訊 (記者 陸璟 實習生 雷銳) 「城管不是負責拆違建的嗎?昨日,來自白雲區太和鎮營溪村第三經濟合作社的社員到市城管局和市城管委信訪,稱自己投訴了近5年的違建至今未解決,有10人甚至向城管部門負責人下跪求拆違建。據悉,昨日市城管局共接訪群眾30批次40人,其中投訴違法建設問題的就有24宗。被投訴違建照樣能建成「拆除違法佔地建築,還回我們的土地!」
  • 2000平米餐館有一半多是違建!海澱城管拆除學院路郭林家常菜違建
    一家2000平方米的餐館,包括後廚、倉庫、包間等在內的1200平方米居然都是違建。今天(7月31日)上午,海澱區學院路街道、海澱區城管執法局共同對位於王莊路15號的郭林家常菜館違建進行拆除,消除安全隱患。
  • 佛山多個小區發現樓頂違建 或將遏制違建者貸款
    昨日,南海區城管、供水、供電、房管等部門相關負責人聯合獨家約見本報記者,解答小區住戶對違建現象處理緩慢的疑慮。本報就小區居民最關心的城管部門如何作為、為何遲遲不強拆、多部門聯合查處進展等問題提出三大追問,部門對此一一回應。
  • 早餐店違建被強拆前一天有官員索要2萬?當地紀委稱將調查
    夏玉芝稱,自己確實知道這是違建,但看到街上很多房子都把走廊封起來利用,他也想如此這般,可沒想到這個違建會給早餐店帶來麻煩。夏玉芝表示,今年5月份,羅圩鄉負責城建城管工作的副書記戴闖找來,要求每年交兩萬元,否則就要拆掉違建,遭到拒絕。誰知道第二天,違建就被強拆了。每年兩萬「保護費」,究竟存不存在?
  • 自然保護區歷史遺留問題怎麼解?
    「綠盾」專項行動已開展了兩年時間,在提高地方責任意識、摸清各類問題底數、推動問題查處整改、發揮警示教育作用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但目前,仍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自然保護區歷史遺留問題就是其中之一。  對於一些難解決的歷史遺留問題,應如何對待?地方政府該如何面對歷史遺留問題?為此,本報記者採訪了北京林業大學自然保護區學院副院長徐基良。
  • 「星期三問城管」之再次聚焦「違建治理」
    8月12日,市城市管理局組織開展以違建治理為主題的「星期三問城管」活動,市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物業執法大隊大隊長尹兆雲以及市南區、市北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同志作為上線嘉賓當天現場接線涉嫌違建問題近80個。
  • 消化大體量歷史違建
    本報訊(龍華新聞記者 吳春華 通訊員 王鋒)今年以來,觀瀾街道加快消化歷史遺留存量違法建設。截至目前,17宗38.5萬平方米歷史違建已完成確權,確權處理面積在全市各街道數量最多。其中,全省規模化、單宗體量最大的產業類歷史遺留建築銀星工業園歷史違建確權穩妥處理。
  • 小區物業架空層違建用於出租,城管依法強拆
    打著提升社區居住品質,便利居民生活的旗號,小區物業公然在住宅小區架空層違建。今天,新洲城管依法予以強拆。 前不久,新洲區上坤綠城小區物業公司在一處架空層,搭建磚混房屋,準備出租給他人經營。為了掩人耳目,特地張貼告示,稱這是建設利民場所。
  • 廣州男子租到違建房索賠 反遭屋主斷水斷電清場
    南都記者 徐勉 攝  南都迅 記者徐勉市民郭先生日前向記者反映,去年他在廣州市南沙區南橫村內河湧邊租下一棟房子打算經營餐廳,投資20萬餘元,辦理營業執照時才發現自己所租樓房系違建,在向屋主索賠後反遭斷水停電被強行清場。相關部門稱建築確為違建,但「處理起來很麻煩」。
  • 資陽雁北路二手家具交易市場違建被拆除,總計660餘平米
    4月24日上午,資陽市城管行政執法局蓮花執法大隊對雁北路二手家具交易市場內660餘平方米的違法建設進行了拆除。這些違法建設讓原本不寬敞的市場道路更為擁擠,破壞市容市貌的同時也嚴重影響了附近居民的生活。上午8點30分,執法人員拉好了警戒線,拆除工人便開始進行拆除工作。
  • 北京:新生違建「零容忍」,即查即拆不拖延
    千龍網訊(記者 劉美君)6月15日中午,北京海澱城管學院路街道執法隊接到舉報稱,雙泉堡125號院1號樓北側有一處違法建設正在施工,得知這一情況執法隊員立即來到施工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