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體育特長生,大家的刻板印象或許是上課時間被訓練擠佔,文化成績都不好。
然而,家住常德市武陵區芷蘭街道的17歲少女肖琢瑋在今年高考中考出581分,以超湖南省文科一本分數線31分的優異成績和北京大學全國高水平運動員(羽毛球)測試排名第二的綜合成績,被北京大學錄取。
其實,她在年初通過全國高水平運動員(羽毛球)測試時便得知,只要自己高考成績達到湖南省二本線即可被北京大學錄取,但肖琢瑋「不願踩線過」。她說,我不想讓大家覺得體育特長生的文化成績都不好。
打羽毛球只是想鍛鍊身體
肖琢瑋小學就讀於常德芷蘭實驗學校。四年級時,全班同學在體育課上練習立定跳遠,別的同學跳1米5、1米6,她一躍便是2米。
羽毛球教練程歡看中了肖琢瑋的身體素質,想招她入校隊。她和爸爸肖建平、媽媽鍾靜商量之後便答應了,想著「每天打下羽毛球,可以鍛鍊身體」。
在鍾靜的記憶中,女兒肖琢瑋一直都是非常努力、自律的孩子。她認真對待每一次羽毛球訓練,不管多苦多累也從沒說過放棄。
2014年參加湖南省中學生運動會羽毛球比賽時,肖琢瑋磕破了膝蓋,血流了一腿,簡單醫療處理後硬是堅持打完了整場比賽。
回憶這些年,羽毛球帶給肖琢瑋的除了眾多榮譽還有多次傷痛。「手、踝關節、膝蓋都受過傷。」肖建平和鍾靜從沒有去賽場上看過女兒打球,他們說:「不敢看,心疼」。
賽場上的肖琢瑋。資料圖片
「北大夢」在心中發芽
在一次比賽間隙,肖琢瑋在觀眾席上觀賽,有人指著她正下方場地上的一個姐姐說,那人被北大錄取了。肖琢瑋既驚訝又羨慕,「北大」這兩個字,對她來說遙不可及。她看著那位姐姐在球場上揮汗如雨、奮力拼搏的身影,「北大夢便奇妙地在我心中萌了芽」。
因為羽毛球比賽成績突出,肖琢瑋被長沙市南雅中學選中,在初一第二學期時赴長沙求學。
剛進中學那會,她在羽毛球場上屢戰屢敗,「每逢關鍵比賽就輸,每輸就哭」成了她的一個標籤。她希望如小說中寫的那般美好,只要不斷努力就一定會有所改變,可總是事與願違。隨著她的淚水,肖琢瑋的決心和勇氣在逐漸消磨。
班主任呂小豔找她談心,鼓勵她堅守自己的初心。「我不是輕言放棄的人,既然有過夢想,便沒有理由將其遺忘。」從此,考入北大成為肖琢瑋奮鬥的目標。
她給自己準備了一個筆記本,上面用線形圖和文字寫滿了訓練時悟出的技巧以及比賽後總結的經驗:「對手沒有打到位的球,可以不急著殺,輕擺一個對角,讓對手無可奈何。」「這幾天腰練不了,主要練習手上技術,磨得更細一點,不能滿足於現狀,重點練搓球。」
打破他人對體育特長生的認知
對比其他同學,作為體育特長生的肖琢瑋每天下午4點半開始進行2個多小時的羽毛球訓練。她總說,自己每天比別人少學兩個小時,所以更要抓緊學習時間。
中學6年,她從來沒有在課堂上遲到過,也從沒有缺交過作業。
迎考緊張時,班級要求學生傍晚6:40進教室晚自習。肖琢瑋需要訓練,每天打球到六點半,可以缺席第一節晚自習,但她都是頂著剛洗完澡的溼發啃著麵包,7點出現在教室裡。晚上9:50,宿舍熄燈,她抱著複習資料和練習冊跑到衛生間蹭光,經常熬到凌晨。
她在日記中寫道,「晚上的加班加點已成為家常便飯,廁所的臭味,開水房的熱氣騰騰,我至今都難以忘卻。」「有的時候背著背著就睡著了,再醒來時發現自己枕著還未合上的書,旁邊還有一晚上都未關的燈。」「下課時,我也是一刻未休息,四處問著自己不懂的題目,偶爾會站在教室外啃啃早餐未吃的麵包。」
高中進入文科重點班,肖琢瑋的成績一度成為班上倒數幾名,她在家裡的每一角落都貼上了鼓勵自己的便利貼:「堅持,年輕的態度」「天再高又怎樣,踮起腳尖就更接近陽光」。
為了保持好體能,肖琢瑋每天早晨都會進行6到8公裡晨跑,在校時就在操場跑,放假回家就拉著爸爸陪她繞著穿紫河跑。有時,她也會想偷個懶,心裡期盼著早晨下點雨,這樣她就能逃避「可怕的操場」。
班主任呂小豔在寫給肖琢瑋的畢業寄語中有這樣一句話:五年前的一個下午,一個瘦瘦小小的女孩兒來到我的跟前,而她打破了我對體育特長生所有的認知。
備戰前的至暗時刻
備戰北京大學全國高水平運動員(羽毛球)測試的那3個月,肖琢瑋至今難忘。
早上5點半起床開始半個小時晨跑,上午9點到11點半,下午4點半到晚上8點進行兩場高強度訓練。訓練中途,她也不能休息,洗個澡就往教室跑,補筆記,刷題目,一分鐘都不敢耽誤。
相對於身體的磨鍊,心裡的壓力更是讓她喘不過氣,「我怕這麼多年的努力會功虧一簣,我怕努力得不到回報,我怕……」無數次,她躲在被子裡哭得泣不成聲。
在外人眼中,肖琢瑋不僅羽毛球打得好,學習成績也不錯,可只有她自己知道,「才不是一帆風順」。
2016年全國中學生羽毛球錦標賽雙打第二名;2018年湖南省中學生羽毛球比賽女子單打第二名;2018年湖南省第十三屆運動會(青少年組)羽毛球乙組女子雙打第二名;2018年湖南省第十三屆運動會(青少年組)羽毛球乙組女子單打第二名;2019全國中學生羽毛球錦標賽混雙第三名;2019年湖南省中學生運動會羽毛球比賽女子單打第一名······
回顧這些年的獲獎經歷,有隊員笑她是「萬年老二」,她無力反駁,只能在奮力趕超中證明自己。在一次次的自我與外在調節中,肖琢瑋明白了,「真正的對手是自己,戰勝自己,在賽場上發揮出最好的狀態,無論結果,便不會留有遺憾。」
感謝那時奮鬥過的自己
1月10日至12日,北京大學舉辦2020年高水平運動員測試,肖琢瑋從小組賽到循環賽,兩天時間裡接受了12場挑戰,最終以女子組第二的好成績獲得北京大學高水平運動隊候選人正選資格,錄取優惠分值要求不低於生源省份二本線。
回到學校,肖琢瑋又立馬投入緊張的複習中。學累了,她就去球場上打會羽毛球,她說在球場上的一次次蹬跨、旋轉、跳躍、擊打,每一個過程都讓她發自內心的開心,同時也是對學業壓力的一種釋放。
7月23日,湖南省高考分數出爐。肖琢瑋查詢了自己的高考成績,文科總分581分,超過湖南省一本線31分。「成績出來後,我想我終於體會了什麼叫『感謝那時奮鬥過的自己』。」
媽媽鍾靜在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公開平臺上查詢到,肖琢瑋已通過生源所在地省級招辦審核。不過,女兒並沒有多少放鬆的時間,她從7月29日開始回到了學校,開始全省羽毛球錦標賽集訓,同時自己開始進行英語補強學習,一刻都不得閒。
大學,肖琢瑋想學法律。她說,「進入北大後,我們體育特長生和其他學生一樣,天天除了訓練,還要把學習搞好,說不定我的同學就是某個省的高考狀元,我必須要努力追趕才能保證自己不掉隊。」
責任編輯:伍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