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學生會更需要一份篤實。」在西北工業大學學生會主席團換屆選舉中,一位候選人說。
近年來,高校學生會改革持續加力。在全校上下支持和引導學生會更好地服務同學成長成才的氛圍下,西北工業大學學生會呈現出新氣象、新作為,學生會組織的「口頭禪」從「收到請回復」變成了 「問題何時解決」「同學能否受益」。工作話語的轉變不僅是工作重心、工作作風的轉變,更是改革成果的微觀體現。
在西工大,同學們有了問題常常會去找「小niu~」幫忙。「小niu~」不是西工大的學生,但「她」卻實實在在陪伴在西工大每一位同學身邊,解決同學遇到的各種問題。
「小niu~」是同學們對西北工業大學學生會QQ平臺的暱稱。「小niu~,教學西樓教室的燈壞了」「小niu~,什麼時候選課啊」「圖書館暑假開門嗎」……一件件校園生活中的小麻煩、小問題告訴「小niu~」後總能得到回覆並解決。有的同學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心情不好也來找「小niu~」傾訴。學生會同學以自身的樂觀開朗,感染幫助著西工大的莘莘學子,後臺無數的「謝謝啦」「辛苦了」也一直是激勵學生會同學堅持用心服務、真情服務的動力。
除此之外,「小niu~」會在QQ空間第一時間發布學校重要通知和社會時事熱點,給所有同學帶來全方位的信息資訊。為此,學生會為該平臺建立起7×16h的工作排班制度,確保每天8:00-24:00後臺消息及時回復,時事熱點校園消息第一時間發布。自創辦以來,西北工業大學學生會QQ官方平臺已獲近兩萬名同學關注,超過600萬訪客,最高峰時每天為至少40名同學答疑解惑或協助同學向學校有關部門反饋問題,獲得了騰訊Qzone校園新勢力校園官方榜全國前十、校園空間優秀運營帳號等一系列榮譽,多個空間消息被共青團中央的官方QQ號轉發點讚。
西北工業大學學生會牽頭在全校各學生會組織內樹立「不當學生官,要當學生友」的工作理念。在線上線下協同構建權益維護體系,成立了QQ、微信、微博、B站和抖音組成的學生會新媒體矩陣,與各學院學生會聯動組成專項服務群體。學生會及時了解同學們的現實需求,隨時隨地開展權益維護工作,做廣大同學的「知心陪伴人」,受到同學們的好評。
憑藉校院學生會聯動與新媒體平臺矩陣,學生會建立了失物招領群,由校學生會招募成員擔任「失物招領員」,各院學生會共同在群中收集、傳遞失物招領信息。今年疫情期間,針對普遍上網課的教學模式,校院各學生會組織協作幫助同學解決疫情期間線上學習中關於教材、網課的系列問題,同時介紹健身、廚藝等知識技能,對豐富廣大同學居家學習生活、緩解焦慮情緒起到了良好作用。
「大超好像又上新品了?」「是呀,還全面上線了行動支付呢!」
「大超」是西北工業大學同學們對學校大學生超市的「暱稱」,去年下半年時常成為同學們課餘飯後討論的對象。2019年11月起,西北工業大學學生會在後勤產業集團商貿服務中心更新商品時合作參與新品測試,幫助了解學生的消費習慣和消費需求,並代表廣大同學對新產品的質量和價格加以把關,推動「大超」產品更新換代。對於同學們普遍反映的價格問題,後勤集團在學生會的建議下積極下調許多產品價格,提高促銷活動頻率。
「更好地服務廣大同學」是西北工業大學學生會一直努力的方向。在這方面,學生會不只是做「義務報修隊」,不只單純地將同學集中意見反饋給學校有關職能部門,更定期走訪校醫院、教務處、圖書館、信息中心、學工部以及後勤產業集團的校車隊、飲食服務中心、物業服務中心等10餘個單位,做「師生之橋」雙向傳遞師生意見,拉近師生距離、學校與同學的距離,盡全力在推動學校「雙一流」發展中維護學生權益、代表學生發聲、暢通溝通渠道、回應老師的工作疑慮。
在學生會的努力下,失物招領效率得到提高,學校行動支付場景從公寓的自助洗衣機拓展到每一個一卡通刷卡機旁,報修平臺逐步規範,設施整修回復完善縮短到1天以內……西北工業大學學生會主動做好橋梁紐帶,倡導師生共同參與,只為更好地服務廣大同學。
校學生會每年舉辦校園提案大賽,邀請校內在陝西省或西安市做政協代表的老師為同學講解「如何做調研、如何寫提案」,在提案大賽上各個優秀提案先後展示,各職能部門及相關工作的負責老師聆聽點評同學們的「金點子」,有的在現場就給出部門工作改進的回覆。每年定期向學校有關部門提交的30多篇有效提案,推動學校有了設施更齊全、價格更低的新健身房,規範了校園自行車停車的區域劃線,寢室洗澡供熱時間延長兩個小時,校車線上預約排隊系統、公寓活動室、圖書館通宵自習室……許多與學生息息相關的建設與完善工作都通過提案大賽這一活動平臺順利實施。
隨著學聯學生會改革的不斷深化,西北工業大學意識到,讓學生會回歸服務同學、進行組織改革,應該讓學生會科學「健身」。
減掉的是與主責主業關係不明確、運轉重疊的工作部門和人員規模。在廣泛調研各學生會組織並徵求近幾年學生會主要負責師生建議的基礎上,形成的一致意見是「能減,一定能減出新面貌」。從13個部門減到7個,從329名工作人員減到80名以內,主席團從7人減至5人……「瘦身」還沒有停止,但職能明晰、分工明確、功能聚焦的優勢已經逐步顯現,學生會的工作並沒有因「瘦身」而止步不前。
減掉的還有漂浮作風、利己主義。在學生會工作人員一輪輪學習成績上報組織後,定期開展學生會部門評優與人員工作評議,無法平衡學習與學生會工作關係的同學,徒借學生會「鍍金」而不為組織和同學奉獻的學生因此離開了學生會組織。不斷規範的「退出」機製成為保障學生會平等樸實作風的「閥門」。
增強的是完善組織發展的「動能」。在學校校務委員會成立大會上,學生會骨幹成功當選委員,代表學生會組織和廣大同學參與學校治理。每年舉辦兩期的「翱翔學生骨幹計劃」面向全校同學提供多部門、多崗位的鍛鍊機會,為廣大同學參與學生會工作、舉辦活動鍛鍊能力提供了新舞臺,同時為學生會形成源源不斷的「骨幹儲備庫」,骨幹培養、組織考察的機制更加健全、形式更加豐富。
增強的還有規範組織運轉的「機能」。在學校實施「大類培養」的新背景下,學生會加快改革步伐,理順「校——院——班」工作關係,強化三級聯動。在每兩周召開一次的校院學生會主席聯繫會上充分溝通服務工作、交流服務成果、探討改革舉措,為學校「大類培養」下做好學生工作提供了大量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