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30日電 上周六晚,第二期《音樂大師課》以「給愛我的家人唱首歌」為主題進行了匯報演出。有的孩子便選擇了唱一首家鄉的歌給自己愛的親人,充滿著濃重地方色彩的歌曲經過孩子們全新的演繹令人眼前一亮,勾起了每一個人對於家鄉的思念和深深的鄉土之情。
給媽媽唱家鄉歌《瀏陽河》
《瀏陽河》創作於1951年,熟悉的旋律穿透了幾代人的歲月,《音樂大師課》中演唱這首歌的是一位生在深圳長在深圳的小姑娘。
「因為媽媽是湖南人,所以這次我要唱一首《瀏陽河》給媽媽聽。」孩子在節目中說道。家鄉在湖南的媽媽早年為了工作移居到深圳,在異地打拼二十來年,一直念念不忘故鄉的味道。「鄉音難忘,可現在,孩子只會講普通話」,媽媽遺憾地表示,「我希望孩子學唱湖南的民歌,就是想告訴她不能忘了自己的根,聽孩子唱這首歌就感覺鄉音還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延續著。」
乾淨的童聲,帶著對媽媽記憶中家鄉的未知和渴念,一首《瀏陽河》被小姑娘唱得甜美又悠揚,曲畢現場就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媽媽也直呼「有聽到鄉音的感覺,非常感動。」在班主任問道原版湖南話應該怎樣演唱時,媽媽興起哼唱的一句則更加婉轉,原汁原味。網友感嘆:「看《音樂大師課》總能觸發淚點,離開家鄉這麼多年,最幸福的莫過於就是聽到來自故鄉的聲音。」
小小少年喚醒深深草原情
「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揮動鞭兒響四方,百鳥齊飛翔」閉眼聆聽,仿佛這不是在《音樂大師課》的舞臺上,而是一個生長在蒙古的小小少年帶你騎馬遊覽他最熟悉的家鄉,一望無垠的草原。演唱這首歌的是一位來自草原深處、從蒙古人家走出來的少年。「我是草原生的孩子,我要做大英雄」,帶著草原兒女特有的情節,在本期節目中我們聽到了一首充滿家鄉愛戀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奔放大氣的嗓音配之以蒙古獨特的樂器——大四胡,整首歌都把人帶回了一個更為廣闊的意境之中。而同為蒙古族的韓磊老師則顯得更為興奮,早在教授學生歌曲的時候,他就讓學生「要像狼一樣演唱,唱出草原人的氣勢。」隨後韓磊老師更是登臺和學生再度共同演繹了這首歌曲,讓家鄉的聲音又一次迴響在《音樂大師課》的舞臺上。
一個第一次走出家鄉的孩子,在他的歌聲裡,雄鷹、狼、羊群都是他的好朋友,而藍藍的天、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則是他每天生活的地方。可能對一個孩子來說,還不明白什麼是鄉音、不明白什麼是對家鄉的眷戀,但是在他的歌聲裡已然聽到一個孩子對自己家鄉深深的喜愛和自豪感,而就是這種純真的情節令每一個聽到歌聲的聽眾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