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杭州的電影院數量越來越多,影院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為了吸引更多客戶,各大影院使出渾身解數,先後推出VIP廳、沙發廳、情侶座、通宵廳等新概念。近日,位於下城區的金逸影視中心IMAX店更是推出了杭州首家「床廳」。
業內人士介紹,其實早在2013年,杭州時代聯合影城在開業初,就引進了一批可調節躺椅,之後杭州的很多院線也陸續引進了類似飛機頭等艙的真皮躺椅。不過,這些嚴格說起來都只是沙發,而金逸影視中心IMAX店推出的「床廳」是真正的床,讓觀眾實現「躺著看電影」。
「躺著看電影」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它到底靠譜不靠譜?這只是一個噱頭,還是能幫助電影院在競爭中殺出重圍的營銷手段?針對這些問題,記者也做了一番調查。
一個床位150元
觀眾在觀影期間不可做親密動作
在金逸影視中心IMAX店9號廳,記者看到了傳說中的「床廳」。原本可以放百張座椅的影廳裡,現在只放了四排床,共13個床位,每張床有1.2米寬,可躺兩個人,還配有枕頭、靠墊和毛毯、USB接口等物品。床與床之間的間距也很大。
「床廳」的銀幕跟普通廳一樣,位於正前方。從觀影角度來說,第一排最好,最後一排如果完全躺下,銀幕下方多少會被遮住一些。工作人員說,影廳旁邊還設有一個專門的更換室,並向觀眾提供一次性拖鞋。
「床廳」的票價如何?記者在該影院的網絡購票渠道上看到,同一部電影,在普通影廳觀看的票價是30元/人,而「床廳」的票價是75元/人。但由於顧客在購票時必須「整張床」購買,也就是付兩個人的票價,即150元。
說起「床廳」,很多人會關注到它的衛生等問題。針對這一點,影院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床罩每天都會換新,若觀眾提出更換要求,也隨時可以單獨更換。此外,影院還準備了一部分備用床墊,萬一有觀眾打翻飲料,也可以隨時更換。另外,影廳還裝有監視器,並且每隔10-15分鐘有工作人員巡場,防止觀眾在觀影期間做親密動作。
顧客是否會為「床廳」買單?
針對這樣的一種新型的觀影方式,觀眾們到底會不會買單呢?
「確實比坐著看舒服,累了可以休息一下,下次有好看的影片,還會來。」剛從「床廳」出來的兩位觀眾反映。在前臺,記者也聽到有人在給影院電話諮詢如何訂「床廳」票的事情。
但也有不少人有著一些顧慮。30多歲的盧女士覺得票價太貴,表示不會去體驗,同時,對影廳的衛生管理也有擔心,萬一有觀眾帶寵物進來怎麼辦?總感覺不是很衛生。
剛從普通廳看完電影出來的陳先生認為,躺在公眾場合下看電影多少會感覺不舒服,這種方式可能情侶會更喜歡。
另外,還有觀眾問道,既然是「床廳」是不是真的可以在裡面睡覺呢?如果有人睡覺打呼,對於其他觀影者來說,豈不是一種幹擾?針對這一問題,工作人員說,「床廳」如果真有觀影者睡覺打呼,他們還是會上前提醒的。
「床廳」會成為虧本買賣嗎?
從影院方的介紹來看,「床廳」看上去似乎十分美好,滿足了觀眾個性化的需求。但這樣的「床廳」究竟能為影院帶了多大的利潤,能夠讓影院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嗎?
工作人員給記者算了筆帳:按網絡價格計算,一個「床廳」在滿座情況下的收入是1950元,但按照一個普通廳100多個座位計算,滿座時的收入遠不止2000元。此外,「床廳」所投入成本也要比普通廳高,這樣算來,「床廳」似乎是虧本的。
不過據影院介紹,從目前來看,普通廳達到滿座幾乎是不可能的。而「床廳」的上座率要比普通廳高,尤其是晚上6點到9點的黃金場,如果片源比較好的話,還會出現滿座的情況。
但當被問到會不會再開一個「床廳」時,影院表示:「不會了,我們只是希望通過打造不同的影廳,為觀眾提供差異化服務。」
今年底杭州主城區電影院將達150家
激烈競爭中影院如何求生存?
影院推出各種個性化服務,與近年來影院數量增多帶來的激烈競爭密不可分。記者了解到,2012年,杭州主城區只有40家專業影院,但是到2016年底已經達到122家,預計今年底將達到150家。業內人士指出,就數據來看,短短5年的時間裡,每年新開設電影院增幅都在50%左右。
但對於電影院來說,最重要的收入來源自然是票房收入,據統計,2015年,杭州地區票房有11.17億元,而2016年票房只有10.87億元。針對這個情況,業內人士認為,不管是沙發廳、還是床廳,都屬於小眾概念,影院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一定要充分尊重市場規律,從個性化角度出發做差異化精準服務,比如,向社區化發展轉型,讓老年人、年輕人等不同群體看不同的電影,給觀眾創造更便利的觀影條件,從而找到適應市場規律的新機遇。並不是僅僅靠改變一些觀影體驗就可以實現的。
此外,不少院線專業人士還認為,差異化經營、提升觀影體驗、改造放映技術或將成為下一階段院線發展的關鍵詞。從銀幕類型上看,目前3D銀幕已經佔到國內銀幕總量的85%,因為3D影廳可以兼容放映2D電影,所以3D影廳基本也會成為今後影院建設的主流。另外,IMAX、杜比影廳數量也在不斷增多,給觀眾提供更多不同的觀影選擇。
中國創意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張京成曾表示,電影作為高新技術,不斷湧現的技術變革也是電影產業未來發展的必然現象。在國內電影片源基本一致的情況下,影院之間的差異在不斷縮小,從某種角度而言,技術型影廳或將成為影院未來差異化發展的一條新出路。但是影院在升級視聽技術的同時,也要根據市場環境、消費水平以及需求基礎做出理性判斷,逐步養成消費者對於影院視聽技術的認可度,然後藉此擴大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