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石家莊11月19日電(記者高博、秦婧)洗手盆雪白,鏡子、洗手液、烘手器等一應俱全,還有腳踏式衝水……近日,北京遊客黃先生到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百裡峽村旅遊時,體驗了一把村裡的「舒心」廁所。
百裡峽村位於太行山腳下、野三坡百裡峽景區腹地。全村90%以上農戶都從事旅遊服務,年接待遊客達到50萬人次,村民年人均純收入3萬元,是旅遊脫貧致富的典型村。
「不僅景區廁所的建設標準高,鄉下廁所更讓人驚豔。以前在鄉下遊玩時,內急也憋著不敢去公共廁所,現在這裡的廁所已經跟城裡的沒啥分別了。」黃先生說,全家人都為這裡高顏值、高品質的廁所感到舒心。
廁所雖小,卻牽著民生,連著文明。變化要從2015年說起。百裡峽村黨支部書記劉春城說,隨著大眾休閒旅遊發展,旅遊活動已經不局限於核心景區,近些年村裡的遊客數量逐年增長,傳統旱廁顯然與紅紅火火的旅遊發展不相匹配。
2015年,百裡峽村作為景村一體化試點,實施廁所革命,劉春城帶領百裡峽村率先實現了完整下水道水衝式廁所全覆蓋。
百裡峽村靜園賓館老闆丁永娟是土生土長的百裡峽村村民。「小時候村裡家家都是一個坑搭兩塊板的簡陋茅廁,一到夏天就臭烘烘。這些年村裡的廁所從旱廁換成水衝廁,從各戶自建滲井到下水進入管網集中處理,廁所越變越舒適。」丁永娟說。
為進一步提升接待能力,2016年3月,旅遊部門和野三坡景區管委會等聯合倡議成立了「保定野三坡鄉村旅遊廁所開放聯盟」。聯盟成員的廁所免費對所有遊客開放,並實現標準化管理。
「『廁所革命』不光是為了好看,還要提升服務功能。」作為保定野三坡鄉村旅遊廁所開放聯盟的理事長,劉春城說,「現在自駕遊客越來越多,遊玩範圍越來越廣,有的遊客可能急需上廁所,但借用街邊商戶的廁所又不好意思、怕尷尬。所以我們倡議商鋪向遊客免費開放廁所。」
該鄉村旅遊廁所開放聯盟成立了理事會,制定了管理章程和服務公約,並專門設計了廁所開放標識,方便遊客識別。聯盟的成員包括農家樂、飯店、旅館、商店等。
劉春城說,聯盟採取了以商建廁、以商養廁的管理模式,以自發、自願、開放、共享為原則,鼓勵企業和社會團體參與廁所建設、管理。企業出資認養後,協助村民搞好廁所統一改建,還對每座廁所給予每年1000元至3000元的管護補貼。
目前,聯盟成員已由首批的50家增至350家,覆蓋野三坡景區旅遊道路沿線和重點旅遊村,解決了近10萬遊客「如廁難、難如廁」的問題。
「我們力爭讓遊客到野三坡旅遊時,走到哪兒上廁所都能方便、滿意。」劉春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