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佛法的普遍性,佛教已深為大眾所接受;學佛者,於家中設置一方佛堂,不但可以早晚禮拜作修持功課,同時能夠帶來家庭的安樂和諧氣氛,具有安定力和安全感的作用,是家庭中的共同精神維繫。
佛堂位置的選擇,最好在通風、陽光充足、空氣清新、整潔安靜的地方,環境太暗,會不利於人的身心舒適,但安置佛堂的前提是必須徵得家裡人的同意,不要因此讓家人產生反感牴觸情緒。
佛堂上供養佛像,佛像可以到附近的寺院裡請一尊或者三尊。佛像面朝門口,不要執著於是否開光,也不要拘泥於地理方位和擺放時辰,心存恭敬就是最好的加持力。
佛堂設置好後,要用心管理。一般早上起來做早課,先洗漱淨手,然後上香、供水。晚課前也要先上香,包括我們平時誦經也是如此,先燃香敬佛。至於供花供果不必天天換,可以選擇初一十五或者佛教重大節日,如佛菩薩聖誕、成道紀念日等等上供花果即可。因為鮮花的保質期非常短,所以我們平時可以選擇用長生花、塑料花來供佛,但要注意及時擦拭清理雜塵。
如果佛堂的供桌沒有玻璃隔離,在供燈,尤其是酥油燈時一定要注意安全隱患,如果環境不允許,可以選擇開白熾燈。佛前供燈,其意義是點燃人內心的心靈之光,破除無明黑暗,開啟智慧,所以不必太過於執念於形式,只要內心清淨就是最好的供養。
佛堂上除了供奉佛像,還可以供養物品,比如供香,擺個小香爐,燃些清淨香;供鮮花、供水果、供水、供燈、供樂,等等,物品對稱分布,擺放整齊,不可雜亂無章,有失威嚴。
佛堂最好單獨設置出一間房,不要與臥室混在一起,否則會不清淨、不恭敬。如果實在無法單獨設置,可選擇擺放在客廳較高處,供小香爐,供養鮮花,以顯莊嚴肅穆。
佛前供水,水杯不要是空的,不可以空杯供佛,表法不好。供佛時斟七分滿,撤供後將杯擦拭乾淨後收回。如果是供養食物,記住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定素食、新鮮,不可用葷食,否則極為不恭敬,那就不是積福,而是造業了。
上供過程中如果水果等食物有腐爛變質的情況,要及時撤換掉。撤供後的水果食物,是很好的福果,可自己享用,也可分享給他人,共沾法喜。家裡設置佛堂,更便於自己修行,另外有了佛菩薩的慈悲加持,才能讓自己增福納慧。
佛堂設置後的整理清潔,更不可忽視。供佛,但以一顆虔誠恭敬心,早晚上香、禮誦,凡事以能力所及及現行允許的環境為宜,學佛應不自惱,不惱他,才能作個快樂的佛弟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