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屆西南三省三校高三3 3 3聯考(一)理綜生物試題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單選題
1.下列關於細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沒有膜結構的細胞器中不含P元素
B.酵母菌細胞中丙酮酸的分解可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
C.性激素是在內質網上合成的
D.通過核孔可實現核質之間的信息交流
2.下列有關自由基學說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細胞內自由基的產生均與外界不良環境的影響有關
B.自由基攻擊磷脂分子會引發雪崩式反應
C.自由基攻擊DNA可使基因的結構發生改變
D.自由基攻擊蛋白質可使其活性下降
3.2020年10月,三位科學家因對C肝病毒(HCV)的重要發現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C肝病毒是一種單鏈 RNA病毒,其侵染肝細胞的過程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病毒通過胞吞作用進入宿主細胞,依賴於膜的流動性
B.②③過程需要催化RNA複製的酶參與
C.①②過程中鹼基配對方式相同
D.①過程所需原料來自C肝病毒
4.水稻的體細胞中存在12對同源染色體,現將基因型為AA的植株去雄後授以aa植株的花粉,子代中出現了一株基因型為AAa的水稻(甲),下列判斷不合理的是( )(不考慮基因突變)
A.甲植株根尖分生區的細胞中可能有24或48條染色體
B.甲植株根尖分生區的細胞中可能有25或50條染色體
C.甲植株出現的原因是父本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發生了染色體變異
D.甲植株出現的原因是母本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發生了染色體變異
5.下列與免疫調節相關的敘述,不正確的有幾項( )
①能產生免疫活性物質的細胞不一定為免疫細胞
②胸腺發育不良的小鼠,體液免疫功能下降
③系統性紅斑狼瘡和愛滋病均為自身免疫病
④參與體液免疫的B細胞和漿細胞均能特異性識別抗原
⑤效應T細胞能殺死細胞內的病菌
A.2項 B.3項 C.4項 D.5項
6.下列有關生長素及其類似物應用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植物的彎曲生長都是由生長素分布不均勻引起的
B.幼嫩細胞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小於衰老的細胞
C.高濃度的2,4-D 可用於麥田除草
D.若在玉米受粉期遇到連綿陰雨天,可用NAA處理來避免減產
二、綜合題
7.圖為實驗過程中改變光照強度(其他條件適宜)後,某植物葉片氧氣吸收速率相對值在不同時間的變化曲線,回答下列相關問題(0-4h 時無光照)。
(1) 氧氣在光合作用的_____階段產生,可在有氧呼吸的第_____階段被消耗。
(2) 5h時,該葉片葉肉細胞中產生ATP的場所是_____________。
(3) 6h時,該植物葉片氧氣吸收速率為0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8h時,該植物葉片光合作用氧氣產生速率的相對值是__________,8h後氧氣釋放速率不再變化,說明光照強度的變化情況是________(填「不變」、「增強」或「不變或增強」)。
8.冬泳過程中,體內生理過程會發生一些變化, 如圖所示(圖中①~④表示激素,A、B表示器官)。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人體熱量的來源主要是細胞中有機物的氧化放能,尤以_______(填器官名稱)產熱為多。
(2)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過程中既存在分級調節,也存在__________調節。請用圖中文字、數字、字母和箭頭寫出甲狀腺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過程:__________________。
(3)④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從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4)在冬泳過程中,是通過___________(填「神經」、「體液」或「神經-體液」)調節使血糖濃度上升的。
(5) 圖中A釋放的_______________激素可作用於腎小管和集合管,使尿量減少。
9.黑頸鶴是世界上唯一生活在高原的鶴類, 非常稀有,被稱為「鳥類中的大熊貓」,夏季在青藏高原的溼地繁殖,冬季遷徙至雲貴高原的溼地越冬。雲南會澤縣的念湖是國內最大的黑頸鶴越冬棲息地,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黑頸鶴自然保護區。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黑頸鶴在求偶時會出現繞圈跑動、頭頸伸前、扇翅抬頭、展翅站立等系列「舞蹈」,這屬於__________(填「物理」、「化學」或「行為」)信息,這說明___________離不開信息傳遞。
(2)與終年生活在念湖的鳥類相比,在研究黑頸鶴種群數量變化時,___________(填種群數量特徵)是不可忽視的因素。若利用標誌重捕法調查黑頸鶴種群密度時,有部分黑頸鶴的標記物脫落,則調查結果將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響」)
(3)黑頸鶴生存需要開闊的草地(甸)環境,工作人員對念湖四周開展草地恢復工程,這一措施能使黑頸鶴的環境容納量升高,環境容納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黑頸鶴以植物的根、昆蟲、魚、鼠(以農作物為食)以及農作物種子等為食,則鼠和黑頸鶴之間的種間關係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果蠅的野生型和突變型受常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該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研究發現果蠅在A和B同時存在時表現為野生型,其他表現為突變型。現用自然種群中的兩隻基因型不同的野生的雌雄果蠅雜交,子代野生型:突變型=3 :1回容下列問題:
(1)控制該對相對性狀的兩對等位基因位於_______(填「一對」或「兩對」)同源染色體上。
(2)根據該雜交實驗的結果分析,受精時親本雌雄配子的結合方式有______種,其中能產生兩種配子的親本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驗證該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請用子代中表現型相同的雌雄果蠅為實驗材料進行實驗(要求:請寫出實驗思路,並預期結果和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請回答下列與提取玫瑰精油相關的問題。
(1)用於提取玫瑰精油的玫瑰花要在__________________期採收,原因是在此階段,花朵的含油量最高。在對玫瑰精油進行粗提取時,玫瑰花瓣與清水的質量比一般是____________。
(2)玫瑰精油適合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____________的特點。
(3)對初步收集到的乳濁液進行如圖所示處理:
試劑A和C分別是_____________,裝置B是_________,操作D的目的是__________。
(4) 當蒸餾瓶中的水和原料量定時,蒸餾過程中,影響精油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有蒸餾時間和_______。當原料量等其他條件一定時, 提取量隨蒸餾時間的變化趨勢是_____________。
三、實驗題
12.來源於乳酸克魯維醇母的乳糖酶應用範圍非常廣泛,但是乳酸克魯維酵母中的乳糖酶是胞內酶,需破碎細胞後分離純化才能獲得,增加了生產成本。用畢赤酵母作為受體,構建能產生並分泌乳糖酶的畢赤酵母,可以大幅降低成本。請回答相關問題:
(1)牛奶中含有豐富的乳糖,乳糖被乳糖酶催化水解後得到___________,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
(2)在利用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時,以___________作為模板合成引物。除了上述方法外,獲得目的基因的方法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
(3)該實驗中,用質粒作為載體,基因工程中載體DNA必須滿足的條件是______(填兩項)。
(4)通常先使用兩種限制酶XbaI和SacII切割質粒和目的基因,兩種酶的切割位點分別為T↓CTAGA和CCGC↓GG,質粒和目的基因被切割後產生的DNA片段末端均為_______。與只使用一種限制酶處理質粒和目的基因相比較,使用Xba I和Sac II兩種限制酶同時處理質粒和目的基因的優點在於可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為了獲得重組質粒,使用T4DNA連接酶將切割後的質粒與目的基因片段連接起來,T4DNA連接酶能夠恢復_______鍵。與E·coli DNA連接酶相比,T4DNA連接酶還可以「繼合」雙鏈DNA片段的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A
【分析】
1、內質網能有效地增加細胞內的膜面積,其外連細胞膜,內連核膜,將細胞中的各種結構連成一個整體,具有承擔細胞內物質運輸的作用。根據內質網膜上有沒有附著核糖體,將內質網分為滑面型內質網和粗面型內質網兩種。滑面內質網上沒有核糖體附著,這種內質網所佔比例較少,但功能較複雜,它與脂類、糖類代謝有關;粗面內質網上附著有核糖體,其排列也較滑面內質網規則,功能主要與蛋白質的合成有關。
2、含有C、H、O、N、P的物質有核酸、ATP、ADP、磷脂等,含有這些物質的細胞器也含有這些元素。
【詳解】
A、核糖體是無膜細胞器,其組成成分含RNA,RNA中一定含P元素,A錯誤;
B、酵母菌細胞進行無氧呼吸時,細胞中丙酮酸的分解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B正確;
C、性激素屬於脂質,脂質是在內質網上合成的,C正確;
D、核孔可實現核質之間頻繁的的信息交流,D正確。
故選A。
2.A
【分析】
細胞衰老的自由基學說是美國科學家Harman 1955年提出的,核心內容有三條:
(1)衰老是由自由基對細胞成分的有害進攻造成的,細胞進行各種氧化反應容易產生自由基,輻射以及有害物質入侵也會刺激細胞產生自由基。
(2)自由基攻擊磷脂分子時,又能產生自由基,從而攻擊別的分子,引發雪崩式反應。
(3)自由基還會攻擊DNA,可能引起基因突變,也可攻擊蛋白質,使蛋白質活性下降,致使細胞衰老。
【詳解】
A、細胞進行氧化反應也會產生自由基,A錯誤;
B、由分析可知,自由基攻擊磷脂分子時,又能產生自由基,從而攻擊別的分子,引發雪崩式反應,B正確;
C、由分析可知,自由基還會攻擊DNA,可能引起基因突變(基因的結構發生改變),C正確;
D、由分析可知,自由基可攻擊蛋白質,使蛋白質活性下降,D正確。
故選A。
3.D
【分析】
1.1957年克裡克提出中心法則,其內容為:遺傳信息可以從DNA流向DNA,即DNA的複製;也可以從DNA流向RNA,進而流向蛋白質,即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但是遺傳信息不能從蛋白質傳遞到蛋白質,也不能從蛋白質流向RNA或DNA。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中心法則也隨之有了新的發展,科學家陸續在病毒中發現了RNA的複製,RNA的逆轉錄和以蛋白質為遺傳物質的朊病毒的發現都對中心法則進行了補充。
2.DNA分子複製是以親代DNA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過程,轉錄是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RNA的過程;DNA分子的複製和轉錄存在於DNA分布的區域。
【詳解】
A、由圖可知,C肝病毒通過胞吞作用進入宿主細胞,體現了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A正確;
B、由圖可知,②過程為病毒RNA經過複製形成互補的單鏈RNA,③為利用與病毒RNA互補的單鏈RNA再複製一次合成病毒RNA的過程,因此②③過程均需要催化RNA複製的酶參與,B正確;
C、①過程是利用病毒的RNA直接翻譯出病毒的蛋白質外殼的過程,會由病毒的RNA與tRNA鹼基互補配對的過程,②過程由圖可知,為病毒RNA經過複製形成互補的單鏈RNA,再經過一次複製,即可合成病毒RNA,C正確;
D、①為翻譯過程,所需原料來自宿主細胞(肝細胞),D錯誤。
故選D。
4.C
【分析】
根據題意分析,基因型為AA的植物做母本,授以aa植株的花粉,子代的基因型為Aa。現出現一株基因型為AAa的水稻,在不考慮基因突變的情況下,可能是異常雌配子AA與正常雄配子a結合所致。
異常雌配子AA產生的原因可能有:⑴減數分裂時,發生染色體結構變異——重複,導致含A基因的染色體上含有兩個A基因,產生的配子中含有12條染色體;⑵減數分裂時含A基因的同源染色體未分離或含A基因的姐妹染色單體未分離,移向同一極,產生的配子中含有13條染色體(含有A基因的同源染色體)。
異常雌配子AA與正常雄配子a結合,產生的受精卵中可能含有24條或25條染色體。
【詳解】
AB、根據分析,若植株甲體細胞中可能含有24條或25條染色體,則在根尖分生區細胞中處於分裂後期的細胞中含有48條或50條染色體,產生的子細胞中含有24條或25條染色體,A、B正確;
CD、根據分析,母本基因型為AA,父本基因型為aa,不考慮基因突變的情況下,父本發生染色體變異無法產生基因型為Aa的雄配子,只能是母本減數分裂形成AA配子,C錯誤,D正確。
故選C。
5.B
【分析】
特異性免疫主要包括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體液免疫主要靠漿細胞分泌的抗體與抗原發生特異性反應發揮免疫作用,細胞免疫主要靠效應T細胞與靶細胞直接接觸而引起靶細胞裂解死亡。
【詳解】
①免疫活性物質是由免疫細胞或其他細胞產生的發揮免疫作用的物質,因此,能產生免疫活性物質的細胞不一定為免疫細胞,①正確;
②胸腺發育不良的小鼠,會影響T細胞的成熟,而T細胞會參與體液免疫,因此,胸腺發育不良的小鼠,體液免疫功能下降,②正確;
③系統性紅斑狼瘡屬於自身免疫病,而愛滋病屬於免疫缺陷病,③錯誤;
④參與體液免疫的B細胞能特異性識別抗原,而漿細胞不能識別抗原,④錯誤;
⑤效應T細胞能殺死被病毒寄生的靶細胞,而不能直接殺死細胞內的病菌,⑤錯誤。
故選B。
6.C
【分析】
生長素作用具有兩重性,即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主要表現為:既能促進生長,也能抑制生長;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進生根,也能抑制生根。
生長素類似物的應用:(1)促進杆插的枝條生根;(2)促進果實發育(用於培育無籽果實);(3)防止落花落果,可用於棉花的保蕾保鈴;(4)用於除草,作為「除草劑」。
【詳解】
A、植物的彎曲生長可能由生長素分布不均勻引起,也可能由其他因素引起,例如抑制生長的物質分布不均勻,A錯誤;
B、幼嫩細胞對生長素敏感程度大於衰老的細胞,B錯誤;
C、雜草對生長素更敏感,生長素在高濃度時會抑制雜草生長,甚至殺死雜草,C正確;
D、在連綿陰雨天,植物難以受精,用NAA處理後可獲得無子果實,而玉米需收穫的是種子,無法避免減產,D錯誤。
故選C
7.光反應 三 細胞質基質、線粒體、葉綠體 在6h時,該植物葉片光合作用氧氣的產生速率等於細胞呼吸氧氣的吸收速率 6 不變或增強
【分析】
根據題意分析,曲線表示氧氣的吸收速率,在0h無光照,植物只進行呼吸作用,故呼吸速率為2。在6h,植物的氧氣吸收速率為0,說明此時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O2與呼吸作用消耗的O2速率相等。在8h,植物釋放氧氣值為4,此時植物既進行呼吸作用也進行光合作用,故淨光合速率為4。
【詳解】
(1)氧氣是由水光解產生的,在光反應階段進行。在有氧呼吸第三階段,[H]與O2結合生成水。
(2)5h時,植物呼吸速率大於光合速率,此時該葉片葉肉細胞中產生ATP的場所有細胞質基質、線粒體、葉綠體。
(3)植物的氧氣吸收速率為0,說明此時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O2與呼吸作用消耗O2的速率相等。
(4)8h時,植物的淨光合速率為4,呼吸速率為2,而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淨光合速率=2+4=6。4h-8h,光照強度逐漸增強,光合速率逐漸增大;到達8h後,氧氣釋放速率不再變化,說明光合速率達到最大值,此時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不再是光照強度,繼續增大光照強度不能促進光合作用。故在8h後光照強度可能不變,也可能增強。
【點睛】
本題主要考查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要求學生能根據光合速率的變化曲線判斷出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強弱,分析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並能進行簡單的計算。
8.肝臟、骨骼肌 反饋 下丘腦→①→A→②→甲狀腺→③ 促進糖原分解,並促進一些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 神經—體液 抗利尿
【分析】
根據題意可知,①為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②為促甲狀腺激素,③為甲狀腺激素,④胰高血糖素;A為垂體,B為肝臟。
【詳解】
(1)細胞中的在機物用於呼吸作用為釋放大量熱量,這是人體熱量的主要來源,肝臟、骨骼肌是人體主要產熱器官,產生的熱量多。
(2)根據題圖分析可知,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過程中既存在分級調節,也存在反饋調節。甲狀腺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過程為:下丘腦→①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A→②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③甲狀腺激素。
(3)④是胰高血糖素,能促進糖原分解,並促進一些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從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4)根據題圖分析可知,血糖升高的調節過程有神結構下丘腦的參與,也有激素的參與,是神經—體液調節過程,冬泳過程中血糖濃度上升也是通過該種調節實現的。
(5)抗利尿激素可作用於腎小管和集合管,使尿量減少,其由圖中A垂體釋放。
【點睛】
熟練掌握激素的分級調節機制及神經—體液調節等的原理,並能分析相關過程圖,用其綜合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9.行為 生物種群的繁衍 遷入率和遷出率 偏高 在環境條件不受破壞的情況下,一定空間中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量 捕食和競爭
【分析】
1.生態系統中信息的類型(1)物理信息:生態系統中的光、聲、顏色、溫度、溼度、磁力等,通過物理過程傳遞的信息;(2)化學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動過程中,產生的一些可以傳遞信息的化學物質;(3)行為信息:是指某些動物通過某些特殊行為,在同種或異種生物間傳遞的某種信息。
2.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1)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離不開信息的作用;(2)生物種群的繁衍,也離不開信息的傳遞;(3)信息還能夠調節生物的種間關係,以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
【詳解】
(1)黑頸鶴在求偶時會出現的特殊的行為,屬於生態系統中信息類型中的行為信息;由於是求偶時出現的行為,可以這說明生物種群的繁衍離不開信息傳遞。
(2)由於黑頸鶴為候鳥,隨季節不同而定時遷徙,因此,遷入率和遷出率是影響念湖地區黑頸鶴種群數量變化的不可忽視的因素。部分黑頸鶴的標記物脫落,會導致第二次捕獲時被標記個體數減少,因此調查結果偏高。
(3)環境容納量是指在環境條件不受破壞的情況下,一定空間中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量,
(4)黑頸鶴和鼠均以農作物為食,二者具有競爭關係;另外,黑頸鶴還可以以鼠為食,二者具有捕食關係。
【點睛】
本題考查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種間關係等相關知識的,意在考查學生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繫的能力。
10.兩對 8 AaBB或AABb 實驗思路:用多對野生型的雌雄果蠅雜交,觀察並記錄每一對親本產生子代的表現型及其比例;
預期結果和結論:若某對親本產生子代的表現型及其比例為野生型:突變型=9:7,則可驗證該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分析】
根據題意可知,野生型和突變型受常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該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A(a)和B(b)兩對基因位於兩對同源染色體上,野生型基因型A_B_,突變型基因型為aa__或__bb。題中雜交子代野生型:突變型=3 :1,可推斷親本基因型為AABb×AaBb(或AaBB×AaBb)。
【詳解】
(1)根據題中信息,控制該對相對性狀的兩對等位基因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位於兩對同源染色體上。
(2)從分析可知,該雜交實驗中親本基因型為AABb×AaBb(或AaBB×AaBb),AABb親本產生AB、Ab兩種配子(或AaBB親本產生AB、aB兩種配子),AaBb親本產生AB、Ab、aB、ab四種配子,受精時雌雄配子結合方式共有2×4=8種。
(3)從分析可知,親本基因型為AABb×AaBb(或AaBB×AaBb),同時可推斷出子代野生型基因型有AABB、 AABb、 AaBb 、AaBb四種,AaBb的雌雄果蠅雜交,其雜交子代出現9:7性狀分離比就可驗證該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相關實驗思路及預期和結論為「實驗思路:用多對野生型的雌雄果蠅雜交,觀察並記錄每一對親本產生子代的表現型及其比例;預期結果和結論:若某對親本產生子代的表現型及其比例為野生型:突變型=9:7,則可驗證該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
【點睛】
熟練掌握自由組合定律,能靈活應用9:3:3:1變式等綜合分析,推斷雜交組親子代基因型及表現型,能設計相關實驗驗證性狀的遺傳方式等是解題的關鍵。
11.花開的盛 1:4 化學性質穩定,難溶於水,能隨水蒸氣一同蒸餾 NaCl和無水Na2SO4 分液漏鬥 除去固體硫酸鈉 蒸餾溫度 在一定的時間內提取量隨蒸餾時間的延長而增加,一定時間後提取量不再增加
【分析】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蒸餾法、壓榨法和萃取法等。玫瑰精油的化學性質穩定,難溶於水,易溶於有機溶劑,能隨水蒸氣一起蒸餾,常採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玫瑰精油。
【詳解】
(1)玫瑰花在不同時期的含油量不相同,玫瑰花要在盛花期採摘,因為此時含油量最高。在對玫瑰精油進行粗提取時,玫瑰花瓣與清水的質量比一般是1:4。
(2)玫瑰精油的化學性質穩定,難溶於水,易溶於有機溶劑,能隨水蒸氣一起蒸餾,常採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玫瑰精油。蒸餾時,玫瑰精油隨水蒸氣一起蒸餾出來,所得到的是油水混合物。
(3)據圖分析可知,試劑A是NaCl,能使油水混合物分層,C是無水Na2SO4,能夠去除油層中的水分,裝置B是分液漏鬥,起到分液的作用,操作D是除去固體硫酸鈉。
(4)提取玫瑰精油時,影響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是蒸餾時間和蒸餾溫度,當原料量等其他條件一定時,提取量隨蒸餾時間的延長而增加,一定時間後,因玫瑰精油已經全部被蒸餾提取完而使得提取量不再增加。
【點睛】
本題主要考查玫瑰精油的提取過程,意在強化學生對玫瑰精油提取過程的識記、理解與運用。
12.葡萄糖和半乳糖 乳糖酶基因(目的基因) 從基因文庫中獲得(或人工合成) 載體DNA必需有一個至多個限制酶的切割位點;載體DNA必需具備自我複製的能力,或整合到受體染色體DNA上隨染色體DNA進行同步複製;載體DNA必需帶有標記基因;載體DNA必須是安全的,不會對受體細胞有害;載體DNA分子大小應適宜 黏性末端 質粒和目的基因片段自身環化 磷酸二酯 平末端
【分析】
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驟有四步;
(1)目的基因的獲取。通常有三種方法:從基因文庫中獲取,通過PCR技術擴增,以及人工合成的方法。
(2)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構建基因表達載體的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體細胞中穩定存在,並遺傳給下一代,同時,目的基因在受體細胞中表達和發揮作用。
(3)將目的基因導入到受體細胞。導入到植物細胞的方法常用的是農桿菌轉化法,導入到動物細胞的方法是顯微注射法,導入到微生物的方法是感受態細胞法。
(4)目的基因的檢測與鑑定。分子水平的檢測方法有:DNA分子雜交技術,分子雜交技術,抗原—抗體雜交技術,個體水平的檢測方法有:進行抗病、抗蟲的接種實驗。
【詳解】
(1)乳糖是動物中的二糖,乳糖被乳糖酶水解後得到的是單糖,即葡萄糖和半乳糖,二糖不能被人體直接吸收,只有二糖水解成為單糖後,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
(2)本實驗的目的基因是乳糖酶基因,在利用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時,需要用乳糖酶基因(目的基因)作為模板合成引物,合成引物時必需要有一段已知的DNA序列。除了用PCR技術獲得目的基因外,還可以從基因文庫中獲取目的基因,或者用人工合成的方法獲取目的基因。
(3)質粒是最常用的載體,作為載體,必須滿足的條件有:載體DNA必需有一個至多個限制酶的切割位點;載體DNA必需具備自我複製的能力,或整合到受體染色體DNA上隨染色體DNA進行同步複製;載體DNA必需帶有標記基因;載體DNA必須是安全的,不會對受體細胞有害;載體DNA分子大小應適宜,便於操作。
(4)同種限制酶切割質粒和目的基因形成的黏性末端相同,為防止酶切後質粒和目的基因片段的自身環化,通常使用兩種限制酶切割質粒和目的基因。用限制酶XbaI和SacII切割質粒和目的基因,兩種酶的切割位點分別為T↓CTAGA和CCGC↓GG,質粒和目的基因被切割後產生的DNA片段末端均為黏性末端。與只使用一種限制酶處理質粒和目的基因相比較,使用Xba I和Sac II兩種限制酶同時處理質粒和目的基因的優點在於可以防止質粒和目的基因片段自身環化。
(5)DNA連接酶可以將兩個DNA片段連接成一個新的DNA分子。DNA連接酶可以分為兩種,T4DNA連接酶和E·coli DNA連接酶,前者既能連接黏性末端,又能連接平末端,故能恢復磷酸二酯鍵,只是連接平末端的效率低些,後者只能連接黏性末端。
【點睛】
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明確基因工程的四個步驟,以及基因工程中所用到的工具酶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