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4日晚,在泉城路等繁華路段,隨處可見手持「網紅氣球」的商販。 記者黃中明 攝
近日,一款會發光的氣球風靡濟南,夜色中遠遠看去,像是一串彩燈飄浮在空中,很是浪漫。這些「網紅氣球」安全嗎?記者進行了調查和實驗。
調查 充氦氣或氫氣看不出,成本差十多倍
連日來,在芙蓉街、寬厚裡街口,有不少流動商販在售賣網紅氣球。記者注意到,這些氣球上沒有生產廠家的名字和地址,也沒有任何商標,看起來像一個透明泡泡,充氣後球徑在20釐米左右,氣球內裝有一片羽毛。氣球外纏繞著一條細細的彩燈帶,彩燈帶順著牽引繩往下,末尾連著一個小電池盒,內有電池。
「這種帶彩燈的35元一個,還有便宜的10元一個,如果誠心要都可以更優惠。」一名商販向記者推銷起網紅氣球。「聽說這個氣球很危險,會不會爆炸?」面對記者的擔憂,該商販表示,「貴的這種充的是氦氣,很安全。」不遠處的另一商販則告訴記者,他的氣球充的是空氣,不會爆炸。
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這種網紅氣球也叫「波波球」,在網上銷售異常火爆,很多店鋪都已經售出上萬件。價格非常便宜,普通款包括波波球、LED燈帶、3節電池在內,便宜的也就3-5元左右。一位商家告訴記者,全國各地都有人從他這裡進貨,然後自行組裝、充氣。「利潤還是可觀的。」商家說。
按照國家規定,氣球應該充氦氣等惰性氣體。相比而言,氦氣球比較安全。然而業內人士透露,很多商販更願意賣便宜的氫氣球。因為一罐13升的氦氣要72元,可以充15-17個氣球,平均每個氣球大約要花費5元。如果用氫氣灌裝,平均每個氣球的成本只要幾毛錢。而兩種氣體充入氣球後,從外觀上看效果是一樣的。
濟南這些街頭遍處可見的網紅氣球,到底是氫氣還是氦氣,或者是混合氣體,大家不得而知。
實驗 遇明火爆炸,發出刺鼻氣味
日前,南京就有4人被網紅氣球炸傷,其中2人燒傷較重。據傷者回憶,當時一人點了香菸,碰到氣球,氣球發生爆炸。那麼,這款「網紅氣球」到底有多危險?記者從市場上買了多個號稱是充了氦氣的網紅氣球來到平陰公安消防大隊玫城中隊進行了實驗。
有人會將「網紅氣球」放進汽車後備廂內攜帶出行,在這種封閉空間內,氣球如果爆炸威力如何?消防人員找來一個空紙箱,模擬一封閉空間,並將兩隻氣球放入紙箱,然後快速將燃燒著的紙片放進去合上蓋子。幾秒鐘後,紙箱內接連發出兩聲響,不僅紙箱有明顯的晃動,火焰還頂起蓋子躥了出來,同時伴有刺鼻氣味。消防人員說,如果紙箱的密閉性足夠好,兩隻網紅氣球爆炸產生的衝擊力足以將紙箱掀翻。
消防人員拿出一個網紅氣球固定在手中,同時將打火機逐漸靠近網紅氣球表面。火焰接觸到氣球時,氣球呼地一下被點燃,一團黃色火焰從氣球下方衝出,直撲消防員人員面部。同時伴隨著「嘭」的爆炸聲,十幾秒時間內,火焰將氣球燒得只剩殘渣,發出刺鼻氣味。記者看到,消防戰士所戴的手套和衣服處留下了被燒焦的塑料皮。
由此可以看出,明火能點燃網紅氣球,在密閉空間中還可能引爆氣球。(特別提醒:以上實驗過程為消防人員操作,個人請勿模仿或自行實驗)
提醒 成分不明難鑑別,購買要謹慎
平陰公安消防大隊教導員王建良告訴記者,市場上賣的網紅氣球充裝的是空氣、氫氣、氦氣等氣體,燃燒後氣球漏氣一般就是氦氣等惰性氣體衝裝的,發生爆炸的一般是充裝了氫氣的。「氫氣是一種易燃易爆氣體,遇到明火會瞬間爆炸,人拿在手上很容易對人體造成灼傷,除了被引燃,靜電、太陽暴曬、受外力擠壓或嚴重摩擦也有可能發生爆炸。比如在冬季,衣服、氫氣球都很容易受摩擦產生靜電,進而造成氫氣爆炸燃燒。」
平陰公安消防大隊提醒,雖然氦氣球不會形成火團,但是和氫氣球一樣,表面那層塑料熔化後才是最危險的,它會繼續燃燒,並且黏著在皮膚上。現在市面上這類網紅氣球所充的氣體比較難鑑別。因此,市民朋友在購買該類氣球的時候一定要謹慎購買。玩氣球時,儘量遠離火源和尖銳物品,以防出現燃燒、爆炸等危險情況。
連結 帶「網紅氣球」易被拒載
既然網紅氣球存在危險,那麼可以攜帶它上公交車嗎?據報導,濟南公交三公司三隊的321路公交車駕駛員遇到一位拿著「網紅氣球」的乘客。駕駛員堅持向乘客說明,發光氣球屬於易燃易爆物品,為了行車安全,乘客不得攜帶易燃易爆物品乘車。一開始乘客有些不情願,經過駕駛員的勸說,最終,她把氣球扔進了站牌處的垃圾箱。
記者了解到,出於安全考慮,目前,鐵路部門也禁止這類網紅氣球「上車」。
手記 「網紅氣球」管理缺位
記者了解到,早在2006年7月,中國氣象局、教育部、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等部門聯合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施放氣球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以惰性氣體取代氫氣作為氣球的填充物,並明確規定在公共場所禁止灌充、施放氫氣球及其升空物,嚴禁在各種場合灌充手持氫氣球。
該辦法對施放氣球實行了管制,並由地方氣象部門監督實施,但這主要是針對大型廣告氣球及營銷活動;對於近期悄然走紅的網紅氣球卻沒有明確的監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