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張家然
2017-11-26 08:05 來源:澎湃新聞
11月24日,濟南高鐵新東站片區規劃建設座談會召開。濟南新東站片區建設的負責人在會上透露,目前,新東站正在緊張的建設中,預計明年年底通車。新東站的總規模為17.48萬平方米,包括乘客站房建築面積7.99萬平方米、站臺雨棚投影面積9.49萬平方米、地下通廊建築面積3.3萬平方米、地鐵下穿R3線建築面積9750平方米。
濟南高鐵新東站片區規劃建設座談會現場。 本文圖片均來自齊魯網根據設計規劃,石濟客專、濟青高鐵以及山東省內多條城際鐵路都將途經新東站,新東站最高聚集人數為5500人,其中石濟客專、濟青高鐵3500人,預留山東省內城際車場暫估2000人;遠期尖峰時段濟青高鐵和石濟客專每小時發送量為5523人。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梳理發現,濟南新東站建成後,從新東站出發,最快半小時可到達山東省會城市群內的聊城、萊蕪等地。從山東全省範圍來看,新東站是濟青高鐵的起點,濟南到青島將縮短至1小時抵達,新東站將成為連接半島地區與省會經濟圈的「黃金樞紐」。
此外,依託石濟客專、鄭濟高鐵等跨省線路,濟南與米字形高鐵樞紐城市鄭州、北上重要節點城市石家莊接頭,將使山東更加充分地融入全國鐵路網絡,也有助濟南實現構築「米」字形高鐵網的設想。
濟南新東站模型今年4月,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忠林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依託京滬高鐵、濟青高鐵、濟鄭高鐵構建高鐵網主框架,抓好濟南都市圈城際鐵路建設,打造「米」字形高鐵網。
事實上,在山東省級規劃裡,濟南的目標是通過完善城際交通網,做大做強省會經濟,輻射帶動周邊區域,實現聯動發展。
《山東省綜合交通網中長期發展規劃(2014-2030)》曾提出,「以濟南綜合交通樞紐為核心,通過規劃建設濟南-德州、濟南-濱州(東營)、濟南-淄博、濟南-萊蕪、濟南-泰安、濟南-聊城六條放射狀通道和德州-濱州-淄博-萊蕪-泰安-聊城-德州環形通道,形成『一環六射』城際通道。」
另據山東當地媒體報導,濟青高鐵線路貫穿山東半島,沿線共設11個車站,設計時速為350公裡,預計2018年底建成通車;濟鄭高鐵自鄭州東站引出,經平原新區、新鄉東、衛輝南、濮陽、聊城至濟南西站,2020年建成通車;石濟客專最終將引入濟南新東站,線路規劃運輸能力6000萬人/年,速度目標值250公裡/小時,預計今年12月下旬具備通車條件,暫時接入濟南西站。
這意味著,上述六條放射狀城際通道加上京滬高鐵、濟青高鐵、濟鄭高鐵、石濟客專等線路,濟南打造「米」字形高鐵網的設想將成為現實。
在原有濟南高鐵西站的基礎上,濟南新東站是濟南「米」字形高鐵網的重要樞紐,除濟青高鐵、石濟客專外,濟南-萊蕪、濟南-泰安、濟南-濱州(東營)、濟南-聊城等放射狀城際通道均計劃接入新東站。
接入高鐵網後,濟南新東站也迫切需要完全融入城市,地鐵被視作是重要紐帶。濟南新東站同期建設地鐵下穿R3線站點。據齊魯網今年11月報導,濟南市共規劃了7條地鐵線路,有兩條線路已經開工建設,其中就包括途徑新東站的R3線。
上述濟南新東站片區建設的負責人透露,整個新東站片區建設將有很多亮點。從生態方面來講,將建設佔地千畝的白泉溼地公園,同時還將建設白泉-華山景觀廊道,這是新東站片區極為重要的生態、景觀軸線,廊道寬120米、長7.5公裡,總面積約90公頃,這將成為新東站片區的核心綠軸和城市開放空間。
上述濟南新東站片區建設的負責人還表示,目前,新東站片區的老工業已經基本搬遷完畢,濟鋼、山塑、球墨鑄鐵廠等已經停產或者搬遷,明年下半年片區工廠將全部關停,到時候片區將遠離汙染。新東站片區將依託東客站綜合交通樞紐,充分發揮人流、物流、資金流的集聚效應,重點發展商業商務、總部研發、旅遊服務、文化創意、工業遺產復興等現代產業,建設宜居、暢行、活力的城市新中心。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鐵路建設,濟南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