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4日訊,清新素雅的櫻花、明豔妖嬈的桃花、嫵媚動人的海棠、素裝淡裹的玉蘭……走進春天,競相綻放的春花讓空氣中都彌散著浪漫而美好的氣息。據市公園管理中心統計,市屬11家公園的春花觀賞面積已達到園內綠地面積的70%,其中主題賞花景區達到近百個、面積近1000公頃。這些精緻的春日花色隨著清明小假期的到來也將陸續進入觀賞效果最好的「盛花期」。
而在這些炫美燦爛的春花背後,有一群被喻為「花仙子」的養花人,正是他們的用心呵護與悉心栽培,才有了一年一度春日裡最美的盛放。
玉淵潭櫻花「守護人」許曉波
「遇上櫻花,是一輩子的緣分」
作為玉淵潭園林綠化高級工程師、將近3000株櫻花的守護者,每一年的櫻花季,身穿工服的許曉波都會對園內30多個品種櫻花的開放情況進行拍攝和記錄。從1992年調入玉淵潭公園工作至今,許曉波已經拍了26年,而今年也將是她拍攝記錄的最後一個櫻花季,「10月份就要退休了,看著這些園子裡慢慢長大和變老的櫻花樹心裡會有不舍,不過相信新一代的養花人一定能守護好這片園子」,望著曾經花圃裡的小樹苗已經「變身」成繁花似錦的櫻花大樹,許曉波的眼中充滿了柔情。
「我剛剛調到玉淵潭公園的時候,這裡的櫻花園初步建成,當時真是大開眼界,從不知道櫻花也能有這麼多的品種」,許曉波充滿自豪地向記者介紹說,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如今玉淵潭櫻花園已經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櫻花專類園之一,在1973年栽種象徵中日友好的大山櫻禮品樹的基礎上,1990年以來陸續又從丹東、大連、山東等地引種,目前園內可供遊人觀賞的櫻花已由最初的兩個品種增加到現在的34個,數量達3000株。
「不過,櫻花好看樹難栽,為了打破北京不適宜種櫻花的『魔咒』,讓新品種在玉淵潭櫻花園落地生根,三代櫻花人付出了一輩子的心血和努力」,在許曉波的記憶裡,櫻花栽培失敗的案例很多,「櫻花適宜在溫溼的海洋性氣候環境內生長,北京的氣候相對乾燥,即便降雨也多集中在七八月份,櫻花又怕澇又喜溼的特性很難滿足,尤其是在培育嫁接晚櫻品種的時候曾經全軍覆沒了好幾次,櫻花樹苗經過一個冬天,到了春天就抽條不長了,當時真是既沮喪又心急。」
而且櫻花喜好陽光又極易被灼傷樹幹,喜好溼潤氣候又怕積水不透氣,櫻花的原產地土壤微酸,而北京的土壤和水分卻偏偏屬鹼性……所有的這些「不適應」都成為了許曉波和同事們需要攻克的難題。「甚至為了有利於櫻花的生長,公園還對櫻花園的地形進行了改造」,許曉波告訴記者,由於櫻花屬於淺根系樹種,一直以來,花期集中時大人流的踩踏,使得土壤密實度過高。在專家的建議下,利用園林修剪廢棄物實施了在櫻花根系覆蓋碎木屑的創新養護舉措,鬆軟的碎木屑覆蓋物既保護了櫻花的根系免受重度踩踏,長時間還能改善土壤的透氣性,增加有機質,保溼和減少溫度變化,從根本上改善櫻花根系生態生長的理化環境。
和櫻花打了幾十年交道的許曉波如今最引以為豪的兩個櫻花品種是染井吉野和杭州早櫻。「2002年我們引入染井吉野這個品種時承受了不小的壓力,當時很多國人甚至專家覺得這個品種的櫻花是白色的,不夠亮麗好看」,但是染井吉野生長的優勢和它素雅清新的白色卻讓許曉波和同事堅持了下來,「白色櫻花和藍天、綠草、湖水都很相配,而且這個品種生命力強、成長快,目前玉淵潭櫻花園中3000株櫻花中有超過三分之一都是這個品種,遊客也很喜歡。」
杭州早櫻的引進也讓許曉波很有成就感,「當年我把第一批杭州早櫻的樹苗從杭州接回來的時候,覺得它特別不起眼,就是一根普普通通的小細棍,不過雖然樹形嬌小瘦弱,它卻是園內春天最早綻放的品種,甚至成為了每年櫻花季的『消息樹』,它娟秀清新的花型,被很多遊客比喻為有『初戀感覺』的櫻花。」
為了解決早晚櫻花期斷檔,又能讓遊客觀賞到更豐富的櫻花品種,許曉波帶著同事們加強對中花期櫻花的培育和栽植,經過近10年的努力培育,目前,當園內早櫻吹雪時,諸如白妙、思川、松前紅緋衣、八重紅枝垂、美麗堅、大提燈、蝴蝶等中花期櫻花會相繼開放,讓玉淵潭櫻花次第綻放連續整個櫻花季。
「櫻花需要特別的呵護才能長成大樹,我剛來時的小苗圃現在已經發展壯大了很多,即便退休離開這片櫻花園,我對它的牽掛也會一直都在」,許曉波說,與櫻花結下的緣分,對每個櫻花人來說都會是長長的一輩子。
北植桃花「園丁」付俊秋
「每株桃花都像自己孩子一樣珍貴」
今年是北京桃花節的30歲生日,在北京植物園內可以觀賞到的桃花品種如今已經有70種,這裡也是國內可以觀賞到桃花品種最多的專類園,自主培育的桃花品種「品虹」、「品霞」已經在國內多個省市綻放。
1997年到北京植物園工作的付俊秋如今已經是北京植物園桃花領域的高級工程師,她更是目前北植惟一可以完全分辨園內70個桃花品種的專家。付俊秋從2002年開始接觸桃花的引種培育工作,至今已經有16年了,同時她還參與了北京植物園與林業大學共同研究新優桃花品種的工作,《早花型桃花的育種與繁殖推廣研究》等多項課題也獲得過不同級別的獎項。
聊起她剛接觸桃花培育工作的那段時間,付俊秋感慨良多。她覺得那是自己人生中既痛苦又充實的一段時光。為了增加植物園桃花種類,付俊秋跟著她的老師一起進行桃花引種馴化工作。炎熱的夏季戴著草帽在泥濘的苗圃地裡一蹲就是半天,灼熱的陽光把她裸露在外面的胳膊都曬曝了皮。與這種皮肉之苦比起來,最讓她感到痛苦的是識別桃花的品種。看著猶如60多個孿生姐妹的桃花品種,她有一種老師第一天給學生上課、叫不出學生名字的感覺,「當時我還想出了一個小妙招,就是自己做了張手繪地圖,上面有每種桃花的所在位置、形狀特性等等,一有工夫我就滿園子去認,經過一段時間努力終於不再是它認識我、我不認識它的狀態了。」
在付俊秋近20年與桃花打交道的過程中,最讓她開心的就是參與了北京植物園與林業大學共同研究桃花品種「品霞」的經歷。「當時培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彌補山桃花開敗後的10天斷檔期,通過白花山地桃和合歡二色桃的雜交育種,最終得到了『品霞』這個新品種,從播種到開花前後用了四五年的時間,現在被市民稱為桃花源的地方有很多『品霞』,不僅樹形大,而且開出的花特別漂亮,粉嫩嫩的」,每當桃花節看到市民爭相和「品霞」合影留念,付俊秋都會覺得特別自豪和驕傲,「這麼多年下來,感覺每株桃花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樣珍貴。」
五大「賞花步道」
今年,北京入春較往年提早,玉淵潭公園櫻花文化季、北京植物園桃花節、陶然亭海棠春花文化節、中山公園國泰鬱金香展等春季賞花活動已紛紛開幕,清明假期將迎來新一輪花潮。
市公園管理中心推薦春季十大「賞花步道」,既包括極具傳統韻味的名園春日勝景,也有公園根據遊客踏青需求、升級打造的新優賞花景觀。同時,市公園管理中心還特意選擇了核心景區外的「冷門」路徑,讓遊人放鬆身心,充分感受春花連綿開放、移步換景的春色景致。
北海公園瓊島春陰
作為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這裡的春天美不勝收,4月會有大量的春花盛開,包括:。
景山公園金色步道
萬物復甦,在北京的中軸線上,享受這樣一條充滿風情的金色步道。公園後山水道金燦燦的連翹形成一條花路,爭鮮奪目,相伴遊客登山賞花。
香山公園致遠山路
致遠齋外道路東側的榆葉梅花期是短暫的,從開到落不過十幾日。但只是幾天的工夫,就花團錦簇了。遠遠望去,一個個碩大的花團呈現在眼前,說明已身處春天。
天壇公園杏林花海
天壇杏林已有60年歷史,是北京城內最大的杏樹林。每到春天,遊人如織,粉紅色的杏花競相開放,花容繁茂,如雲如霞。漫步其間,陣陣清香沁人心脾,成為早春一道亮麗風景,為公園陡增春色。
北京動物園三色錦帶
以園內牡丹亭景區為背景,美人梅、黃刺玫、紫葉矮櫻三種植物、三種顏色串聯起一條繽紛之路,遊人不多,盡顯春意和典雅之美。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左穎 劉平 攝
編輯 TF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