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生「檔案無用論」 專家提醒該重視

2020-12-17 中國教育在線

  說起來重要 忙起來忘掉,大學畢業生「檔案無用論」開始流行

  檔案沒用?用時找不著才知麻煩

  「說起來重要,排起來次要,用起來需要,忙起來忘掉。」據了解,這種「人事檔案無用論」正在社會上逐漸流行。專家分析,隨著越來越多的「單位人」變為「社會人」,導致「棄檔」現象越來越嚴重,尤其是大中專院校的畢業生,放棄人事檔案者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記者就「人事檔案」的有關問題走訪了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山西財經大學的一些應往屆畢業生,在被訪者中間,有60%的受訪同學認為「找工作看重的是能力,檔案不怎麼重要」;25%的同學表示「沒認真考慮過這個問題,看情況對待吧」;只有15%的同學認為「以後要找工作,檔案很重要,不能遺棄」。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導致「人事檔案無用論」主要是因為以下幾方面原因造成的:

  存檔費高

  一是人事關係存檔費高,導致不少人紛紛「棄檔」。據調查,目前山西省大部分人才市場的存檔費每年為300元左右,這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還是一筆不小的經濟負擔。太原理工大學畢業生李華說:「我在2001年畢業,把檔案轉到了人才市場,每年的存檔費要300元,一直沒去交過。現在我在一家私企上班,檔案也不需要,算下來這幾年來的存檔費也有一千多塊錢,不如不要檔案了。」

  單位重能力不重檔案

  二是許多人工作崗位與人事檔案之間的依附關係不大,加之轉檔手續繁瑣,導致很多人在流動或工作轉換中放棄檔案。「檔案沒多大用處,人走檔走,人留檔留。再說了,現在誰看你的檔案?誰管你檔案裡成績得多少分,是優是良?」「現在都是聘用制了,檔案還有什麼用?用人單位看重的不是你的檔案,而是你的能力。」該校另外幾名大學畢業生這樣表達自己的心聲。

  自謀職業用不著

  三是大學生畢業後自謀職業成普遍趨勢,暫未找到工作的大學生將檔案留在學校,自謀出路找到工作的畢業生將檔案放到人才市場後置之不理。山西大學一名畢業生說:「自從大學畢業後,我的人事檔案就一直放在學校,反正也用不著。很多同學都將檔案留在學校,除非有正規的接收單位才想起檔案,否則檔案就永遠地留在學校或人才市場。」 

  人事檔案真的就「無用」了,可以隨意丟棄嗎?近日,記者走訪了太原市人才市場人事代理部部長曾志棟,他認為,人事檔案是一個人的人生履歷,非常重要,還沒到「下崗」的時候,他提醒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不要隨意丟棄檔案,以免給自己以後的工作生活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損失。

  耽誤了評職稱調工作

  已經畢業三年參加工作的小紅面對記者談起她的經歷很是苦惱,「一直沒把檔案當回事,結果耽誤了自己評職稱。」原來,小紅自從大學畢業後,檔案就一直自己拿著沒往單位交。結果去年單位開始評職稱,因為她的檔案不在,手續不全,所以沒評上。

  許小姐與北京一家公司正式籤訂勞動合同,公司準許她的戶口遷至北京。當她返回太原辦理調動手續時,發現自己在人才交流中心的檔案還是學生檔案。原來她大學畢業後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四處打工,檔案轉到人才中心後,就再也沒有理會檔案的事情。學生檔案意味著她需要辦理參加工作後的所有手續,並經過一年轉正定級後才能正式調動。 

  買房找不到戶籍檔案

  在太原市一公司供職的小陳購買了一套新房,在銀行開始辦理房貸手續時要求出具貸款人的戶口證明。然而已棄檔多年的小陳卻怎麼也找不到自己的戶籍檔案現在何處。面對開發商和銀行每天幾個電話的催促,小陳急壞了。「大學畢業後,由於工作沒著落,就對檔案轉移的事沒太留心。自己工作中也一直沒發生過與人才檔案、戶籍檔案有關的事情,一直認為檔案並不重要,想乾脆放棄算了。沒想到現在買房子,竟冒出來這麼多事,哎……」

  算工齡、出國、升學、結婚生育……

  現在很多以檔案為依據的一些個人證明等手續還是繞不開檔案這一關。特別是大學畢業生,不但少算工齡,而且將要面對工作流動、考研、考公務員、轉正定級、職稱申報、辦理養老保險以及出國、升學、結婚、生育等都沒辦法離開檔案。特別是在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對人事檔案還是相當看重的。曾志棟說,雖然現在有的單位可以補辦新檔案,但以前的經歷、評價、身份等歷史將不復存在了。

 

相關焦點

  • 南大畢業生平均年薪17.83萬,打臉「讀書無用論」,網友:我不信
    特別是許多大學生畢業後找不到,或者從事低薪行業,使得不少人產生了讀書無用得慌繆言論。最近,南京大學的《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衝上了熱搜,成為老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在南大的就業質量報告闡明了,南大的應屆畢業生的平均薪資高達17.83萬。這麼高的薪資待遇,使得大多數人很難接受。更多人對於南大畢業生的高薪待遇還是保持懷疑的態度。
  • 我們該如何反擊「讀書無用論」?
    為什麼會有「讀書無用論」呢?我們首先引用一句名言:不要對一件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情的說沒意義——袁朗。要討論學歷有沒有用,首先問問自己是不是一個合格的畢業生?有不少大學畢業十幾年後的人,看到曾經成績不如自己的小學同學或者其他學歷不如自己或者畢業學校不如自己的人,掙得工資比自己多,就開始怨天尤人,叫嚷讀書無用。
  • 省人力資源市場提醒:大學畢業生檔案安「家」很重要
    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卻因為自己的檔案缺失而無法入職;檔案存在自己家,結果白白丟了多年工齡。由於對檔案重視程度不夠,許多畢業生和求職者面臨無法順利入職或丟失工齡的難題。近一段時間,又到了應屆大學生就業報到及檔案關係轉移的時間點。15日,省人力資源市場提醒高校畢業生,個人檔案關係到今後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給它安個"家"。
  • 畢業生 你的檔案在哪裡?!
    由於準備參加公務員考試,剛好也有人問她檔案過來沒,想到自己檔案不知是否已經遷回當地人才中心,小許立即登錄晉江人事網畢業生檔案查詢系統,查詢自己檔案去向,卻發現,系統顯示沒有該用戶資料。  小許告訴記者,之前學校方面也沒有具體告知其如何使用《報到證》,自己以為只要戶口遷回晉江,檔案也會跟著回來,所以一直不重視自己的檔案去向。「《報到證》過期了怎麼辦?我的檔案現在是在學校還是去了哪?
  • 我們經歷過幾次「讀書無用論」?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至少經歷過四次「讀書無用論」風行的時代,每一次都與社會大環境的變動緊密相關,我們且不去討論「讀書無用論」是否正確,先看看它是怎樣產生的?白卷英雄」——那個年代的「讀書無用」在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第一次「讀書無用論」興起了。1966年秋「停課鬧革命」,運動開始了,城市內的學校率先停課,該年底農村學校也陸續停課。
  • 「讀書無用論」漫談
    那麼,為什麼在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還會重新出現「讀書無用論」呢?究其原因,是有一定歷史背景和功利思想的。遠的不溯,我國讀書無用論的思想發展大致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一是文革時期的由於停課鬧革命、開門辦學、上山下鄉、張鐵生交白卷英雄等,批判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臭老九」而產生了「讀書無用論」的思潮;二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國家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私營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出現了「手術刀不如剃頭刀」的腦體倒掛現象,致使「讀書無用論」一度盛行;三是2000年前後,在經濟大潮的衝擊下,迫於教育費用猛漲、就業率低下的雙重壓力
  • 「上大學無用論」說明了什麼
    原標題:「上大學無用論」說明了什麼  新華網北京9月2日電(記者楊麗萍)「讀4年書8萬,高中畢業打工掙8萬,來回16萬,拿去買房或開店都能賺錢。」四川一名父親固執地認為「讀書無用」,寧願出錢資助女兒做點小生意,也不願「扔幾萬學費進去打水漂」。
  • 畢業生個人檔案成雞肋" 切勿讓檔案變"死檔" "
    然而由於種種原因,不少人對個人檔案並沒有足夠的重視,「棄檔」現象漸趨嚴重,特別是一些大中專院校的畢業生,對人事檔案的關注更是呈逐年下降的趨勢。畢業時根本就沒管檔案的事,如今自己的檔案在哪裡?自從煙臺大學畢業後,她先後在濟南幾家公司做過業務員,公司從未要求她轉檔案,如今她該到哪裡去找檔案呢?  市人事部門相關人士介紹,高校畢業生最容易出現三種檔案問題:一是畢業時未辦任何手續,任檔案「自由飛翔」;二是雖然託管到了相關機構,但從此置之不理,只到用時才回頭查找;三是留在自己手上。
  • 畢業生個人檔案成"雞肋" 切勿讓檔案變"死檔"
    然而由於種種原因,不少人對個人檔案並沒有足夠的重視,「棄檔」現象漸趨嚴重,特別是一些大中專院校的畢業生,對人事檔案的關注更是呈逐年下降的趨勢。這時,她才意識到檔案問題。畢業時根本就沒管檔案的事,如今自己的檔案在哪裡?自從煙臺大學畢業後,她先後在濟南幾家公司做過業務員,公司從未要求她轉檔案,如今她該到哪裡去找檔案呢?   市人事部門相關人士介紹,高校   畢業生最容易出現三種檔案問題:一是畢業時未辦任何手續,任檔案「自由飛翔」;二是雖然託管到了相關機構,但從此置之不理,只到用時才回頭查找;三是留在自己手上。
  • 畢業生檔案問題||檔案問題解答
    什麼是畢業生的人事檔案? 畢業生的人事檔案由學籍檔案轉換而來,是指畢業生畢業後,在其學籍檔案中放入該畢業生的報到證,然後由學校將檔案轉交畢業生就業單位的人事部門或委託的人才交流機構。這時的學籍檔案正式成為人事檔案,它是通過畢業生與用人單位或委託的人才交流機構籤訂就業協議,然後履行相關畢業程序並取得報到證後的檔案。
  • 畢業生看過來,你的檔案如何處理?
    檔案都是有密封條的,如果因為特殊情況檔案在你自己手上,也不能把檔案自己拆開,否則檔案失效。如此,檔案有可能不完整,裡面內容的真實性也有待考證,這樣的檔案人力資源部門一律不接受。以後如果用到檔案,它會被當作無用檔案,或者直接說「死檔」。
  • 提醒畢業生注意,原來檔案這麼重要!太漲知識了
    國企、規範的民企、外企都是負責上三險的,沒有檔案不能辦理三險,自己將蒙受很大的經濟損失。如果自己做公司,能給自己上三險,可以合理規避部分稅費。01.高考後 檔案相關事項學生檔案如果學校沒有發,也沒有讓去拿,那就是直接被調到你錄取的大學去了,可以輕鬆點。如果學校發給下來了或者讓拿,那就開學的時候要帶到大學去,這個不能丟,很重要。
  • 高校畢業生不該對學籍檔案不管不顧,不見了,對自身有一定的影響
    這些影響關係到多個方面,如社保福利、工齡計算等,高校畢業生應該重視學籍檔案,每隔一段時間查一下自己的學籍檔案放在哪裡,不讓學籍檔案丟失。總之,很多事情少了學籍檔案,無法運轉,希望高校畢業生們能夠重視起來,把學籍檔案當回事,慎重對待。
  • 民辦高中收費高,學習無用論再次盛行?
    民辦高中收費高,學習無用論再次盛行?當今社會,是知識爆炸的時代,有人認為學習很重要,砸鍋賣鐵也要供孩子上大學,也有人持學習無用論,認為不如在社會上積累經驗?而且民辦學校收費高,也進一步促進了這種觀點。於是讀書無用論,大學無用論,高考無用論在很多人的觀念裡得到了默認,認為指望學習一步登天的,概率太低了,對大部分人來說,學習的作用也就是能從貧困混到個溫飽而已,而且現在大學持續擴招,每年800多萬畢業生,可謂良莠不齊,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真的的是這樣嗎?
  • 「985廢物論」和「讀書無用論」之間存在什麼關係?
    ……可見,無論是985高校學生,還是普通專科大學畢業生,其發展前途都不同程度的受制於階層、家庭、出身等原因。「985廢物」專屬詞彙走紅,也給「讀書無用論」帶來新的「理論」論點。支持「讀書無用論」觀點的人抓住「985廢物」失敗的案例來支撐他們自己認「讀書不能改變命運,可以不用讀書,早點打工賺錢」的觀點。
  • 讀書有用論和讀書無用論一樣有害
    前一段時間讀書無用論甚囂塵上,然後隨之而來是各種非常有意思的駁斥讀書無用論的觀點。個人認為這些隨處可見的反駁讀書無用論的觀點本身並不能真正克服讀書無用論,甚至是讀書無用論的幫兇。簡單來說,兩種觀點實際上是一種。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簡單來說。
  • 學籍檔案不可放在自己手中,使其失去了作用,大學畢業生儘早了解
    關於學籍檔案變成人事檔案後存放於何處以及學籍檔案的材料完整性的相關問題,發現大家很重視,確實大學畢業後學籍檔案相關問題值得重視,因為學籍檔案關係到個人的工作、學習、生活上的點點滴滴。基於此,建議大學畢業生儘早了解,別把學籍檔案放在自己手中,拿到畢業證就覺得沒問題了,這是不行的。
  • 英語無用論?李蘭娟院士連線美專家講中文!我就飆中文,你咋地!
    李蘭娟院士對話美國專家,講中文日前,美國有關方面的專家,邀請國內頂尖院士李蘭娟進行網絡授課。在視頻授課上,李蘭娟院士選擇用中文對話的方式,和美國專家進行對話。這次,美國專家聽得非常認真,有的認真記筆記,也有的直接帶著翻譯來聽課。
  • 清華畢業生、7萬研究生送外賣,是「學歷無用論」還是另有隱情!
    研究生送外賣聽起來好像挺奇怪,而且居然還有7萬之多,甚至有的清華大學畢業生都走入送外賣的行列,是不是現在的學歷沒用了,我認為不能簡單地這麼看待問題。其實,我認為研究生和名校畢業生肯放下身段去送外賣,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而且這部分研究生和名校畢業生也是值得我們肯定和學習的。
  • 河北科技大學理工學院畢業生檔案已找到
    近日,河北新聞網網友通過「陽光理政」平臺反映「河北科技大學理工學院畢業生檔案找不到 急用」的問題。教育廳通過「陽光理政」平臺做出回復表示: 您好,已與該網友聯繫,其本人表示檔案已找到。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宋瑤)近日,河北新聞網網友通過「陽光理政」平臺反映「河北科技大學理工學院畢業生檔案找不到 急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