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姐昨天向深圳商報反映,她的郵箱近期頻頻收到各類機構發來的「代寫論文」和雜誌「論文徵稿」的郵件,不勝其煩。記者調查發現,隨著高校畢業季和職稱申報季的臨近,論文代寫、代發又進入了市場旺季。
交錢等刊發排到了8月份
據王小姐介紹,進入4月以來,她的郵箱頻繁地收到北京、上海、海南等全國各地多個雜誌社發來的徵稿啟事。這些啟事都無一例外地介紹自己為某類學術重點核心期刊,開設的欄目類型、論文和徵稿要求等。有的還強調「特殊來稿可優先刊發」。
根據王小姐提供的線索,記者查詢了向她發送徵稿啟事的《中國××醫藥》雜誌的資料,證實該刊物確實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進行了備案。但徵稿啟事中並未提及的一個要點是,刊登論文需要另行支付費用。記者聯繫了該刊物的編輯,獲悉每頁版面可容納一篇2000字的論文,費用為2200元。如果論著、綜述內容較長,費用照此類推,但一般不超過4000字。
當記者詢問「繳交版面費後是否投稿必發」,編輯人員表示:「如果論文質量太差,我們審核後會指導你進行修改。」編輯人員反覆催促記者儘快將論文發去,稱:「投稿者太多,目前的來稿最快也要排到8月份才能刊發,剛剛好趕上今年的職稱申報末班車。」
據了解,我國2000年12月出臺的《關於禁止收費約稿編印圖書和期刊的通知》、2002年出臺的《出版管理條例》以及2005年出臺的《期刊出版管理規定》中,都明確,即任何單位在學術刊物收取版面費問題上都不得「約稿收費」或「出賣、出租版面」。
槍手團隊日以繼夜編論文
在內地一所重點大學供職的教師於先生告訴記者,最近一段時間,託他找學生代寫論文的朋友不少,多數為職稱論文。按照質量的高低,每篇3000~4000字的論文報價1000~1500元。代寫者多為該校的碩士在讀生。他坦承,學術造假飽受詬病,業界也呼籲立法打擊,組織論文代寫的風險很大,他對這些代寫的請求只限於「友情幫忙」。不過,他也看到校園裡有人貼出了徵「槍手」代寫論文的小廣告,「貌似市場需求量很大」。
記者通過網際網路搜索代寫論文,跳出來的網頁連結很多。在淘寶網上,雖然搜索「代寫論文」會被告知「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無法顯示」,但很多代寫讀後感、代寫文章的小店實則正在開展代寫論文服務。一家江蘇的「淘寶信譽店」,僅4月22日就有約30人預訂了論文,而該店的月銷量達到了近2000筆。買家問價後,客服人員會傳過來一份表格,要求填寫論文題目、個人要求、要求字數、論文級別、希望完成時間、聯繫方式等,再視難度收費。通常付定後先寫半稿,滿意後補費再寫另一半。據客服人員透露,他們經營代寫業務達7年之久,有一個熟手團隊在日以繼夜地編寫文章。不少買家評價:「速度驚人,包過包改」,「雖然沒有專業實踐方面的認識高度,但已然是一篇條理清晰、結構完整的好文章了」。
未來評職稱將淡化論文
據了解,與2013年教育部出臺的《學位論文作假行為處理辦法》形成對比,我國法律在職稱論文買賣上存在空白。這使得過去幫助專業技術人員對其所學、所用進行總結、提煉、提升的論文,逐漸變了「味」。 加上部分單位的職稱與工資、住房等福利待遇密切相關,職稱評審的兩大必要條件即職稱外語考試和論文,均出現了代考、代寫、代發的產業化、規模化,衍生了諸多問題,飽受詬病。
記者留意到,今年初,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於擴大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試點的消息透露,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價標準會更加注重師德、教育教學的工作實績和實踐經歷,參評中級以下職稱不再要求論文,副高、正高不以論文作為最主要依據。隨著教師這個專業技術人員最多的群體職稱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推進,人社部也將沿著這個方向分類推進各行業的職稱制度改革。未來,部分行業將取消外語考試,同時改變過去過分強調論文、學歷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