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這一生中,最難逃脫的就是各類「婦科疾病」折磨,比如陰道炎就是高發的一種,除此外子宮肌瘤、腺肌症、宮頸癌等疾病的患病率,近些年也有所提升。所以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重視體檢,其目的就是為了能發現早期病變,觀察身體健康情況。
然而,由於女性生理構造十分特殊,每個月還有「生理周期」變化,如果不了解體檢的最佳時間,就盲目對身體進行檢查,反而可能會影響檢查結果。
特別是在大姨媽到來的階段,宮頸口不僅張開,子宮內膜也在脫落後形成創面,此時進行檢查不僅影響檢查結果,同時還容易發生細菌感染!
既然如此,究竟什麼時候進行婦科檢查才最正確呢?其實根據女性檢查項目的不同,檢查時間也不相同。
1、診斷學刮宮
所謂的診斷學刮宮,就是刮取子宮內膜進行病理檢查,這有助於發現子宮內的早期病變。特別是出現異常陰道排液或子宮異常出血,懷疑有子宮內膜癌的患者,又或者是存在不孕症,需要了解子宮內膜情況的患者,就需要進行診斷學刮宮檢查。
但是,這種檢查需選擇月經來潮前的一天或來潮時的第一天進行,因為此時的子宮內膜標本,能更好的判斷排卵的黃體功能,觀察子宮是否存在病變。此外,在進行檢查前的一周需要禁房事,檢查後一個月要避孕。
2、放取環手術、輸卵管檢查
小型的婦科手術通常都是在月經後的3-7天進行的,特別是放取環手術需要在宮內操作。如果正處於經期,子宮內膜的創面還沒有恢復,容易引發細菌感染。
如果在經期後半個月在進行手術,子宮內膜又會增生,術後可出現陰道出血量增加表現,所以最佳時間就是在月經後的3~7天;
同樣的,進行輸卵管檢查也應選擇這一時間段,因為太早檢查會傷及子宮,後期可引發子宮內膜異位症。此外,在進行子宮卵巢切除術、子宮頸手術等,臨床要求也是在月經乾淨後的3~7天進行,以減少術後的出血量。
3、宮頸糜爛面出血、性愛出血情況檢測
通常月經期間不適合做婦科檢查,但是有些特殊性的婦科檢查卻需要在月經進行,比如性愛時有出血、宮頸糜爛出血以及絕經後的出血,在出血時進行檢查能更快的篩查出血部位,對病情進行判斷。
除了以上三種情況的檢查時間不同外,在進行婦科診斷時,以下幾個注意事項也不能忽視:
1、檢查前的三天禁止陰道給藥和衝洗,同時應避免進行性生活;
2、檢查前準備乾淨的內褲、毛巾以及衛生紙,同時應穿著寬鬆的衣褲,以備不時之需;
3、如果本身存在其他疾病或病史,也應將之前檢查過的診斷資料、病例等配備齊全,以提供醫生參考和確診。
最後還要提醒各位女性,生活中出現症狀就及時檢查沒錯,但是定期體檢也是一個好習慣,通過完善的體檢能讓體內潛伏的疾病徹底曝光,不給疾病發展的機會。特別是隨著女性年齡增長,更應積極進行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