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凱旋門到雪梨歌劇院,那些世界著名地標建築的駁回版本

2020-12-17 澎湃新聞

當我們提起一座城市時,首先想起的或許便是它的地標建築,譬如東京鐵塔、法國凱旋門或是雪梨歌劇院。而這些人們早已耳熟能詳的建築,在設計時也有另一個版本的方案。這些被駁回不予採納的設計,是否一定比現存的糟糕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巴黎凱旋門

這尊大象雕塑曾經可能佔據香榭麗舍大街的終點 本文圖均為 資料圖

巴黎凱旋門

1758年,建築師查理斯·利巴特(Charles Ribart)向法國政府提議,在巴黎香榭麗舍大街的終點建造一尊大象形狀的藝術雕塑。這座雕塑共有三層,象身裡裝有連接每一層的螺旋樓梯,甚至還有能收納到牆壁裡的家具,以及雨水引流系統。

如果法國政府批准了利巴特的這個計劃,可能就沒凱旋門什麼事兒了。1836年,大象藝術雕塑提案的78年後,在同一位置,紀念拿破崙擊敗俄澳聯軍的巴黎凱旋門落成,並成為了這個城市的地標建築之一。

不過,1804年登上法國權利頂峰的拿破崙·波拿巴本人倒是挺喜歡這個大象造型的想法的。1813年,在巴黎巴士底地區,一尊金碧輝煌的大象雕塑落成。然而好景不長,僅僅過了33年後,這尊雕塑又被拆除了,此時是1846年,正是法國政壇動蕩之際。2年後,拿破崙·波拿巴的侄子路易·拿破崙被選為法國總統,也就是後來的拿破崙三世。

曾短暫存在於巴士底地區的大象雕塑

雪梨歌劇院

如果你喜歡雪梨歌劇院的帆船造型,那麼別忘了對芬蘭裔美國設計師艾羅·沙裡寧(Eero Saarinen)保有一份謝意。如果不是他,這個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劇院可能是另一種方方正正的模樣。

雪梨歌劇院的另一個版本

雪梨歌劇院

1940年代,時任雪梨音樂學院院長一職的尤金·古森斯(Eugene Goossens)向政府提議,希望建造一個能夠表演音樂劇目的大型劇院,他同時提交了自己的設計手稿,一座中規中矩的方形建築物。

全世界其他的建築師們也陸續投來了自己的手稿,然而,直到1957年,建築方案都一直沒能決定。那一年,美國人沙裡寧加入了評審團,他瀏覽了所有的方案,卻都沒有能讓他眼前一亮的。無奈之下,沙裡寧開始翻閱那些已經被淘汰的設計方案,沒想到一下子相中了一份帆船造型的手稿,其主人是當時默默無聞的丹麥建築師約恩·烏松(Jrn Utzon)。在沙裡寧的強烈推薦下,烏松的方案得以被採納,也就有了今天這座在雪梨海灣旁閃爍著貝殼版光澤的白色歌劇院。

倫敦塔橋

有著古樸塔樓的倫敦塔橋是如今泰晤士河上最受矚目的建築,也是倫敦的象徵之一。這座1894年對公眾開放的大橋將倫敦南北區連接成整體,橋分兩層,平時車輛行人走下層,當有巨輪來時,下層橋面能自動往兩邊翹起,讓船通過,而行人和車輛則改由上層通行。這樣,橋梁除了起到連接陸上交通通路外,也不會阻礙船隻在水上航行。

倫敦塔橋有鮮明的維多利亞時代特色

當時看來頗為未來感的另一種設計

塔橋在設計時曾收到過超過50個方案,其後爭議不斷。直到1884年,由建築師霍瑞斯·瓊斯(Horace Jones)提出的帶有鮮明維多利亞時代設計風格的方案才獲批准。下圖為當時風頭很健的另一設計,看起來未來意味濃厚,由建築師F.J.帕默提出。

華盛頓林肯紀念堂

在許多好萊塢電影中經常出現的林肯紀念堂,其建築靈感來自莊嚴肅穆的希臘神廟。不過,當時,設計過美國國家檔案館、傑弗遜紀念堂的著名建築師約翰·羅素·波普(John Russell Pope)曾提出過另外一個方案。在後者的構想中,林肯紀念堂應當有一種層層向上的恢弘氣勢,他從瑪雅神殿和埃及金字塔中得到靈感,完成了這個手稿。不過最終,政府還是選擇了更為穩重的現有方案。

現有版本

被駁版本

芝加哥論壇報大樓

在芝加哥天際線上林立的摩天大樓中,擁有近百年歷史的論壇報大樓無疑是非常醒目的一座。這座建築以它高聳入雲的哥德式漂亮尖頂和嵌有來自世界上不同地方石頭的外牆聞名於世,而它的設計歷程,也充滿了故事。

新哥德式建築的代表——芝加哥論壇報大樓

1922年,《芝加哥論壇報》計劃建造一棟新的總部,他們希望這棟樓成為「世上最漂亮的辦公樓」。為此報社舉辦了一場比賽,冠軍的獎金為5萬美元。比賽最終收到了來自二十三個國家的263份投稿。最終的贏家是紐約建築師約翰·米德·霍威爾斯(John Mead Howells)與他的助手雷蒙德·胡德(Raymond Hood),為何是聯名的?因為霍威爾斯本人就是評審之一,不能直接參賽,為此他聘請了助手胡德遞交了設計圖紙。這一操作模式當時也曾被不少人詬病。另外,據說比賽競爭過程十分激烈,來自德國建築師布魯諾·陶特(Bruno Taut)的表現主義金字塔形設計也很受歡迎。如果後者取勝,論壇報大樓還能成為芝加哥的地標嗎?誰也不知道。

德國設計師提出的金字塔形設計

這座36層的論壇報大樓還有另一處不同尋常之處,大樓的牆體上貼著從世界各個角落採集的130多塊建築碎片,從北京的萬裡長城、故宮到英國的西敏寺教堂,從印度泰姬陵到德國柏林圍牆……或許作為一家老牌媒體的辦公大樓,這樣的設計也能彰顯它的行業特性吧。

倫敦艾菲爾鐵塔

1889年巴黎艾菲爾鐵塔建成後,歐洲的許多城市都想效仿,包括倫敦。有人甚至成立了一家鐵塔公司,邀請建築師提交設計方案,希望在泰晤士河畔也能建造一座話題級的鐵塔。當然最後這個計劃沒有執行,不過這些當時的圖紙卻保留了下來。這些構想中的鐵塔都各有特點,譬如下圖最左邊的這座,塔內就設計有盤旋而上的軌道,可以乘坐小火車輕鬆抵達塔頂。今天看起來似乎不足為奇,但在一百多年前,可以說是非常前衛的想法了。

倫敦艾菲爾鐵塔設計圖

相關焦點

  • 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雪梨市的地標建築之一,雪梨歌劇院!
    建在海港上的貝殼般的雕塑體,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雪梨市的地標建築之一。該劇院設計者為丹麥設計師約恩·烏松,建設工作從1959開始,1973年大劇院正式落成。在2007年6月28日這棟建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 世界地標建築-雪梨歌劇院
    每年都有各種各樣的舞蹈、戲劇和音樂表演,澳大利亞歌劇院每年接待超過200萬名遊客,其中既有當地人,也有遊客。從雪梨的任何地方到雪梨的歌劇院通常都很方便。許多旅館為澳大利亞歌劇院提供往返服務。公共汽車、通勤火車和港口渡輪都經常在環形碼頭停靠。
  • 世界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雪梨歌劇院!
    歌劇院是澳大利亞歌劇和澳大利亞芭蕾的總部,有有1,507個座位。舞臺寬11米,高7米,縱深17.5米。其頂部還有可使演員騰空而起的機械系統及電腦控制的燈光系統。舞臺內還有旋轉轉盤以及4臺能夠將演員從舞臺底部送上來的電梯。
  • 雪梨歌劇院的旅遊攻略 帶你領略世界著名藝術中心
    雪梨歌劇院為什麼世界聞名?雪梨歌劇院位於雪梨市區北部,是雪梨市地標建築物。每年都吸引大量的遊客到此參觀,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詳細講解雪梨歌劇院。雪梨歌劇院是世界著名的歌劇表演中心,每天都有上百萬人到此參觀,一年在這裡舉行上千次出名的表演。是世界文化藝術的交融中心。
  • 世界最大自然海港,眺望雪梨著名地標,來雪梨必打卡
    通常來雪梨港,一定會來環形碼頭,這裡是渡船和遊船的離岸中心地,你可以選擇各種檔次和航程的渡船、遊船,來欣賞雪梨這一世界最大自然海港的美麗景色,當然這裡也成為最繁華的遊客集散中心點。環形碼頭歷史上其實是澳洲民族的發源地,加上臨近雪梨歌劇院和雪梨港灣大橋兩個地標,因此成了不少社區慶典的焦點。
  • 雪梨歌劇院——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
    雪梨歌劇院(Sydney Opera House),位於澳大利亞雪梨,是20世紀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已成為雪梨市的標誌性建築。該歌劇院1973年正式落成,2007年6月28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該劇院設計者為丹麥設計師約恩·烏松。
  • 世界地標性建築,你知道幾個呢?
    佔地面積1萬平方米,其中一、二樓設有餐廳,第三樓建有觀景臺,從塔座到塔頂共有1711級階梯,共用去鋼鐵7000噸,12000個金屬部件,259萬隻鉚釘,極為壯觀華麗,所以艾菲爾鐵塔不僅是一個地標性建築,更是一座旅遊景點。
  • 雪梨歌劇院,全澳大利亞最具辨識度的建築,「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雪梨歌劇院(Sydney Opera House)是澳大利亞的地標建築,由丹麥建築師約恩·烏松(Jorn Utzon)設計, 這個設計過程有太多的故事,從1959年開始動工,於1973年完工,耗時共14年。200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 雪梨歌劇院是怎麼建成的?一次「失敗」的成功,成就最美「貝殼」
    作為雪梨市的地標建築物,這是來澳大利亞遊人心之嚮往的地方,目睹這座藝術瑰寶的形與態!時隔多年,如今我們看到的雪梨歌劇院還是最初的樣子,但出乎人意料的大概是,雪梨歌劇院是從一系列的失敗開始。歌劇院內部建築結構則是仿效瑪雅文化和阿茲特克神廟風格。一座耗時十幾年的藝術殿堂,為什麼是從「失敗」開始的?
  • 人類建築奇蹟;雪梨歌劇院、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及杜拜哈利法塔
    (從2010年至今,已經過去了九年,杜拜塔依然是世界最高的建築物,但能佔據這個位置多久呢?)高,還要更高,人類總有一天會造一座通天塔;將月球-火星-地球連接起來。二,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1959年3月開始動工,於1973年10月20日正式竣工交付使用,共耗時14年。雪梨歌劇院是澳大利亞的地標建築,也是20世紀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200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 雪梨的標誌:雪梨歌劇院和雪梨海港大橋
    雪梨海港大橋高聳於城市,始建於1932年,目前是世界上第六長的拱橋和最高的鋼橋。雪梨海港大橋(Sydney Harbour Bridge)從最高點到水高134米,是到澳大利亞的遊客必看的景點。從1998年開始,BridgeClimb開始允許人們攀登雪梨海港大橋。由於存在跌倒的危險,必須滿足某些要求,所有登山者都必須接受並通過血液酒精測試。對於到達橋頂的人來說,景色絕對是驚人的。在BridgeClimb運營的15年中,只有一個人在上升時死亡。但是,總共有兩個倒下了。雪梨歌劇院一直是澳大利亞的建築奇蹟。
  • 「雪梨歌劇院」只有40多年歷史,竟成為澳大利亞最年輕的世界遺產
    要說到澳大利亞最著名的地標建築,那肯定就不得不提位於澳大利亞第一大城市雪梨的「雪梨歌劇院」,這個造型奇特的建築物成為了大家心目中澳大利亞的國家名片,如果你來澳大利亞旅遊,沒有看看「雪梨歌劇院」,恐怕就算白來了。
  • 世界六大歌劇院,雪梨歌劇院排第一,中國僅一個上榜
    1、雪梨歌劇院:這個就不用說了,知名度非常的高,現在是雪梨市地標建築物。雪梨歌劇院是20世紀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不僅外形突出,而且是世界有名的景點,這裡每年舉辦超過1500場演出,是世界最忙的歌劇院之一。
  • 國慶之旅: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世界著名表演藝術中心!
    美國建築師路易斯·汗(Louis Khan)曾經說過:「直到雪梨歌劇院反射出來的陽光,太陽才知道它的美麗。」 雪梨歌劇院閃閃發光的白色貝殼與雪梨海港的湛藍海水形成鮮明對比。它看起來自然而然,就像是另一個時代的遠古時代遺留下來的古老貝殼一樣!雪梨歌劇院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是澳大利亞的象徵,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築之一。
  • 很多人都不知道,雪梨歌劇院對面的這個建築才是真正的雪梨地標
    提到澳大利亞旅遊,很多人都會想到雪梨歌劇院,但是其實你到了雪梨歌劇院的門口,你就會發現另外一個不容易被人提起,甚至你從來都不知道的世界之最的景點,世界第一單孔拱橋。這座橋就位於雪梨歌劇院的對面,它像一道長虹橫跨在港灣之間,與舉世聞名的雪梨歌劇院隔海相望,這座橋在當地叫做Harbour Bridge;關於這座橋,也有著一個漫長的歷史。Harbour Bridge 從規劃到建造完畢,前後花費了將近100年時間。在經過40多年醞釀,其第一張設計圖才橫空出世。
  • 特寫:中國建築理念閃耀雪梨歌劇院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英文《中國日報》4月22日報導:傳統的中國建築理念激發了雪梨歌劇院的設計靈感。在其60億美金的內部整修工程中將繼續凸顯中國建築風格。當我們看到雪梨歌劇院神秘地在雪梨海港上空「漂浮」時,大海的元素在設計中清晰可見,但是設計中運用的中國建築理念卻並不那麼顯而易見。通過學習故宮使用的「漂浮效果」和一本有著千年歷史的中國建築手冊中介紹的建築標準,烏松的創作靈感和才能被一併釋放出來。
  • 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擺放雄雞雕塑迎雞年
    中國農曆雞年春節到來之際,澳大利亞第一大城市雪梨標誌性建築——雪梨歌劇院設雞年雕塑,一派喜氣洋洋迎雞年的氣氛。始建於1953年,耗時14年的雪梨歌劇院是當地著名的地標之一。今年中國春節期間,雪梨歌劇院門口擺放了一個身披彩緞的雄雞雕塑。往來遊人紛紛與雄雞雕塑合影。
  • 雪梨歌劇院——20世紀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
    雪梨歌劇院是20世紀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雪梨市的標誌性建築。該劇院設計者為丹麥設計師約恩,建設工作從1959開始,1973年大劇院正式落成。在2007年6月28日這棟建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 浩浩遊記:雪梨因為歌劇院而出名,也因它成了著名的文化中心
    在澳大利亞,除了墨爾本之外,還有雪梨這樣的大城市,一定不能錯過。雪梨是澳大利亞一個比較重要的城市,也是澳大利亞最重要的一個城市。雪梨有一個地標性的建築,也就是我們知道的雪梨歌劇院,這是澳大利亞最重要的標誌之一,如果能來這裡參觀的話,心情肯定是不一樣的。
  • 全世界排名第一的歌劇院!你去雪梨看了嗎?
    雪梨歌劇院位於雪梨西北部,是西寧市地標建築物,由丹麥設計師設計,一座貝殼形屋頂,下方是結合劇院和廳室的水上綜合建築,歌劇院內部建築構造則仿效瑪雅文化和阿茲特克神廟,該建築在1959年動工,於1973年10月份正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