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回家吃飯》)今天咱們廚房來了兩位精細的面點大廚,他們個個身懷絕技,帶來了不一樣的視覺盛宴。
怎麼個精細法?
來自安徽鳳陽的曹懷蔣,金氏世界紀錄保持者,僅用1分40秒時間,就將一塊巴掌大小的麵團在頭頂上甩成了最大直徑處為1.03米的飛餅,將其蓋在報紙上,字跡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另一位,來自四川自貢的李紅凱,他做的手擀金絲面,面的直徑可達0.067毫米!更不可思議的是,在一個針眼內可一次性穿過42根面!
從1989年開始,李大廚做這個金絲面有30個年頭了。
快戳視頻,這絕活保證讓您目瞪口呆!
曹懷蔣——直徑最大飛餅
曹大廚的飛餅已經做了20年了,甩出的飛餅將近60萬張。
曹大廚說他最開始甩飛餅的時候甩的不大,還經常容易破,差一點就放棄了。
但看見別人都在堅持,為什麼自己不能堅持呢,於是經過20年艱辛的苦練,他成功地拋出了最大的印度飛餅,創造了一項金氏世界紀錄。
看看曹大廚是如何講究精細的
我們從和面開始,講究精細,和面當然要用秤稱,750克的麵粉,配鹽10克、白糖5克、雞精10克、牛奶10克、雞蛋兩個、水250克。
在平時大家看來,放面這麼簡單的過程,在精細麵點師的眼裡可不一樣,要放非常準確的量,才能達到他們理想的狀態。
李大廚說,他和面的方法和曹大廚是完全不一樣的,他用的是傳統的和面方法,醒面的時間特別的長,麵粉分子之間的間隙緊密的結合在一起,讓它們好好的「談戀愛」
說話的功夫曹大廚的面和好了,醒個10分鐘,再揉,然後放冰箱,冬天放3小時,夏天2個小時之後這面才可以甩飛餅。
這面和好了,看著和我們平時的面也沒什麼不一樣呀,曹大廚說那區別大了,他的面可以吹氣球!
小二不信,曹大廚當場吹!
真的吹起來了,小二看著怕吹破了都著急,曹大廚很淡定的接著吹,吃完了還不慌不忙的拍了幾下,告訴小二,很有彈力的,拍了拍,真的是很有韌勁。
準備工作結束,開始拋餅!
曹大廚挑戰自己當初的世界紀錄,1分40秒。
只見曹大廚將一塊巴掌大小的麵團,先在桌上攤開,然後雙手輕輕捏住兩邊,並舉過頭頂沿順時針揮動,等落到案板上時,麵餅已經變成了一個直徑約1米大小的薄薄的麵皮。
哇,太厲害了曹大廚在甩餅的同時,現場都能聽到風鈴的聲音,
完成只用了一分32秒就把面撐的又大又好,還非常的有彈力
這個技術要求是相當的高,尤其是手感很重要,用力要非常均勻才能使麵皮不破。
我們準確的量一下,133釐米,領先原記錄8秒,又是一次世界紀錄!
曹大廚的巨型薄餅創紀錄,讓我們大開眼界,李大廚又有什麼絕活展現呢?快來看看↓↓
李紅凱——手擀金絲面
李大廚金絲面接招,他最細的手工切面僅0.067毫米,細過一根頭髮絲,來看看是怎麼做到的。
和面:麵粉500克、鹽5克、雞蛋黃8個、水128克開始和面,最少和一個小時,把面揣透。
擀麵:反覆的擀,需要擀一個小時,20次左右
擀好的面,跟紙一樣的質感。
隨後李大廚運刀如風,一根根細如髮絲的麵條有節奏地列隊而出。難度非常大,因為案板的傾斜,刀刃的偏差,都會造成金絲面斷裂。
李大廚切面口訣:馬步要穩,下刀要狠
今天小二準備了一臺高精尖的儀器,咱們看看到底是頭髮絲細,還是面細。咱們找根最粗的面來試試。
真的是細如髮絲!
接下來咱們試試,能不能穿針,挑戰一根針穿42根金絲面!
李大廚擀的金絲面雖然細,卻韌勁十足,將切好的麵條從針眼裡穿過。
超過30根了,太了不起了,還在往上遞增。
最後竟一連穿了42根,太不可思議了,只有把功夫下到了,才有可能像李大廚這樣展示的這麼好。
精細
來源於匠人對規矩的堅守和傳承
廚房群英會,勞動最光榮
回家吃飯在這裡祝所有勞動者們
五一勞動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