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才叫刀工好?一根針眼穿過42根手工切面,麵條最細僅0.067毫米

2020-12-27 央視財經

(央視財經《回家吃飯》)今天咱們廚房來了兩位精細的面點大廚,他們個個身懷絕技,帶來了不一樣的視覺盛宴。

怎麼個精細法?

來自安徽鳳陽的曹懷蔣,金氏世界紀錄保持者,僅用1分40秒時間,就將一塊巴掌大小的麵團在頭頂上甩成了最大直徑處為1.03米的飛餅,將其蓋在報紙上,字跡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另一位,來自四川自貢的李紅凱,他做的手擀金絲面,面的直徑可達0.067毫米!更不可思議的是,在一個針眼內可一次性穿過42根面!

從1989年開始,李大廚做這個金絲面有30個年頭了。

快戳視頻,這絕活保證讓您目瞪口呆!

曹懷蔣——直徑最大飛餅

曹大廚的飛餅已經做了20年了,甩出的飛餅將近60萬張。

曹大廚說他最開始甩飛餅的時候甩的不大,還經常容易破,差一點就放棄了。

但看見別人都在堅持,為什麼自己不能堅持呢,於是經過20年艱辛的苦練,他成功地拋出了最大的印度飛餅,創造了一項金氏世界紀錄。

看看曹大廚是如何講究精細的

我們從和面開始,講究精細,和面當然要用秤稱,750克的麵粉,配鹽10克、白糖5克、雞精10克、牛奶10克、雞蛋兩個、水250克。

在平時大家看來,放面這麼簡單的過程,在精細麵點師的眼裡可不一樣,要放非常準確的量,才能達到他們理想的狀態。

李大廚說,他和面的方法和曹大廚是完全不一樣的,他用的是傳統的和面方法,醒面的時間特別的長,麵粉分子之間的間隙緊密的結合在一起,讓它們好好的「談戀愛」

說話的功夫曹大廚的面和好了,醒個10分鐘,再揉,然後放冰箱,冬天放3小時,夏天2個小時之後這面才可以甩飛餅。

這面和好了,看著和我們平時的面也沒什麼不一樣呀,曹大廚說那區別大了,他的面可以吹氣球!

小二不信,曹大廚當場吹!

真的吹起來了,小二看著怕吹破了都著急,曹大廚很淡定的接著吹,吃完了還不慌不忙的拍了幾下,告訴小二,很有彈力的,拍了拍,真的是很有韌勁。

準備工作結束,開始拋餅!

曹大廚挑戰自己當初的世界紀錄,1分40秒。

只見曹大廚將一塊巴掌大小的麵團,先在桌上攤開,然後雙手輕輕捏住兩邊,並舉過頭頂沿順時針揮動,等落到案板上時,麵餅已經變成了一個直徑約1米大小的薄薄的麵皮。

哇,太厲害了曹大廚在甩餅的同時,現場都能聽到風鈴的聲音,

完成只用了一分32秒就把面撐的又大又好,還非常的有彈力

這個技術要求是相當的高,尤其是手感很重要,用力要非常均勻才能使麵皮不破。

我們準確的量一下,133釐米,領先原記錄8秒,又是一次世界紀錄!

曹大廚的巨型薄餅創紀錄,讓我們大開眼界,李大廚又有什麼絕活展現呢?快來看看↓↓

李紅凱——手擀金絲面

李大廚金絲面接招,他最細的手工切面僅0.067毫米,細過一根頭髮絲,來看看是怎麼做到的。

和面:麵粉500克、鹽5克、雞蛋黃8個、水128克開始和面,最少和一個小時,把面揣透。

擀麵:反覆的擀,需要擀一個小時,20次左右

擀好的面,跟紙一樣的質感。

隨後李大廚運刀如風,一根根細如髮絲的麵條有節奏地列隊而出。難度非常大,因為案板的傾斜,刀刃的偏差,都會造成金絲面斷裂。

李大廚切面口訣:馬步要穩,下刀要狠

今天小二準備了一臺高精尖的儀器,咱們看看到底是頭髮絲細,還是面細。咱們找根最粗的面來試試。

真的是細如髮絲!

接下來咱們試試,能不能穿針,挑戰一根針穿42根金絲面!

李大廚擀的金絲面雖然細,卻韌勁十足,將切好的麵條從針眼裡穿過。

超過30根了,太了不起了,還在往上遞增。

最後竟一連穿了42根,太不可思議了,只有把功夫下到了,才有可能像李大廚這樣展示的這麼好。

精細

來源於匠人對規矩的堅守和傳承

廚房群英會,勞動最光榮

回家吃飯在這裡祝所有勞動者們

五一勞動節快樂~

相關焦點

  • 大廚苦練刀工30餘年終於「紅」了,切麵條細到一個針眼能穿43根
    在我們生活當中總是有一些人特別牛,牛到什麼程度呢,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甚至能達到吉尼斯記錄,比如今天給大家介紹的一位大廚,就是特別牛的人,那麼我們來看一下他的故事吧,這位大廚苦練刀工30餘年終於「紅」了,切的麵條細到一個針眼能穿43根,我們來看一下是什麼麵條這麼細?
  • 貴陽綏陽空心面,刀法稱絕純手工製作,超溫暖的麵食
    綏陽空心面的刀法和空心面的製作比如說中國的刀工的72變,網上有36計兵法等個個叫絕,你就拿做這個麵食來說,那隨便一舉例,那都是一線大咖級別的技能,這齊氏大刀面就玩出來了,重19斤的大刀,有人就玩出了大刀面的這個最高境界,他用一把長22寸重19斤的大刀,蒙眼切面,而且呢?
  • 「拉麵大王」做出來的拉麵能穿過針眼 還能點著
    在現場,他拉的麵條比髮絲還細,能穿過針眼、用打火機一點就著,讓現場的觀眾讚嘆不已。據了解,今年 70 歲的厲恩海,曾經 4 次創造金氏世界紀錄。2000 年 6 月,他在上海將一公斤麵粉拉出 20 環,為 1048576 根,累計長度是 2652 公裡,是上海到嘉峪關的距離,相當於珠穆朗瑪峰高度的 266 倍。因為拉出的麵條細如髮絲,他還能夠在同一個針孔中穿進 18 根麵條。
  • 直徑0.18毫米、長3毫米的世界最細針頭是怎麼做出來的?
    這根針直徑0.18毫米、長3毫米 需要顯微鏡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 這根針是全球最細、最短的胰島素注射針頭 這根針是誰做的呢?
  • 中國拉麵師傅一根針眼能穿幾十根拉麵
    日本的餐飲界,大概是全世界最喜歡的炒作的,沒有之一,動不動就喜歡整一個「壽司之神」、「鰻魚之神」、「天婦羅之神」,清一色全是看上去很有道行的鬚髮皆白老爺爺。但其實中國有句俗話,叫做「高手在民間」,「大隱隱於市」。
  • 拉麵大王來威展絕活 1公斤面拉出209萬根麵條(圖)
    18日中午,三創世界吉尼斯紀錄的「拉麵大王」厲恩海在我市陽光大廈,用1公斤麵粉拉出了209萬根麵條,總長達2652公裡,並在一個針眼中穿過了22根拉麵。    接著厲恩海又把面揉得十分光滑,並撕下一小塊面的表皮,慢慢拉成長達十幾米的面絲,再將一大塊面胚拿起,面胚在他靈巧的雙手間越抻越細,一大團面扯成了筷子粗的麵條,接著抻6下後又變成毛線般細,到最後變成髮絲一樣,整個過程不到50秒鐘。隨後,厲恩海一抖手,麵條就細得宛如蜘蛛網一般。
  • 男子在青島傳承家鄉麵條 10多道工序手工抻制
    談起自己的創業歷程,馬俊山說:「我們致力於將古法手工抻制的技藝傳承發展下去,讓手抻麵條端上大眾餐桌。」  馬俊山告訴記者,手工麵條的製作需要10多道工序。做麵條真的有這麼複雜嗎?帶著這個疑問,記者來到生產車間一探究竟。  換上專門的服裝,一打開車間門,一幕幕「麵條瀑布」映入眼帘,湊上前去仔細看,麵條很細,卻也根根分明,一根面的直徑僅有0.5毫米。
  • 中江掛麵村掛了上千座麵條牆 遊客體驗純手工製作
    掛麵在晾曬時可掛5米之長,最細的掛麵能穿過針眼。經過發酵的面產生大量酵母菌和蜂巢般的氣泡,使做出來的麵條內布滿微孔,孔孔相連便有了「空心」的效果,故中江掛麵又叫「中江空心面」。「只知道中江掛麵好吃,還不知道製作掛麵有那麼多工序。」來自成都的遊客林先生一邊體驗掛麵製作,一邊發出感嘆。在村民們看來,掛麵做得好不好,除了手藝,麵粉的品質、和面用的水和曬面的天時最為重要。
  • 國內最好吃的5種麵條,2種湯好喝,2種醬好吃,還有1靠刀工!
    推薦語:麵條在全世界都是受到歡迎,麵條的變化多產,光是在中國就有很多種,今天這篇文章裡就有5種中國最出名的麵條。下文轉載自作者:一顆鵝蛋國內最好吃的5種麵條,2種湯好喝,2種醬好吃,還有1靠刀工!中國有南北地區之分,每個地方因為地理環境的差異,在飲食文化方面也是有很大的區別,就像南方人特別喜歡吃米飯,而北方人卻特別喜歡吃麵條。我就是一個北方人,可以說在北方一天不吃一頓麵條就覺得少些什麼。尤其是在特別餓的時候,能夠吃上一碗熱騰騰的麵條,可以說是特別過癮的。當然麵條的種類多種多樣,在中國特別有名的麵館兒也是不少的,在全國各地到處都有開。
  • 廣西最細鋼絲在柳州面世!直徑0.3毫米,只有普通人5根頭髮絲粗細
    你能想到的最細的鋼絲有多細?筷子?米粉?粉絲?告訴你,最細的鋼絲簡直和頭髮絲差不多!日前,由柳鋼自主研發的,單絲直徑0.3毫米,只有普通人5根頭髮粗的簾線鋼盤條在柳鋼實業公司桂龍金屬製品廠拉拔成功!該產品是廣西目前生產出的最細鋼絲,更是廣西在精品工業線材產品生產方面的一次歷史性重大突破。
  • 10根線穿1根針的方法,沒想到這麼簡單,再不用擔心穿不過針眼了
    今天就教大家3種穿針引線的小妙招,最厲害的一招,一次性可以穿過10根線哦方法1:摩擦引線法拉 緊 合 並 法方法2:拉緊合併法將線掛在針上,然後拉緊線,再用手指按住線,將針頭抽出;再將針眼對準線頭、穿過,就能輕鬆的穿過去了
  • 烏龍麵是哪種麵條?需要哪些材料,有什麼特殊工序?
    大家好,我是西西,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純手工烏龍麵的做法。很多人搞不清烏龍麵到底是什麼麵條,其實它就是一種粗麵條。日本對烏龍麵的定義是粗度至少要超過一點七毫米,麵粉六百克,水二百三十克左右,鹽二十四克溶於水,然後和面,這個面很硬,含水量百分之三十六到百分之四十之間,根據不同麵粉的吸水性來調整水量。我們的麵條裡和這個硬度類似的就是刀削麵了,有沒有發現鹽的用量也是大了很多,平時大約是百分之一這個百分之四。
  • 小創客|學會這款手工皮夾,你也可以打造大牌奢侈品!
    最初人們在追求一隻愛馬仕鉑金包時,潛意識裡最吸引人的也許不是動輒幾十萬的價格,反而是「義大利手工師傅一個星期僅僅能生產兩個手包」這麼一句話。一針一線的手工製作,提高了一款包包的製作時長,同時也賦予了其稀缺性,因而很多時候純手工包包變成奢侈品的象徵。
  • 讀邢丨舌尖上的非遺:京衛手工空心面
    麵條,北方人的飯桌上很常見。簡單的和面,揉面,擀麵,切麵條等程序卻讓不少市人望而卻步,不如直接買來下鍋實在。臨西縣的王敬達,用29道純手工工序,將京衛手工空心面演繹成省級物質文化遺產,在一次次展出中,上演一出出舌尖上的大戲。萬曆年間,臨西京衛手工空心面隨京杭大運河流入北京,傳入皇室。
  • 做一碗地道的純手工拉麵,不會拉?我教你
    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拉麵的技巧學會了,您也可以試一試相信終有一天您也能做出柔軟勁道的手工拉麵和好的麵團,蓋上保鮮膜或者蓋子放在一邊醒面約30分鐘醒好的面還要反覆多揉留下中間長短較均勻的麵餅部分有利於下一步切出長短相當的麵條麵餅上再撒多一些的乾麵粉比平時防止粘連時撒的還要多一倍才行因為下一步切面的時候有新鮮斷口
  • 石橋面細可穿針 明清時曾是朝廷貢品|成渝古驛道|掛麵|麵條|手工...
    製作手工掛麵,如果鹽放得少,發酵速度就會很快;鹽多,發酵速度就相對較慢。因此,鹽在整個製作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管控整個生產線的時間進度和麵條的勁道程度。石橋古鎮。寥寥數語間,一場由小麥到麵條的「浪漫蝶變」便形象生動地展現在世人眼前。石橋掛麵細可穿針。
  • 手工麵條的做法,根本不用擀麵,教你把「面塊變麵條」,一看就會
    今天分享一個不用擀麵,做「手工麵條」的方法我們家人都喜歡吃麵條,但是我又不想去擀麵,因為太麻煩了,大家都知道,做手擀麵,需要和面,擀麵,切面,特別的麻煩。外面賣的麵條,有的商販為了保證良好的賣相,保存的時間能夠久一點,會在麵條裡添加一些食品添加劑,給家人吃著也不放心,後來我從親戚家學到了一種不需要擀麵,就能做筋道的手工麵條做法,把面塊瞬間變成麵條,非常的簡單快速,下面看看是怎麼做的吧
  • 什麼是中國工匠?手工打磨核心部件,精度達到0.002毫米
    0.004毫米,亞洲最大的全向轉動射電望遠鏡「天馬」驅動系統的裝配精度。當「嫦娥四號」朝月球背面飛去時,「天馬」望遠鏡正在為這場「落月」之旅指明著方向。夏立:我們所有的精度是達到微米級精度的,這就是我們(工作)的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