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中耳炎」開出滴鼻劑?「開錯藥」?沒有,快聽醫生怎麼說

2020-12-13 北京日報客戶端

門診中,一位患者被診斷為中耳炎,醫生開出了滴鼻劑。患者對此很不解:「耳朵生病了為什麼要用治鼻子的藥?該不會是搞錯了吧?」

這種情況可能不少人遇到過,但並不是「開錯藥」。在臨床上,醫生治療中耳炎時的確會用到治鼻子的藥,但是要根據中耳炎的類型而定,這種情況適用於分泌性中耳炎。

耳朵有炎症可能與鼻子有關

雖然分泌性中耳炎也有「中耳炎」三個字,但是與大家所聯想的耳朵裡向外「流膿流水」的中耳炎不是一回事。

當感冒或其他原因導致咽鼓管不通暢時,中耳腔內的空氣就會被人體逐漸吸收掉,形成負壓,耳朵就開始發悶,甚至積液,從而引發分泌性中耳炎。這是一種以中耳積液及聽力下降為特徵的中耳非化膿性炎性疾病。

首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咽鼓管。咽鼓管如同一個通道,是溝通鼻子與耳朵之間重要的解剖結構,它的一端進入中耳鼓室,另一端則進入鼻子後部的鼻咽部。咽鼓管具有調節中耳氣壓、保持與外界氣壓平衡、引流中耳分泌物及防止逆行感染等作用。如果咽鼓管在鼻腔的開口被堵塞,就相當於堵住了正常中耳腔唯一的通氣口,造成中耳腔內的壓力低於外面的大氣壓力。由於壓力的不平衡,鼓膜會向中耳腔內凹陷,這時人就會感覺耳朵好像被蒙了一層紙,有悶脹感。

一般情況下,造成咽鼓管堵塞的常見原因有四種。一是上呼吸道感染。鼻子發生炎症時分泌物增多,出現鼻黏膜、鼻咽黏膜、咽鼓管水腫,再加上有時鼻腔內壓力增加,比如不恰當的擤鼻動作,可使鼻腔內的分泌物經咽鼓管進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二是腫瘤,如鼻咽癌早期。鼻腔可能沒有任何不適,但腫瘤壓迫了咽鼓管咽口,造成咽鼓管堵塞,反而以分泌性中耳炎為首發症狀。三是腺樣體肥大。肥大的腺樣體可以壓迫咽鼓管咽口,造成咽鼓管堵塞。四是長期慢性鼻炎、鼻竇炎、鼻息肉。它們可造成黏膜水腫,同時可引起下鼻甲肥大或息肉突入鼻咽部,進而壓迫咽鼓管。

這幾種原因也是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為何會針對鼻腔進行治療的原因。

為何不用滴耳劑

分泌性中耳炎並不難辨識,需要關注以下臨床表現。比如,聽力下降、耳痛。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大多有感冒史,隨後出現耳內悶脹感、聽力下降,伴有自聽增強感。非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耳痛症狀較輕,甚至沒有耳痛。對於成年人來說,耳內閉塞感是最常見的症狀,按壓耳屏後可暫時減輕或緩解。總體來看,耳鳴一般都不重,多為「噼啪」聲或「轟轟」聲。

分泌性中耳炎治療的關鍵,在於積極治療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原發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腺樣體肥大、腫瘤等。使用滴鼻劑可以使鼻腔分泌物減少、充血減輕,進而減輕咽鼓管腫脹和阻塞,改善咽鼓管通氣、引流功能,以治癒分泌性中耳炎。

一般情況下,治療分泌性中耳炎不用滴耳劑。因為發病部位在鼓膜內側,而鼓膜是完整的,任何滴耳液都會被鼓膜擋在外面,起不到消炎作用。除非是化膿性中耳炎,耳朵出現流膿等症狀時,才需要用到滴耳劑。

鼻腔給藥注意姿勢的規範

分泌性中耳炎多見於兒童、少見於成人的特點,與咽鼓管的生理解剖結構有關。成年人的咽鼓管比較窄、長、斜,在張口、吞咽、打哈欠和咀嚼的瞬間才開放,所以鼻咽部的病原體不容易進入中耳致病。

而兒童的咽鼓管比成年人短、平、寬,當上呼吸道感染,或吐奶、嗆咳及擤鼻涕用力太猛時,致病菌非常容易通過咽鼓管進入到中耳,引發疾病。

鼻腔配藥要規範、正確操作。噴藥時最好先用生理鹽水清洗鼻腔,再輕晃噴鼻劑的藥瓶使藥液充分混勻。然後,將噴鼻劑噴頭前端對準鼻腔外側壁鼻甲的方向,而非鼻中隔。不必將噴頭完全伸進鼻腔,太近距離的接觸反而影響藥物噴散的範圍,甚至可能導致噴頭抵住鼻腔黏膜阻礙藥物的正常噴出,影響用藥劑量。

我們建議,患者左手持藥噴右側鼻孔、右手持藥噴左側鼻孔,這樣有利於藥物進入鼻腔深部。噴完立即仰頭輕輕揉捏鼻翼(鼻孔兩側),不要讓藥液流出來,藥液進入到鼻咽部可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大部分患者通過藥物治療可以康復。如果沒有好轉跡象,可以採取其他治療方法,如鼓膜穿刺抽液、鼓膜置管、咽鼓管球囊擴張術等。患者千萬不要存在僥倖心理任由病情發展,否則耳內的分泌物會由稀薄的粘液變成粘稠的膠狀,俗稱「膠耳」。若還不重視治療,鼓膜會內陷加重,粘在鼓室內壁,導致鼓膜失去彈性,甚至形成粘連性中耳炎,這就是大問題了。

健康知識

預防分泌性中耳炎要注意什麼?

1、積極預防感冒或儘可能縮短感冒周期,是避免兒童患上分泌性中耳炎的最佳措施。

2、如果孩子鼻塞厲害,睡覺時可將他們頭部墊高一些,以便積聚於鼻腔內的黏液不至於流到咽鼓管內。

3、讓孩子鼻腔儘可能保持清潔,擤鼻涕時一個鼻孔一個鼻孔地擤,不可用力過猛,防止鼻腔分泌物經咽鼓管逆行入中耳。

4、儘量避免寶寶躺著喝奶。因為嬰幼兒的耳咽管短而直,躺著喝奶時容易發生溢奶或吐奶,可能導致奶水從咽鼓管進入中耳,引發感染。

來源:北京日報 杜晶豔 王寧宇 作者單位:北京朝陽醫院

流程編輯:RB013

相關焦點

  • 治療「中耳炎」醫生卻開出滴鼻劑?其實這並不是「開錯藥」
    門診中,一位患者被診斷為中耳炎,醫生開出了滴鼻劑。患者對此很不解:「耳朵生病了為什麼要用治鼻子的藥?該不會是搞錯了吧?」這種情況可能不少人遇到過,但並不是「開錯藥」。在臨床上,醫生治療中耳炎時的確會用到治鼻子的藥,但是要根據中耳炎的類型而定,這種情況適用於分泌性中耳炎。
  • 治「中耳炎」大夫給開滴鼻劑,為何不用滴耳劑?
    門診中,一位患者被診斷為中耳炎,醫生開出了滴鼻劑。患者對此很不解:「耳朵生病了為什麼要用治鼻子的藥?該不會是搞錯了吧?」宋溪 製圖這種情況可能不少人遇到過,但並不是「開錯藥」。在臨床上,醫生治療中耳炎時的確會用到治鼻子的藥,但是要根據中耳炎的類型而定,這種情況適用於分泌性中耳炎。
  • 中耳炎吃什麼藥 如何治療中耳炎
    中耳炎很多人都得過,一般是對耳朵的護理不到位,所以才會得了中耳炎的,那麼得了中耳炎吃什麼藥好呢?中耳炎的症狀有哪些呢?耳朵出現問題我們的聽力就會受損,所以一定不能大意。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中耳炎的治療方法很多,我們需要格外的注意,但是一般藥物治療是非常常見的,如果能合理有效的治療中耳炎很重要,那麼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 細數中耳炎治療那些坑,良心知識科普貼!
    「深讀君,遊泳會得中耳炎?」「深讀君,我得的是中耳炎,為啥醫生給我開滴鼻劑?」「深讀君,小小中耳炎也要手術?是過度醫療嗎?」《中耳炎防查治》乾貨新鮮出爐,小板凳準備好了,客官請上座!綜合以上檢查和患者的症狀,醫生就能診斷出是不是中耳炎了。治療篇藥物治療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治療思想就是抗菌消炎。
  • 中耳炎症狀與治療 滴鼻劑也能治中耳炎
    10、吸菸:吸香菸包括吸二手菸,也會引起中耳炎。11、高負荷用耳:長時間用耳機聽搖滾類的大分貝的音樂。中耳炎的主要症狀有:1、聽力下降,自聽增強,如果是兒童常常會對聲音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2、急性中耳炎會有隱隱耳痛;慢性中耳炎則會有耳內閉塞或悶脹感。3、低調間歇性的耳鳴,尤其是當頭部運動或打哈欠、擤鼻涕時。
  • 孩子耳朵疼,聽力下降,明明是中耳炎,醫生卻用治鼻子的藥!
    「醫生,我孩子得的是中耳炎,你怎麼給開了治鼻子的藥?」耳鼻喉科門診室裡,一位年輕的媽媽焦急地問醫生,手裡拿著鼻淵通竅顆粒等治鼻子的藥,身邊的孩子看上去只有3歲左右,模樣長得乖巧,但上嘴唇稍微外翻,還老是用手捂著耳朵。
  • 中耳炎最佳治療方法 中耳炎要這樣對症治療
    在天常生活中,一開始不重視中耳炎導致後期病情加重治療不易的情況比比皆是。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下各種類型的中耳炎最佳治療方法。1、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治療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治療一開始以用藥和滴入的方法為主。其中治療主要選擇可以消炎的藥物;局部用藥則選用生理鹽水這樣的外敷藥;滴耳就是將液體的藥物滴入患者的耳朵,經過鼓膜穿孔流向中耳。
  • 孩子感冒醫生開錯糖尿病藥,媽媽討說法,醫院:不全都是醫生錯
    孩子感冒醫生開錯糖尿病藥,媽媽討說法,醫院:不全都是醫生錯但是孩子吃了藥之後非但沒有好起來,反而病得更嚴重了,還出現了嘔吐的現象。李女士拿起醫生給孩子開的藥,仔細一看發現並不是感冒藥,而是治療糖尿病的藥,而且李女士也沒有找到有關兒童服用的有關描述。
  • 男子遭到醫生開錯藥後喪失性功能,醫院稱:最好選擇別的醫院治療
    但是有的醫生卻在工作中出現大意,讓患者處在危險期。再往上報導出這樣一則消息。9月16號,一位醫生給病人開錯了10倍的藥量。家住廣西南寧的孫先生,因為治療皮膚病前往醫院,在服藥三天後全身浮腫,再次問醫生時,才得知是因為醫生將每日兩片藥量開成了每日20片導致的。孫先生患有皮膚病,就前往廣西南寧醫院進行治療。當時醫生開了一種藥,並在服用說明上做了標註,每天三次,每次20片。
  • 寶寶聽不清、耳朵裡總打鼓,警惕分泌性中耳炎
    最近依依(化名)總是和媽媽這麼說,起初家長沒當回事,直到孩子一直在說聽不清楚、聽不見時,這才急忙帶孩子來濟南市兒童醫院就診,經過相應的檢查後,醫生診斷其為「分泌性中耳炎」。孩子突然變木訥,也可能是耳朵出問題「寶寶說話不清楚,看電視開的聲音比較大,或者頭歪向一側,或者自訴耳內有異響,讓家長重複上一句話,既往有急性中耳炎病史,近期突然變得有些木納,對聲音反應不好,這些都要高度懷疑存在分泌性中耳炎。」
  • 醫生開錯藥單不解釋且無歉意 對生命豈可如此兒戲
    這篇報導的記者28日帶孩子去醫院看病,因為孩子感冒,已經在這家被披露的醫院——北京朝陽醫院進行了兩天的輸液治療,但是在第三天,由於醫藥費較往日貴出30多塊錢,經仔細查看藥單,發現醫生說的「接著輸液」的藥方與前兩天大為不同,並且當天的醫生看診過程也與前兩日不同。等人民日報的記者再返回就診醫生處時,醫生看了一眼藥單就提出讓記者去退費,再上來找其重開藥單。
  • 2大感冒神藥致癌、畸形!毒性大!醫生開了也別用,快扔
    恨不得立刻有一劑「神藥」能給寶寶治好! 但你知道嗎?比生病還可怕的是用錯藥。 之前有一個5歲女娃,就是因為用錯藥,再也聽不見任何聲音了:
  • 醫院開錯藥導致病危醫生是否承擔責任?
    醫院開錯藥導致病危醫生是否承擔責任?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醫院開錯藥導致病危醫生要承擔法律責任,是屬於醫療事故的情形,如果因此造成患者死亡的,可能會構成犯罪。想了解更多法律知識,快來關注微信小程序【聽律法律諮詢】
  • 鼻炎是會呼吸的痛 聽醫生怎麼說
    3歲女娃患鼻炎家長當成感冒治,3個月後一查已發展成鼻竇炎 鼻炎是會呼吸的痛 聽醫生怎麼說 他們分別就不同年齡層的鼻炎患者的預防、治療給予了詳細講解。犯鼻炎整夜睡不著 尋藥多年沒效果  「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有鼻炎了,總是反反覆覆沒有根治過。記得上高中的時候最嚴重,鼻炎嚴重到還經常去校醫院輸液。」正在讀大四的小李受鼻炎困擾多年,也看過很多醫生,總不見什麼效果,最後乾脆放棄治療。
  • 懷疑醫生開多了藥,哪個姿勢拒絕最「優雅」?
    醫生讓做了一個血常規,查出來是上呼吸道感染。接著就開了一堆藥,有奧司他韋、匹多莫德、強的松,益生菌、小兒清咽顆粒、止咳糖漿,還掛了兩瓶鹽水,光藥費花了500多。當時也不好多說,乖乖就去拿藥了。過了兩三天,病就好了。但我越想越不對勁,聽身邊的寶媽說,他們家的娃去看個感冒也就百來塊錢,而且那個什麼強的松,是激素,按理說不能給小孩用的。
  • 小兒急性中耳炎要怎麼治療
    河北讀者馬先生問:我是一名4歲孩子的家長,最近孩子耳朵疼得哭,經檢查是急性中耳炎,醫生給開的藥是醋酸潑尼松片、克拉黴素分散片、複方福爾可定口服液及西替利嗪滴劑。吃了幾天,想請問一下,這個病嚴重嗎,要複查嗎,是否易復發?另外,老人說的「將人奶滴進耳朵裡就能治」可行嗎?   北京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宋海濤解答:中耳炎是耳科最常見的疾病。
  • 中耳炎,離孩子比你想像得要近得多
    我表妹從小就有中耳炎,印象中一隻耳朵總是不時地流膿,去了很多醫院,試了各種偏方,都不見好。有多嚴重我一直不知道,前幾天聊天說到中耳炎才知道她那邊耳朵耳膜穿孔,基本上是聽不見的。之所以關心中耳炎是因為我家老二前些日子被診斷出患了中耳炎,於是被兒科醫生介紹道了耳鼻喉科醫生那裡,我這才明白為什那個兒科醫生每次給孩子看病都要看耳朵。
  • 武漢一名醫3年僅開過一張門診輸液單:不該開的藥堅決不開
    陶曉南教授查看孫寧的X光片、血檢結果,均未發現異常,判斷她是典型的感冒後咳嗽,並開出處方——多休息、多喝水、按時服用止咳藥,總費用僅30多元。「咳了這麼久,不打針能好嗎?」孫寧不放心,提出打幾瓶吊針,以求「好得快點」。陶曉南教授回答:「感冒後咳嗽很常見,打再多消炎針都沒用。」「以為輸液病就好得快,是治療誤區。」
  • 醫生開了也別用,快扔
    恨不得立刻有一劑「神藥」能給寶寶治好!但你知道嗎?比生病還可怕的是用錯藥。之前有一個5歲女娃,就是因為用錯藥,再也聽不見任何聲音了:現在冬季流行病高發,病毒肆虐,想必家長們都給寶寶準備了一些常用藥。其中有些抗病毒藥,爸媽們可要謹慎對待了!
  • 粗心孕婦遇上"赤腳"醫生 開錯藥致胎兒死亡
    粗心女子遇上粗心醫生,懷孕27周的她因為吃錯藥被迫引產。女子將村裡的赤腳醫生告上法庭,索賠21萬餘元。此案今天上午在通州法庭開庭審理。   今年5月3日,25歲的錢女士因閉經並伴有腹痛,來到村中高某的診所就醫。高某經診查後給錢女士開了2盒頭孢、1盒安乃近及1袋乾酵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