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層樣式是在不改變原圖層內容的情況下,對其「化妝」產生新效果,即更改圖層內容的外觀。因此它所產生的實際上是一種「虛擬像素」,在執行一些操作時(如濾鏡),必須先將其柵格化才能繼續。
打開方式:
①雙擊圖層縮覽圖或在圖層空白處雙擊,打開圖層樣式窗口。
②執行【圖層——圖層樣式】
③單擊圖層面板下方的「添加圖層樣式」按鈕,在出來的選項中選擇一個。
帶有圖層樣式的圖層在圖層面板中有一個「fx」字樣的標識,單擊其右邊的小三角可摺疊或展開所用的樣式列表。單擊眼睛圖標可隱藏單獨樣式,雙擊某項樣式可進入樣式編輯器對該項進行編輯。右擊可以打開圖層樣式菜單,可以停用、複製、清除、縮放圖層樣式效果。
清除圖層樣式還可以直接在圖層面板中拖動圖層樣式(「fx」字樣)到下方的「垃圾桶」按鈕上。將現有的樣式拖動到其他圖層上,直接拖動表示轉移樣式,按住Alt鍵拖動則表示複製樣式,這種方式適合單對單的複製。
斜面和浮雕通過對圖層添加高光與陰影的各種組合,可以使平面圖形產生立體感,看上去具有一定的體積。更改樣式、方法、及方向可以產生不同的浮雕效果。
結構:
①樣式:用來指定斜面樣式,包括外斜面、內斜面、浮雕效果、枕狀浮雕、描邊浮雕。
內斜面:在圖層內容的內邊緣上創建斜面;
外斜面:在圖層內容的外邊緣上創建斜面;
浮雕效果:創造使圖層內容相對於下層圖層呈浮雕狀的效果:
枕狀浮雕:創造將圖層內容的邊緣壓入下層圖層中的效果:
描邊浮雕:將浮雕限於應用於圖層的描邊效果的邊界。通常配合「描邊」選項一起使用。
②方法:
平滑:可稍微模糊雜邊的邊緣,並且可用於所有類型的雜邊,不論其邊緣是柔的還是硬的。
雕刻清晰:使用距離測量技術,主要用於消除鋸齒形狀(如文字)的硬邊和雜邊。它保留細節特寫的能力優於平滑。
雕刻柔和:使用修改的距離測量技術,雖然不如雕刻清晰精確,但對較大範圍的雜邊更有用。它保留特寫的能力優於平滑。
③深度:控制斜面和浮雕的程度,從1%——1000%.
④軟化:複合之前模糊陰影效果,可減少多餘的人工效果,相當於雕刻中最後的打磨工序。使浮雕效果變得朦朧,類似於羽化。
陰影:是為「浮雕」再加上陰影,就像是有光線照在上面產生影子一樣。可以設置陰影的角度、高度、顏色等。
紋理和等高線是斜面和浮雕的副選項,其中紋理是利用圖案產生凹凸的紋路感,縮放和深度可以控制凹凸感的程度。用來作為紋理的圖案將被轉為灰度圖,然後根據灰度情況決定凹凸效果的分布,較深的灰度部位將形成下凹感。
等高線可以改變浮雕部分的形態,其原理是將凹凸效果視為灰度圖像,然後通過曲線來處理圖像中的灰度分布,從而改變凹凸感。
描邊使用顏色、漸變或圖案在當前圖層上描畫對象的輪廓,使用頻率較高。它對於硬邊形狀(如文字)特別有用。
結構:
①位置:外部、內部、居中。
②填充類型:就是所描的邊的填充方式,有顏色、漸變和圖案三種方式。
投影是最常被用到的樣式,它在圖層內容的後面添加陰影,使物體產生一種立體感。
結構:
①混合模式:決定投影與下級圖層的混合方式,一般保持默認的正片疊底即可,右邊的色塊可以改變投影的顏色。
②角度決定投影產生的方向,就是光線投射角度。直接在圓圈上拖動即可調整角度。開啟「使用全局光」後,所有涉及到光線投射角度的樣式項目都遵循統一角度。
③距離:投影的陰影與物體的距離,距離越大感覺物體越高。
④擴展:決定陰影的濃重程度,設置過大容易造成生硬的邊緣,一般不使用該項目。
⑤大小:決定陰影的擴散和羽化程度。一般距離和大小應同時改變,因為越高物體的投影也應該越遠且越模糊。
品質:
雜色:由於投影效果都是由一些平滑的漸變構成的,在有些場合可能產生生硬的條紋,添加雜色就可以消除這種現象。它的作用和「雜色」濾鏡是相同的,同時應用雜色本身也是一種特別效果。
圖層挖空投影:
這是和圖層的填充選項有關係的一個選項。應用圖層樣式後,在圖層面板中,將「填充」滑塊拖移到0%.如果勾選「圖層挖空投影」,字體下的區域是透明的;去過不勾選,字體下的區域是被填充的。
內陰影在緊靠圖層內容的邊緣內添加陰影,使物體產生下沉感,具有凹陷外觀。在設定上和投影幾乎相同。
「阻塞」是指模糊之前收縮「內陰影」或「內發光」的雜邊邊界。
外發光通過將一種顏色或漸變,以「濾色」的模式覆蓋下面的圖層,在物體外緣產生散發效果,通過不同的設置可以得到不同的效果。
圖素:
「方法」選項中的「柔和」是將漸變模糊之後再應用到效果中去。
品質:
範圍:用來控制發光中作為等高線目標的部分或範圍。
抖動:用來改變漸變的顏色和不透明度的應用,相當於往建不安裡添加雜色。
外發光默認使用「濾色」混合模式,適合在深色背景上使用,在淺色背景上效果會變得不明顯,如果背景為純白色應改為其他模式。
內發光與外發光的概念和設定基本相同,只是多了一個「源」的選項。「邊緣」表示發光的順序是「從邊緣向內」,「居中」表示發光方向為「從內向邊緣」。
光澤可以為物體添加反光感,類似於褶皺的表面。其原理是將物體複製兩份後在內部進行重疊處理。左右拉動距離滑杆就會看到兩個文字的重疊過程。光澤樣式很少單獨使用,大都是輔助其他樣式提高物體質感。
光澤等高線可以創建有光澤的金屬外觀,使圖像變得生動。
這三類樣式都是覆蓋物體表面的,由於疊加的覆蓋特性,此後更改文字的顏色是無效的,除非使用了不同的混合模式。
顏色疊加:
顏色疊加是所有樣式中最簡單的效果,相當於編輯菜單中的「填充」命令。
漸變疊加:
圖案疊加:
①全局光
斜面浮雕、投影及內陰影樣式的效果與光照設定有關,為保持光照設定的整體一致性,將默認開啟「使用全局光」選項,這裡的整體指的是圖像中的所有圖層。
可以執行【圖層—圖層樣式—全局光】命令設置全局光,如下圖:
②等高線
等高線是決定樣式效果形態的最重要的選項。等高線對帶有漸隱過渡特點的樣式有效,如投影、發光都是從濃重過度到清淡,改變等高線就可以改變這個過渡,而等高線實際上就是灰度模式下的曲線調整效果,是為了控制圖層效果的不透明度變化。
選擇一個等高線,在其上面雙擊即可打開等高線編輯器,可以自定義等高線。
可以從「樣式」面板中應用預設樣式。選擇【窗口—樣式】,打開樣式面板,直接將樣式拖動到圖像中的內容上,這種方法適用在需要為多個圖層使用不同樣式的場合。也可以通過在樣式面板中單擊來為圖層添加樣式,該方法適用於多個選擇的圖層。
樣式面板:
同漸變編輯器面板一樣,點擊樣式面板右上角的按鈕可以打開樣式菜單。可以對樣式進行復位、載入、存儲、替換等操作。滑鼠放到樣式縮覽圖上會顯示該樣式的名稱,右擊可進行刪除、重命名、新建操作。
這個按鈕代表清除樣式,將圖層還原到初始狀態。
代表創建新樣式,可將當前圖層中的樣式存儲到面板中,之後就可以隨時使用。如果需要多次使用某個樣式,則應將其存儲。面板菜單中的「存儲樣式」是將樣式存儲為.asl格式的文件,這個文件包含面板中的所有樣式。可以從網上搜索下載.asl文件,雙擊文件會自動添加到樣式面板中(或通過面板菜單中的載入選項)。
代表刪除樣式,按住樣式拖動到垃圾桶可從樣式面板中刪除某樣式,刪除操作只針對樣式面板,不會影響圖像中的樣式應用。
在對字體應用樣式效果時,常常發現樣式效果並沒有樣式面板縮覽圖中顯示的那樣好看,這多半是因為樣式參數並不適合字體大小。可以使用【圖層—圖層樣式—縮放效果】命令調整,一般會得到滿意的效果。
9、混合選項
(1)常規混合
常規混合下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與圖層面板中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是同一個選項。
(2)高級混合
①填充不透明度
高級混合中的「填充不透明度」與圖層面板中的「填充」選項是同一個選項。
②限制混合通道
默認情況下,混合圖層或圖層組時包括所有通道。如果是一個RGB模式的圖像,那麼3個通道都會參加混合。如果不勾選R通道,那麼,在混合時就只有G和B通道的顏色信息受影響。
③挖空
透明形狀圖層和將剪貼圖層混合成組是兩個默認複選項。透明形狀圖層是一個和圖層不透明度有關的選項,可以將圖層效果和挖空限制在圖層的不透明度區域。如果取消勾選,圖層效果將會加在圖層的整個區域。
將剪貼圖層混合成組是一個和剪貼蒙版有關的選項。圖層效果雖然佔據了圖層的位置,可它本身必須依附於一個圖層,效果本身並不是圖層。但是,可以根據效果創建像素圖層。執行【圖層—圖層樣式—創建圖層】命令,觀察圖層面板,添加的各種效果變成了剪貼圖層存在於文字圖層上方。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通過繪畫或濾鏡來增強和改變效果。但是,不能再在原圖層上編輯圖層樣式,並且在更改原圖像圖層時圖層樣式將不再更新。
將內部效果混合成組的意思是與文檔混合前將內部效果和圖層作為一個壓平的圖層看待。內部效果包括「內發光」「光澤」和「疊加」效果。
蒙版隱藏效果是使用圖層蒙版或矢量蒙版來隱藏圖層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