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說起來,大部分家長都有一個心願,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乖巧、懂事,不要化身「熊」,淨給家人製造麻煩!
可能,家長覺得這個心願有點像「白日做夢」,孩子不淘氣,還叫孩子嗎?
就事實而言,不淘氣、有教養的孩子確實存在!
1.3歲男孩坐地鐵火了,「正襟危坐」不喧譁,這是有教養還是沒童真
教養指數:★★★★
前陣子,一位網友在地鐵上拍攝的短視頻火了,照片中的主人公是一位3歲男孩。
在家長的刻板印象中,3歲的孩子都特別淘氣,他們身上就像裝了電動馬達,一刻都閒不下來。
這也導致許多家長不願意帶他們出門坐公交、地鐵,擔心他們大吵大鬧影響到其他乘客。
可是,我們的主人公卻不同,他乖乖地坐在媽媽旁邊,無聊的時候就低頭玩玩手指、揪揪衣服,簡直就是「正襟危坐」,這也太乖了吧?
周圍的乘客看到男孩的表現後都豎起了大拇指,這麼有教養的男孩為什麼不能「批量發售」?
2.「地鐵母子」火了,媽媽拿背包給孩子墊腳:這才是真正的「炫富」
教養指數:★★★☆
什麼叫真正的「炫富」?不是炫耀豪車、也不是炫耀豪宅,而是炫耀自己的內在!
前段時間,網上一張照片火了,而這次的主人公是一對母子。
這對母子上地鐵後,孩子可能太累就睡著了,考慮到還有別的乘客,媽媽就把他抱在腿上。
後來,乘客走後,媽媽才換姿勢抱孩子,而此時她還不忘記拿背包墊在孩子的腳下,生怕孩子的鞋踩髒座椅。
雖然是一個小動作,但是這也體現出了媽媽的內在修養,而網友們表示:
「有這樣的媽媽,孩子絕對也是一個有教養的人,肯定不是熊孩子!」
各位寶媽、奶爸,你們贊同嗎?
3.「暖心男孩」坐地鐵火了,怕打擾爸爸睡覺寫紙條:輕一些,謝謝!
教養指數:★★★★
地點,成都。
一對父子坐上地鐵後,父親由於工作勞累,很快就靠在椅子上睡著。
不過,他害怕自己孩子受傷害,睡覺也不忘把手放在孩子的腿上,生怕他被人拐走而自己不知道。
對此,孩子也非常感動,於是他就乖乖的坐在父親旁邊,同時從書包裡取出筆和紙,在上面寫了一句話:
「輕一些,讓他多shui會,謝謝!」
男孩剛剛上小學,在我們的印象裡,小學生都是「神獸」,可是這位男孩卻打破了我們的刻板印象,不值得我們稱讚嗎?
4.姐弟倆坐地鐵火了,一個舉動獲乘客點讚:教養藏在細節裡
教養指數:★★★★★
一個孩子坐地鐵,可能會非常寂寞,他們有可能會乖乖坐好,若是兩個孩子坐地鐵,他們就可能異常興奮,從而給地鐵裡的其他乘客帶來噪音。
但是,這對姐弟卻不同,他們在地鐵的座位上坐好,不僅沒有在車廂裡亂跑,還沒有製造噪音。
伴隨著地鐵到站,車廂裡的人越來越多的時候,姐姐的一個舉動引起了乘客的注意!
姐姐覺得車廂裡的人越來越多,而自己的吉他會佔據空間,就把弟弟身邊的吉他拿走放在自己的腿上,這樣就會空出一個座位。
弟弟看到姐姐的舉動後,也自覺地往姐姐的身邊靠了靠,多可愛啊!
乘客們看到這個情景後,紛紛豎起大拇指點讚:
「教養藏在細節裡啊!」
「父母的縮影,真羨慕這對父母。」
「家教是最好的財富。」
孩子在地鐵上的舉動是有教養還是沒童真?
話雖如此,許多網友卻覺得這些孩子失去了童真。
他們在該淘氣的年齡卻變得這麼乖,父母不應該檢討一下自己嗎?
為什麼孩子不能安心當一個孩子,而是討好給外人看?
異議!
沒錯,淘氣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孩子也要學會看氣氛,若是他們把公共場合當成自己的家而隨意胡鬧,那就是典型的沒教養。
孩子在該淘氣的時候淘氣、在該安靜的時候安靜,這才是家長正確的教育方式。
難道孩子在地鐵裡打鬧、喧譁,就是有童真了嗎?
家長如何培養出有教養的孩子?
①給孩子立規矩
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指出:教育孩子要趁早,6歲前就要給孩子立好規矩。
常言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家長儘早給孩子立規矩,就可以培養他們的規則意識和遵守規則的能力。
當然,家長給孩子立規矩時要考慮孩子的年齡,同時父母也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好榜樣,這樣孩子才願意遵守規矩。
②親子互動不可少
孩子不能光有教養,而失去童真,更不能空有童真,而沒有教養!
家長要多陪伴孩子玩遊戲,親子互動不能少,多給予孩子高質量陪伴與關愛。
如果孩子遇到不解的事情,家長就要耐心幫助孩子解答,這樣他們才會更好地成長。
③培養孩子責任心
孩子不守規矩、或者犯了錯誤後,就要學會負責任,家長不能總是把這句話常掛嘴邊,如「孩子還小」,這只是家長為孩子的錯誤開脫的藉口。
孩子有責任心,才會更有教養。
兜媽寄語
當然,有教養,不代表孩子就要當「老好人」,孩子要有自己的原則,有些事情不能讓步!
各位寶媽、奶爸,你們覺得這些孩子在地鐵上的表現是有教養,還是失去童真?快來探討一下吧!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