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發布對部分超期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的公示。
公示稱,根據《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學籍管理實施細則》第二十六條相關規定,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擬對超過學習年限的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
這些人之所以被退學,主要原因是聯繫不到人,目前聯繫不到人的博士研究生有33人。從名單學號看來,這些被退學的很多博士讀博時間已經達到15年。下面是校方的公示名單,公示期為2020年8月21日至2020年9月1日。
公示稱,學生本人如果對學校的處理決定有異議,可在公示期間向相關院校或者黨委研究生工作部提出書面申訴,逾期未提出申訴的,不再予以受理。公示期結束,視為退出決定書已送達。
對學校的這個公示,我比較奇怪的有兩個問題:
博士不需要上課,也不需要做任何課題,更不需要到學校和老師見面嗎?為什麼會聯繫不到人呢?
是一年聯繫不到還是很多年都聯繫不到人了。是因為聯繫不到人才開除的?難道博士是大家想上幾年就上幾年?沒有任何約束嗎?
我們的大學培養博士的機制是不是太隨便了呢?這叫培養博士嗎?
看發的公示,有的博士已經學習15年了,為什麼還不能畢業?
是因為聯繫不到人?還是說這些博士的水平達不到畢業的標準所以不能畢業?
都15年了,為什麼才想起來清退,早幹嘛去了?
忽然就覺得現在的大學越來越不像個大學。有的本科生一年見不了老師幾次面,這麼多博士竟然和學校失聯多年,學校也不報警找人,這還是人們敬仰的大學嗎?
實際博士被清退,在我國也不是第一次,以前也發生過不少。我們來看看:
1、寧夏大學,曾在6月24日,同意自願申請退學的17名研究生按退學處理。
2、上海師範大學6月28日,對125名超過學校規定學期期限不能畢業的研究生做出退學處理。
3、吉林大學,目前有超過20個學院發布公告,超期研究生超過100人。
我在想,我們國家究竟需要這麼多博士嗎?就算學成之後對國家貢獻能有多大呢?
1、很多人辛辛苦苦讀個博士,畢業後並不從事相關工作,比如去餘杭區街道辦的那些博士,從事與專業有關的工作了嗎?
2、我國有多少人是為了混個博士文憑的?
比如像翟天臨一類的,還有一些在職博士,這些基本都是混文憑的。
3、為什麼這麼多博士不能順利畢業?是導師的問題還是博士的問題?不該深思嗎?
現在上個大學太不容易了,能讀到博士的人更是少之又少,這些人也是披荊斬棘,戰勝了多少人才考上了博士,但卻被學校清退了,是自己的損失,也可以說是國家的損失。
我國培養博士的制度也需要改善,可以少收一點,把博士的質量提高一下,儘量不要那麼多濫竽充數的博士了。最最重要的是,培養出來之後真正學有所用,能把學到的知識用於國家建設中,發揮出最大的效果。
如果博士畢業後去街道辦工作,這樣的博士還是不要了,白白浪費國家的培養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