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2B(企業對企業)營銷總是低調務實,沒有消費品營銷活躍的電商促銷、網紅帶貨,沒有汽車、智能硬體等行業的科技加藝術的炫酷,我去採訪資深B2B營銷人,北森雲計算副總裁Candy,就帶著一個業界都關心的話題 —— B2B營銷有什麼新的玩法?
我們談到了品牌轉型、行業洞察、大型活動、直播、B2B深度內容創作、獲客工具,營銷管理,但是聽起來都不像是「新的玩法」,反倒是把老的玩法做精、做專、做透。
Candy說:「變化的是外部環境,是我們對新的數字工具的理解和應用;不變的是B2B,特別是我們SaaS行業的基本特點,就是必須獲得客戶的長期信任,為此,B2B的品牌、產品、服務都要精細、再精細。」
Candy曾經在英特爾、諾基亞、中國普天、美國泰科、美國康普、榮之聯等國內外知名企業擔任研發工程師、產品市場經理、大中華區市場負責人、首席營銷官等職務,是有18年經驗的B2B營銷的專家,2019年加入北森雲計算擔任負責營銷的副總裁。
北森是一家人力資源科技公司,擁有國內領先的一體化HR SaaS和人才管理平臺——iTalentX,為企業提供雲端HR軟體、人才管理技術和平臺的端到端整體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實現從員工招募、入職、管理到離職的全面數位化管理。
目前有超過6000家中大型企業、超過15萬的HR和超過2000萬的企業員工正在使用iTalentX。北森已連續四年位列中國HR SaaS市場佔有率第一(數據來源:IDC)。
Candy管理的市場部30人左右,包括品牌公關、數字營銷、區域營銷、產品營銷、外呼中心等部門。我們從她的職責聊起,看CMO在企業中的作用。
北森雲計算副總裁Candy
2
姐夫李:你怎麼定義CMO(首席營銷官)。
Candy:對於2B企業,核心還是品牌和獲客。CMO作為公司高管,在應對市場和競爭環境變化中特別需要戰略思維,能體系化的思考和輸出。在北森我還是MM流程(Marketing Management)的負責人,承接戰略規劃流程,市場洞察和分析,輸出STP(市場細分、目標市場、市場定位),並帶領MM團隊產出產品策略、價格、營銷計劃等,指導業務前端並定期審核。
姐夫李:你覺得品牌和效果是統一的嗎?
Candy:不同的動作側重點不同,但歸根到底都是為了達成商業目標。每個品牌動作也都包含獲客線索的抓取,數字時代,技術的發展讓品效合一越來越成為現實。
姐夫李:2019年北森做了一次品牌升級,提出了新的Slogan,「科技成就人才」,為什麼要做這次戰役?
Candy:北森這幾年發展很快,但仍然是一個成長型的企業,公司成立18年,最早做人才測評,在這個領域是市場份額第一的公司,因此在人力資源領域一直知名度很高,但是成長的壓力在於,第一要HR以外特別是CEO層級的管理者中建立知名度和影響力;第二是需要從人才管理的專家到一體化的HR SaaS和人才管理服務的用戶認知升級。
Before
After
北森品牌升級前後對比
姐夫李:你們的用戶是HR,給他們講人才容易,講科技他們能接受嗎?怎麼針對目標用戶做營銷策略?
Candy:HR和我們做營銷的其實有點像,喜歡學習本專業的內容和方法論。但是科技發展和企業增長,你不擁抱數位化、不擁抱科技,你就會被時代拋棄。這幾年營銷圈最火的話題不也是Martech營銷技術、數字營銷這些話題嗎?HR也一樣,需要不斷升級。舉個例子,我們有個在線教育的客戶,原來只有幾百員工,所有的人員管理就是用特別簡單的工具,但是疫情來了在線發展很快,一下子變成好幾千人,每天都有員工進出。CEO問HR,我們現在有多少人,分布在什麼地區,年齡、性別、學歷、工作經驗,每一個類目的具體數字、百分比,每個地區的人員效率、薪資情況,能給我嗎?HR一下子就懵了,因為他不能實時的給出這些基本的數據;還有企業做校招,一下子湧進來一萬份簡歷,你們怎麼分揀,怎麼篩選,怎麼面試,採用我們的SaaS系統可以迅速給出解決方案。
姐夫李:SaaS是即插即用,產品是軟體但是賣的價格比軟體低,主要靠服務,靠客戶的續約、復購,這對營銷有什麼特別的挑戰?
Candy:長期性,不是一單子買賣,留住客戶是公司內部所有部門完成的,特別是「客戶成功」部門,我們不叫售後,他們就是為用戶的軟體使用過程提供幫助,建立客戶對產品功能、產品升級的信心。對營銷部門,就是要持續打造「行業首選」形象,不斷輸出有價值的深度的內容。
姐夫李:現在大企業的品牌活動很多,開發者大會、用戶大會、生態大會,北森是名企但是名聲又沒有華為、阿里、騰訊那麼知名,你們的品牌活動怎麼拉人來參加?
Candy: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北森的活動在參會客戶邀約上從來沒有讓我擔心過,去年我們在國家會議中心做用戶大會,2000多人,上午會場就坐不下了,後面站了不少人,我們想下午一般頂多剩下百分之六七十吧,結果下午走了一小部分,又新來了好多,分論壇會場還是擠得滿滿的。我們不得不在外場設立大屏把會場的信號接到外場播放。我們每年有兩場大型的品牌活動,幾乎場場都是爆滿,需要限制邀約層級和數量才能保證客戶參會體驗。這可能也跟HR本身比較愛學習,而我們能輸出行業領先的內容有關。
iTalentU北森用戶大會
北森HeRo未來人才管理論壇暨典範企業頒獎
姐夫李:HR圈的人愛學習,你們的線下活動一年多少場,自辦的和協辦的比例是多少?
Candy:我們自己的線下活動每年100場左右,還有幾十場跟一些合作夥伴、HR組織、媒體、行業協會合辦或贊助。2020年上半年因為疫情我們很多活動轉到線上,但是因為話題都是數位化轉型、績效管理、招聘、人才管理等熱門話題,效果還不錯。
姐夫李:這些品牌活動在獲客方面的效果怎樣?你們的數字營銷工具能否保證對每一次潛客行為做追蹤記錄?
Candy:各種活動在策劃時目標不同,結果就會不同。有的是為了提升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有的是為了潛在客戶的挖掘,有的是商機轉化的推進,相信大部分2B企業在這個部分做法在形式上都很類似。但是無論哪種形式,活動輸出的內容是最重要的,直接影響到最終活動的轉化效率。所以我們對每次活動的內容梳理、價值點打造都是非常關注的。尤其是大型活動,在內容出街前必須經過幾輪的內部審核才可以。
北森在營銷數位化上基本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數位化營銷閉環,打通了營銷自動化系統和客戶關係管理系統CRM,數據流轉和標記都清晰地被記錄在系統中。數位化時代,數據是核心資產。
我們的文化就是用數據說話,讓數據成為公司通用的語言,任何結論產出都在數據分析的前提下。所有的線索我們都會在系統中進行標記跟蹤,且線索不能直接扔給銷售,inbound/outbound線索培育,孵化、對客戶行為進行評分、對客戶進行分群,根據客戶的購買階段、行業特點、對產品的興趣等進行多觸點的內容推送。Hot leads熱線索才會推送給銷售進行下一步的跟蹤。
iTalentX | 基於PaaS平臺的一體化HR SaaS及人才管理平臺
姐夫李:企業普遍存在的銷售和市場部門「打架「問題在北森存在嗎?銷售是否認可營銷帶來的線索,那個營銷漏鬥是不是能繼續往下漏還是跑掉了,換句話說,從營銷線索到銷售線索的轉化率你們能做到多少?
Candy:我們營銷線索MQL到銷售線索SQL的轉化率在80%左右,以前我在IT行業的時候這個數字會低一些,我認為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現在應用了營銷自動化系統並形成閉環,對每一個線索的打分和追蹤更加精細化,同時我們還有SDR(商機拓展代表)團隊,對所有交給銷售同事的線索,都會電話溝通確認過,保證符合MQL的模型要素。現在企業對營銷部門都有非常高的獲客要求,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這也是我們的挑戰之一。
姐夫李:B2B營銷都強調營銷管理MM,在北森,你負責的營銷管理會關注哪些事情?
蔡麗:選擇好目標客戶,然後有針對性做產品、做服務、做營銷。不在非戰略級的市場浪費戰略級的資源。尤其SaaS這個行業,產品客單價相對低,收回成本需要一定時間。因此必須保證客戶續約,同時開發新客,選擇正確的目標客戶並正確地售賣,是非常重要的。
姐夫李:HR行業的特點你們怎麼把握,怎麼在營銷管理中體現?
Candy:企業HR的業務節奏比較清晰,比如二三月份做社招,每年夏秋季做校招,還有年度的績效評估、人才盤點,我們根據這些時間點為做招聘、做薪酬管理、做人才發展、做培訓的HR領導推送相應的專業內容或者組織相應的線上線下活動。
姐夫李:是不是只有營銷界總說新玩法,我們有點浮躁,不踏實,人家HR講不講新玩法,你們做不做短視頻、抖音、搞笑、鬼畜?
Candy:HR更需要專業化的內容,我們做過抖音,發現效果不是太好,我們做了情景短劇,分集的,講實際場景中我們產品的應用,有情節、人物衝突,我們還做過專業的訪談類長視頻,這樣的內容效果還不錯。總之,B2B營銷講形式講得太多,講內容營銷的時候關注展示形式、渠道,卻很少關注內容本身。我認為形式可以多樣,但核心還是你的內容,是不是真的傳遞價值,是不是你的目標客戶感興趣的。
北森情景劇《HR玩點兒新的》
北森情景劇《HR玩點兒新的》
學者、專家、客戶三人對談長視頻節目《HR進化論》
姐夫李:如果說內容最重要,你們的內容團隊是怎樣組成的?
Candy:我們是混合結構,自己內部團隊有輸出,同時也有外部籤約作者。內部不僅是市場部門,還有解決方案部門,以及我們的人才管理研究院,他們都輸出專業化內容,包括出書、出行業研究報告、出白皮書等等。
內容營銷: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已出版的專業書籍
姐夫李:B2B內容營銷的重要內容——案例,是誰來寫的?我知道加工環節比較複雜,讓客戶批准也比較複雜。
Candy:每個部門都專長都不一樣,客戶成功部門最了解客戶,他們寫最容易寫出打動客戶的要點,公關的夥伴們長處是文字潤色,加強可讀性,我們也會請外腦幫我們寫,當然最好的辦法是客戶自己寫。我也一直在考慮怎麼提升案例寫作的質量和效果,這是一個團隊協作,沒有一個人具備了解行業、了解客戶、熟知產品、文字表達流利等多方面的素質。
姐夫李:你覺得B2B營銷的趨勢是什麼?會有新的玩法嗎?
Candy:精細化,內容的精細,流程的精細。好的工具都在,看你是不是用好,不斷改進,追求實效也保持耐心。2B客戶在採購過程中會更加理性和謹慎,且會經過多個流程,所以絕大多數情況下不會產生客戶衝動購買的可能。所以2B的營銷也更加理性務實。新」玩法,我個人認為是把我們的營銷手段做得更專業、更精細、更透。
姐夫李:B2B營銷人的焦慮普遍比B2C更重,你怎麼看這個現象?
Candy:最近有不少營銷人找我聊天,問我怎麼做內容,怎麼做數字營銷的人,不超過30%,你猜剩下的人都聊什麼?如何提高營銷部門在公司裡的地位。
姐夫李:你怎麼建議他們?
Candy:首先是建立信任:這個其實是一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非常難的事。我記得Forrest有個報告,在C-level的群體裡,職場壽命最短最不被信任的就是CMO。對CEO,對銷售,對產品,對與你合作的同事,都需要對齊工作目標,取得信任。說服過程中總會遇到先有雞先有蛋,先投入營銷還是先看到效果,我們可以從小的改變開始,從一個小的數位化獲客或別的什麼開始。建立信任靠說服更靠行動。
第二,對初創和高速成長企業,CEO的壓力來自於如何讓企業存活下去,所以對CMO的要求更多的是在增長獲客端,所以CMO的工作更偏向於為銷售做營銷Revenue Marketing,俗一點就是離錢更近,更多考慮怎麼為公司掙錢,然後才能得到花錢的信任。
最後,你可能也會碰到不在一個維度思考,雞同鴨講的老闆,這時候考驗你的「向上管理」能力,CMO必須走過這一步。專業引領,向同行業領先者學習,給你的內部合作者賦能。當然,如果各種方法都沒有奏效,也不用妄自菲薄,你也可以選擇更合適的平臺發展。努力非常重要,但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姐夫李:對即將來臨的2021年,你想給B2B營銷人一句怎樣的寄語?
Candy:善於學習,甘於寂寞,保持自信,讓自己的專業能力為企業創造可見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