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每次一看到看圖寫話就說不會,每次都要我一個字一個字地教,而且一點進步也沒有,感覺他完全是在依賴我給他的答案。每次考試時看圖寫話不是空著就是只寫一句話,能得5分都是不錯了!
同事小靜的兒子正處於一升二,平常在學校表現的其實挺好,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對看圖寫話的題型掌握不好,每次都在這上面丟分。小靜特別怕孩子這方面的基礎沒有打好,等三年級開始寫作文的時候會落下更多。
其實,很多孩子在接觸看圖寫話的時候都有不知道該怎麼寫,這主要是因為孩子的積累不夠,而且沒有技巧,無法描述出自己看到的內容。
看圖寫話技巧
看圖寫話的過程可以分為兩步:
1、觀察並用一句話概括圖中內容;2、擴寫成一段話。
按照這樣的過程,大致有這2種技巧:
1、用一句話概括圖畫內容
看圖寫話中第一句話就像是一個缺口一樣,是寫出更多內容的一個楔子,大部分的畫面其實通過4個要素就可以描述出大概的內容。這4個要素就是:主體(人或物)、動作(做什麼)、什麼時間、什麼地方。
比如:一天,小紅和媽媽一起去公園玩。
2、根據要素擴寫內容
有了基本的要素組成的一句話之後,就需要通過增加要素擴寫句子,將一句話變成一段,完成看圖寫話。
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在這一步,因為缺少連接詞和要素的儲備,所以不知道該怎麼繼續擴寫下去。
家長需要教孩子一些常用的連接詞,比如先……然後……;因為……所以……等。
然後再通過尋找其他要素,運用想像力添加內容。
看圖寫話的畫面大致可以分為寫人、記事、寫景和寫物4類,這4類又分別有其大致會有的要素,
寫人畫面需要關注的6要素:身份、外貌、動作、性格、語言、看法。
記事畫面需要關注的6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
寫景畫面需要關注的6要素:時間、地點、景色、順序、特徵、看法。
寫物畫面需要關注的5要素:物品來歷、物品特點、物品作用、物品使用情況、對物品的感情。
例如上文中的這一句:「一天,小紅和媽媽一起去公園玩。」
就可以根據記事的6要素擴寫成:
一天(時間),小紅和媽媽(人物)一起去公園玩,小紅在路邊發現了一片很漂亮的花,想要摘下一朵。(起因)媽媽看到了,立馬阻止她,跟她說:「不能摘花,花兒也是有生命的。」(經過),小紅聽了媽媽的話,決定以後一定要好好愛護花草(結果)。
看圖寫話中很多要素都是需要孩子自己想像出來的,比如上文中的媽媽說了什麼、小紅的心理活動等,這些都需要孩子不斷練習練習和積累。家長一方面要耐心等待孩子的積累達到質變的效果,一方面也要給孩子多多練習的機會。
我給大家推薦一套《看圖寫話訓練》,這套訓練不僅將看圖寫話的一些技巧和例文寫清楚了,還包括寫作的另外兩個「難題」日記和作文的起步訓練。
這裡是水兒媽媽育兒分享,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家庭教育相關內容和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