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angshang / 王詩琪 / 2020-11-15
摘要:賣內褲,是門好生意。
天下網商記者 王詩琪
「我們準備好了!」
11月9日下午,距離11月11日開售還有不到48小時,蔡強澤對記者胸有成竹地說——廣東汕頭工廠備足了30萬件貨,夠平時賣兩個月,他的10人團隊,已經做好當日通宵大戰的準備,只待11日零點鐘聲響起。
蔡強澤是東南亞電商平臺Lazada上的一名跨境電商商家,11月11日,Lazada雙11,爆發如期而至。蔡強澤的店鋪銷售額蹭蹭上漲,環比10月份的日均銷售額增長15倍。並且,兩天內基本全部完成發貨。
蔡強澤出生於1995年,畢業於廣州一所211高校。2017年7月畢業、2018年3月辭職創業,現在,他把自己的家鄉、中國廣東汕頭生產的男士潮流內褲,賣到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
蔡強澤店鋪裡賣的多為緊身三角褲、丁字褲,色彩鮮豔,這與國內的普遍需求有所差異,但卻很受當地人歡迎。其Lazada店鋪月銷超過40萬元,並且保持穩步上漲。
幾個月前,蔡強澤被選入了Lazada商家「火箭班」,一個平臺為了定點扶持潛力商家建立的社群,相當活躍。在火箭班裡,會有行業小二、專家一對一解決講解運營問題、定期組織商家分享會。在這個群裡,蔡強澤結識了不少志趣相投的好朋友,互相取經、共同進步。
這個95後潮商,正朝著自己的目標,堅定地前行。
「打工人」辭職當老闆
夏夜、廣州,只剩下路燈閃爍,不遠處的高大寫字樓黑魆魆一片,如同夜幕中佇立的巨人。蔡強澤站在窗邊,拍下一張照片,配文:「跟這座城市小心翼翼地合影。」手機上的時針定格在凌晨3:43。
從學生、白領到創業者,廣州這座城市,留下了他奮鬥的痕跡。
2018年3月20日,對自己遞交離職信的日期,蔡強澤記得很清楚。那是一家廣告策劃公司,朝九晚十,經常加班,月薪五六千元,在一線城市廣州,壓力不小。
蔡強澤說,決定離職的原因,除了「錢不夠花」之外,還因為一眼看到頭的晉升空間。剛好有朋友在做跨境電商,他琢磨了幾個月,覺得可行,立馬遞交了辭呈,找家人、朋友湊了幾萬塊,開始創業。
蔡強澤是廣東汕頭人,普通家境,從小到大成績都不錯,自言大學沒好好讀書,畢業找工作也錯過了最佳時機,但大學四年裡參加了不少社團活動,還和人一起合作辦過酒吧,雖然以失敗告終,但創業的種子似乎在那時就種下了。
潮商的精明果敢印在蔡強澤的血液裡。從一開始,他就跟在汕頭開內衣工廠的朋友合作,解決了最關鍵的供應鏈問題,價格上能做到廠價直銷。起步階段的那幾個月,為了省下辦公場地的租金,蔡強澤每天背著電腦,到朋友的公司裡「蹭」工位,一個月只用交幾百元。
蔡強澤
蔡強澤個子瘦高,性格隨和、開朗,看似滿不在乎,但一旦決定要做的事,就透著一股狠勁兒。剛辭職做跨境電商時,微信群裡有個做電商的前輩,規模已經很大,但他就敢半開玩笑地放話:半年內一定超過你。
Flag立下了,就得開始實行。蔡強澤每天把自己的單量貼在電腦上,跟前輩對比,0單、6單、10單、100單……幾乎每天,他都在群裡不停跟人請教關於電商運營的各類問題,然而半年後,他毫無懸念的輸了。
雖然輸了,但蔡強澤的生意也算上道了。
爆款方法論
今年以來,由於歐美疫情加重,蔡強澤轉向Lazada,押注疫情相對樂觀的東南亞市場。
他選對了賽道。
數據顯示,自今年4月阿里巴巴重啟「春雷計劃」,Lazada推扶持政策幫助中小企業出海東南亞,到6月,平臺上內衣中小企業整體的成交同比增長200%。
Lazada上的男士內衣
8月份,Lazada中小企業出海「速成計劃」開展了東南亞市場內衣垂直細分品類的扶持,計劃在半年內孵化100個月成交過10萬元的內衣商家。
蔡強澤每新開一個市場,選品、店鋪裝修、運營思路都要從頭捋一遍。
他主營男士內褲,和工廠聯合開發產品。內褲設計和生產並沒有很高的門檻,蔡強澤一般會到其他電商平臺、海外社交媒體上搜集大量內褲熱銷數據、用戶偏好,Lazada也會給出選品建議,他將意見給到工廠方,工廠的選品團隊也會採購熱門潮流款式,作為產品開發的參考。
比如,歐美市場偏愛丁字褲,東南亞在人們印象中相對保守,更青睞緊身三角褲,但在泰國,綁帶式丁字褲也很受歡迎。
不少用戶在蔡強澤的店鋪裡評價:「很性感,很喜歡」。蔡強澤特別強調,不止是Gay(同性戀),很多直男也愛買丁字褲。
Lazada賣家們的男士丁字褲
小批量、快迭代,是減少庫存的好辦法。在確定主打款之前,蔡強澤會進行測款,首先一次性同時上新多款,然後根據銷量、評價等市場反饋,不斷調整、優化產品結構,在這個過程中確定主打款,然後投廣告、參加閃購等活動,將其打爆。
對於如何打爆一款產品,蔡強澤有一套方法論。
「我的總結是,所有的成交實際上都是流量*轉化率,然後流量可以被拆分為曝光率*點擊率,所以想要交易額上漲,首要是增加曝光率。」
為了增強曝光,蔡強澤及其團隊會在Facebook上發不少關於產品的推廣文案,這是公域。而在Lazada平臺上的流量問題,則可通過「閃購」這樣的促銷活動,以及申請入駐「LazMall」(Lazada官方商城),靠官方背書提升關注度。
「(促銷)最高的時候我們能做到滿100減80。」蔡強澤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在砸錢投廣告、做促銷、搶流量上,他確實很捨得,Lazada上90%的活動都會報名參加,「火箭班」的學習、交流也會積極參與。除此之外,團隊內部分工明確,運作有條不紊,基本當天發貨、每日上新、每天優化。
這些策略幫助他的店鋪迅速起量,從0到1。
蔡強澤4月入駐Lazada,正式運營才半年多,月銷售額就突破40萬元。
此時,距離蔡強澤辭職創業,還不到3年時間。
95後「CEO」進化史
不久前,蔡強澤又招了兩名電商運營、新開兩個平臺,團隊擴充到了10人,新租下的辦公場地只有兩個空位了,他最近的一個小目標是,把這裡坐滿。他計算過,12個人對應的GMV是5000萬元人民幣,在現在的基礎上再翻一番。
蔡強澤的公司
他也沒覺得自己多有錢,還在租房,閒下來,還是跟朋友們一起喝酒蹦迪。變化可能是,他暫時實現了「買鞋自由」,再買AJ的鞋不用猶豫半天,不久前,他買了一輛「大奔」,算作對自己的獎勵。
創業的日子苦嗎?
說不苦是騙人的。過去朝九晚十幾乎沒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給自己打工後,凌晨下班也是家常便飯。曾經睡懶覺、逃課的少年成了如今爭分奪秒的電商人。
驚心動魄的時刻不少,回想起來,個個都是生死節點:比如遇上大促爆單,備貨不足,發不出貨,又或者因為操作失誤站點被關,幸好找到Lazada小二,從池子裡「撈」回來。
每天,其他人下班後,蔡強澤會一個人在辦公室待會兒,細細規劃明天要做的事。最多的一次,他的日程表足足排了20個小時,從早上6點開始,每半個小時為單位,小方格密密麻麻。除了生意,還有更重要的一項,學習。
生意難熬時蔡強澤從來沒有想過放棄,解決就好,但一年前,團隊人心渙散,人員一個接一個流失時,他卻陷入巨大的困惑和迷茫中,一度懷疑:我到底是不是創業的料?
於是,他拿出了剛創業時的勁頭,跑到朋友公司請教,上網課,看各類管理學書籍,學習怎麼管理團隊。蔡強澤坦率地承認,現在他也沒有做得太好,但至少,一直在進步。
當初辭職創業的時候,蔡強澤對自己說:五年之後沒做出來,就回去工作。他說,創業不是為現實所迫的無奈選擇,而應該是一股強烈的自我驅動。
「如果你已經準備好承受最壞的結果,那就去做吧。」
編輯 徐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