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外國語大學簡介】:
北京外國語大學(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簡稱北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位列國家首批&34; ,國家首批&34;,入選國家&34;、&34;、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為財政部6所&34;之一,設有研究生院,是中國外國語類高等院校中歷史悠久、教授語種最多、辦學層次齊全的全國重點大學,被譽為&34;。
北京外國語大學前身是1941年成立於延安的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三分校俄文大隊,後發展為延安外國語學校,建校始隸屬於中國共產黨領導。新中國成立後,學校歸外交部領導;
1954年,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學院;
1959年,與北京俄語學院合併組建新的北京外國語學院;
1977年,恢復經過考試的統一招生,經過考試招收的第一批新生256人入學;
1978年,學院恢復了研究生教育,開始招收研究生,北外成為中國首批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之一;
198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俄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6個專業為碩士學位授權點,英語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王佐良、許國璋教授為博士生導師。北外因此成為中國首批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之一。
1981年,外國留學生漢語進修部正式建立;
1983年,開辦夜大學,學制三年,設有英、俄、德、法、西、日、阿等語種,受中宣部和教育部委託,開辦&34;;
1984年,成立&34;和&34;,建立&34;專業,至此全院共設有28個語種。
1985年,&34;和&34;建立;
1985年,由於英語系負擔的任務過重,成立英語二系。同年,增設對外漢語和圖書館信息管理兩個專業,並於當年開始招生;
1994年,經原國家教委(現為教育部)批准,學校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大學;
1998年,原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交流學院和中文學院合併,成立新的國際交流學院;
2001年,在北京外國語大學60年校慶之際成立,在原英語系的基礎上成立了英語學院,現包括英語系、外交學系、新聞與傳播系和法律系。國際商學院、大英部也在此時成立。調整後學校二級教育教育機構由19個減為16個;
2002年,英語語言文學再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國家重點學科;德語語言文學獲批成為國家重點學科;
2003年,學校和教育部考試中心籤署協議將&34;項目更名為&34;(NAETI),學校增設斯洛伐克語專業,下設於歐洲語言系;
2005年,世界漢語大會開幕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學校承辦的比利時布魯塞爾孔子學院和義大利羅馬大學孔子學院同時亮相,歐洲語言系增設荷蘭語本科專業;
2006年,北京外國語大學新增波斯語、印地語等10個本科專業,入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2007年,由原歐洲語言系發展而來,歐洲語言文化學院正式成立,同年該院的希臘語和挪威語開始招生,孔子學院工作處正式成立,為中國高校第一家專門指導孔子學院建設的處級工作機構;
2008年,在原大學英語部的建礎上,組建專門用途英語學院,為非英語專業各院系提供高層次的大學英語教學。&34;成立;
2010年,北外召開教育基金會第一次理事會議,會議推舉了基金會理事長,討論通過了《北京外國語大學教育基金會章程》;
2011年,被教育部評為&34;,北外&34;被正式列入&34;平臺學科建設項目;
2012年,北京外國語大學與中國人民大學建立國內首家高校戰略共同體,雙方將互為&34;,互相開放相關課程等,北京外國語大學研究生院成立;
2017年,入選國家首批&34;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發起成立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
2019年,北京外國語大學原&34;正式升格為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西葡語學院),成立北京外國語大學亞洲學院和北京外國語大學非洲學院;
2020年,北京外國語大學人工智慧與人類語言重點實驗室成立。
【二、北京外國語大學院系與專業簡介】:
據北京外國語大學學院官網顯示,學校學校開設專業121個,覆蓋文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和工學五個學科。
【三、北京外國語大學專業推薦】:
1、推薦指數排名第一:英語;
專業培養目標: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譯等五個方面的全面高級訓練,並在此基礎上為學生開設英美文學、語言學、文化研究、國際政治與經濟研究、翻譯學等方面的專業課程,同時為學生提供英語國家社會與文化、外交、新聞與法律等方面的大量選修課。學生還可以輔修國際關係、國際經貿和法律等專業的第二學位。
英語系開設的課程全部用英文授課,畢業論文以英文撰寫。該專業致力於培養具有深厚的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功底、比較寬廣的人文社科知識和出色的學習、思辨、創造、合作與領導能力的國際型、通識型優秀人才。
2、推薦指數排名第二:西班牙語;
專業培養目標:西班牙語專業建於 1952 年, 1979 年設立碩士點, 1996 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審通過,獲得博士學位授予資格,成為全國最早的西班牙語專業博士點。
40 多年來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政治素質高,西語基本功紮實,具有較強工作能力的外語專業人才,其中不少人在外交部、商務部、新華社等國家機關擔任重要職務。許多人出任我國駐西語國家的大使、參贊等高級外交官。西班牙語系編輯的《新西漢辭典》得到了國內外學者的一致好評。
3、推薦指數排名第三:金融學;
專業培養目標:金融學專業成立於2002年,金融學專業培養具備紮實的經濟學、管理學理論功底,系統地掌握貨幣金融、國際金融等領域的知識與技能,深入理解當代全球金融的發展現狀,熟悉通行的國際金融、貿易、投資的基本規則和慣例,有關金融法規,具備熟練運用英語從事與經濟、金融相關工作的能力,以及畢業後不斷自我發展的潛能。能夠勝任跨國金融機構、國內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公司以及政府金融與經濟管理部門業務工作和分析性工作。
4、推薦指數排名第四:阿拉伯語;
業務培養目標:北京外國語大學阿拉伯語系建專業於1958年,1981年獨立成為阿拉伯語系。分別於1980年和1986年成為全國第一個阿拉伯語言文學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授予單位;1992年又被批准可以接受培養阿拉伯語言文學博士後。2002年被評為北京市重點學科點。
要是為我國外交外事、對外文化交流、對外經貿、對外新聞、對外軍事、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及一切涉外領域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阿拉伯語專業複合型人才。
5、推薦指數排名第五:外交學;
業務培養目標:學院在教學方面特別注重突出北外特色,發揮北外優勢,突破傳統的單科型教學模式,實行專業和外語並重的方針。在課程設置上,學院把所有專業課按授課語種分為中文專業課、中英文結合專業課和英文專業課三大類,其中三類課程的在比例上約各佔三分之一。主要專業課程包括:國際關係史、西方國家政治制度、國際組織、中國外交、外交學、外事管理概論、外交決策分析、外交文書、談判學等。
6、推薦指數排名第六:法語;
7、推薦指數排名第七:德語;
8、推薦指數排名第八:葡萄牙語;
9、推薦指數排名第九:國際經濟與貿易;
10、推薦指數排名第十:日語;
依次為:俄語、翻譯、法學、會計學、新聞學、經濟與貿易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商管理。。。。。。
下一期給大家講解東北財經大學,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