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臺灣人口首度負增長 新生兒跌破17萬人
中新社臺北1月8日電 臺灣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8日發布的最新人口統計數據顯示,臺灣人口在2020年首度出現負增長。據中央社、聯合新聞網等臺灣媒體報導,去年臺灣人口總數為2356.12萬人,比2019年減少4.19萬人,年減0.18%。
-
今年前九個月臺灣人口出現負增長
中新社臺北11月9日電 據一項最新統計,截至9月,今年臺灣出生人數為129928人,死亡人數達131801人,人口出現負增長。有機構預測,到2050年,臺灣總人口可能不到2000萬人。綜合《聯合晚報》《經濟日報》9日報導,臺當局「發展委員會」每兩年進行一次人口推估,去年8月的最新推估,分別以不同生育率進行高推估、中推估和低推估。其中,中推估預估2020年臺灣死亡人數為18.1萬人,出生人數為17.8萬人,即自然增長率(出生人數較死亡人數增減)由正轉負。若採低推估,則自然增長率將在今年負增長。
-
日韓有「煩惱」:新生兒減少、老齡化、人口負增長……
新生兒減少、老齡化、人口負增長……日韓有「煩惱」→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日本經濟社會生活,一些人推遲了婚姻,還有一些年輕夫妻因擔心院內感染或醫療能力不足而避免懷孕,造成新生兒減少,導致日本人口進一步下降。韓國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韓國新生兒共計27.5815萬名,死亡共計30.7764萬人。這是韓國近年來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
-
臺北市人口外流嚴重呈負增長 柯文哲任內爭議多
中國臺灣網7月15日訊 人口遷徙流動與城市友善、居住舒適、交通便利、就業機會及經濟榮景息息相關。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最新公布資料顯示,臺北市目前是六大城市中(臺北市、臺中市臺南市、新北市、桃園市、高雄市)地價指數下跌幅度最大城市,6月戶口統計數據也顯示,臺北市近1年也是人口外流最嚴重的城市。
-
韓國9月新生兒數再創新低 2020年人口或首次負增長
中新網11月25日電 綜合韓媒25日報導,韓國2020年9月的新生兒人數創下歷年同月新低。該國人口已連續11個月出現新生兒人數少於死亡者人數的人口自然減少現象。在2020年,韓國人口可能出現史上首次負增長。
-
島內報告:最快2019年 臺灣人口將出現負增長
據臺灣媒體報導,島內出生人口數直直落,長壽年齡又攀新高,人口的「死亡交叉」就在眼前。臺當局人口推估報告指出,原本估計4年後臺灣出生人數將低於死亡人數(人口負增長),但臺內務主管部門的最新資料顯示,最快2019年,「死亡交叉」就會來臨,由此衍生的勞動力不足問題將益發嚴重。
-
去年臺灣僅出生19萬人人口負成長提早十年
去年臺灣僅出生19萬人人口負成長提早十年 看到這個數字,主管人口的官員都有些吃驚,因為它比經建會的推估早十年發生。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經建會人力處組長王玲表示,如果沒有移入新增人口,人口負成長可能提早到來。經建會已開始召集學者專家,準備重新修訂人口推估,人口推估兩年修正一次。 不景氣重挫臺灣人生小孩的意願?之前也有人預期「宅」的時間增加,有可能製造更多小孩?
-
2018年臺灣人口增加1.8萬人 增長率創新低
資料圖:臺灣臺南市私立寶仁小學的小學生,赴廣州市進行文化參訪和交流體驗活動中新社記者 郭軍 攝 中新社臺北1月20日電 臺灣內務部門最新統計顯示,2018年底,臺灣戶籍登記人口為2358.9萬人,較2017
-
韓國9月新生兒數再創新低 2020年人口或首次負增長-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新網11月25日電 綜合韓媒25日報導,韓國2020年9月的新生兒人數創下歷年同月新低。該國人口已連續11個月出現新生兒人數少於死亡者人數的人口自然減少現象。在2020年,韓國人口可能出現史上首次負增長。
-
人口「警報」拉響,韓國、臺灣首次出現負增長,日本人口減少超50萬...
近些年來人口出生率問題一直備受重視,特別是在東亞,人口「警報」已經拉響。本周,東亞各個國家和地區相繼發布人口數據,日本出生人口創新低,韓國、臺灣首次出現負增長。韓國人口首現負增長韓國行政安全部日前發布的人口統計結果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韓國的出生人口為27.5815萬人,與2019年相比下降了約10個百分點。
-
不愛生孩子的東亞國家:日韓人口負增長,中國怎麼辦?
文丨宗威又一鄰國人口呈負增長了。韓國政府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韓國死亡人數超過新生人數,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而一衣帶水的日本則已連續11年人口負增長,且減少的人口數量和降幅不斷創歷史新高。
-
笪志剛:人口負增長將全面衝擊韓國
一是2020年韓國戶籍登記人口比2019年減少2.08萬,這是韓國戶籍登記人口史上首次出現減少。二是出生人口僅有27萬餘人,創下人口統計以來歷史最低值。三是死亡人口超過30萬人,人口負增長元年提前出現。翌日韓國《朝鮮日報》《中央日報》的頭版分別刊登「韓國人口首次出現自然減少」「韓國出生率低迷導致提前出現人口減少」的頭條,韓聯社也以「韓國人口2020年首次出現自然減少」為題做了報導。
-
人口負增長!臺灣一年減少4萬多人 臺北人口只有260萬
據臺媒報導 臺灣人口數跌到2356萬1236人,人口正式負成長引發關注。臺灣「內政部」統計2020年12月比起去年同月減少4萬1885人,等於每天就有114人從你我身旁消失,以縣市別而言,人口增加率最高的是馬祖,但只有1萬3279人,是全臺人口最少縣市;臺北市反而人口減少最多,來到260萬2418人,再減下去,恐260萬人大關不保。
-
青壯人口大逃離 臺北市去年流失近3萬人口
據臺媒報導 臺北市政府主計處公布2020年北市設籍人口共260.2萬人,較上年度減少4.3萬人,尤其20到39歲的青壯人口流失2.8萬多人,北市議員王鴻薇認為,此人口結構趨勢印證臺北市長柯文哲的青年政策失敗,包括居住、託育問題長期懸而未決,使得年輕人紛紛逃離臺北。
-
劉瀾昌:臺灣人口負增長,少子化和人口老化漸趨嚴峻
作者:劉瀾昌來源公眾號:劉瀾昌拆局(ID:liulanchangchaiju)在臺灣,今年的出生人數首次低於死亡人數,人口錄得自然負增長
-
臺北市人口掀逃亡潮 專家揭無奈搬遷的元兇
根據臺內政部門最新統計資料,今年前10月臺北市人口淨移出多達2萬4996人,一舉創下18年來新高,是今年六「都」唯一人口負成長。房仲業者分析指出,臺北市人口外流的主因,不外乎是因為房價過高,加上大臺北地區不斷擴大捷運路網,加速這波北市人口移至其他區域。
-
房價居高不下 臺北市4年出走7萬人
房價居高不下 臺北市4年出走7萬人 2019年01月24日 10:4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1月24日訊 據臺灣《工商時報》報導,據臺灣「六都」地政局統計,臺灣「六都」(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去年人口淨遷入數量,桃園市以淨遷入2.3萬人最多,連續六年居臺灣之冠,累計6年來淨遷入13.7萬人,新北市則6年來首度出現正成長,不過臺北市則是連續四年負成長,4年來出走7萬人,房價負擔能力仍是決定人口遷移的最重要因素
-
日本的人口問題有多嚴重,已連續6年人口負增長
但是全球的人口增長情況具有很強的地區不均衡性,也就是說目前全球的人口增長主要來自發展中國家,而很多發達國家的人口增長是比較緩慢的,有的國家甚至出現了人口的負增長。如果說亞洲有發達國家的話,那麼日本必然是亞洲的代表,日本由於在二戰中戰敗,大量年輕人在戰爭中失去生命,所以在戰後,日本維持了很高的出生率,從而在戰後的幾年內日本人口快速增長,從1945年的7215萬人增加到了1949年的8177萬人。
-
臺北市老年人口佔全市人口比率達14%
華夏經緯網4月2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政府主計處22日統計指出,2014年底臺北市老年人口計有38.1萬人,佔全市人口比率達14.1%。據報導,依臺北市政府民政局、衛生局及社會局統計,2014年底設籍臺北市的老年(65歲以上)人口計有38.1萬人,較2013
-
柯文哲上任1年多 臺北市人口6年來首見負成長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統計顯示,臺北市長柯文哲上任一年來,臺北市設籍人口出現六年來首度負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