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買到性價比最高的重疾險?看這一篇就夠了!

2020-12-20 網貸之家

來源丨金魚保學堂

有一個案例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一對普通夫妻,和一個8歲的女兒。

在去年5月份,小女孩不幸被診斷出白血病

好在夫妻倆幾年前給孩子購買了一份重疾險,還可以拿到一份理賠金。

但他們怎麼也沒想到的是,每年保費一萬多塊錢,交了整整5年,保險公司卻只賠了10萬

夫妻倆整個都傻掉了,但合同擺在那,就只有10萬保額

道理很簡單,買多少當然就賠多少

倆人雖然沒辦法,最後也只能認了。

當時我聽完是又心痛又生氣,說句不好聽的話,如果當時給孩子多配點保額,根本不用付出這麼高的代價。

我問他們,為什麼當初只買10萬保額

答案是購買的時候勾選了一大堆保障責任,比如身故責任什麼的,還做了終身。因為預算超支,就只能減保額了……

關鍵部分不用力,可有可不有處卻亂花錢。

唉!!

——

這雖然只是個例,

但我敢說,90%以上的家庭都不會買重疾險。

重疾險要考慮的東西很多,大部分人都不知從何下手,比如我該買多少保額

保到多少歲最合適?

另一個,看不懂附加責任,似乎每個看上去都很重要,我到底選哪個才好呢?

全附加吧又太貴買不起。

結果就是附加了一大堆不必要的責任,佔用了家庭太多預算不說,最後還影響了家庭其他成員的投保。

甚至因為花光了預算,就單買了份重疾險,其他保險一個都沒有。

那重疾險我們該怎麼買呢?

挑一款重疾險,首先你要關注兩個部分:

一是對基礎選項有把握,基礎選項就是保額、保障期限、保費這些。你買重疾險,必然都會遇到。

二是附加責任,要清楚哪些是我們必須要附加的,哪些是不需要附加的。

我們先來看看基礎選項:

基礎選項

下面,我會按照重要程度從上至下依次來說。重點是關注保額、保障期限、保費三個基礎選項。

保額

我們買重疾險,確定保額是第一步。

重疾險是買多少保額,得病就賠多少錢。你買10萬賠10萬,買50萬賠50萬。

以目前的醫療水平,治療一個重疾的平均費用大概在30-50萬之間。

所以保額一定不能低於30萬。

30萬不多,50萬不少。

如果還考慮康復費用、家庭收入損失的話,建議多買些保額。

保障期限

保到多少歲是我們要確定的第二步。

一個人年紀越大,患重疾的風險就越高:

從這張圖可以看出,

55-70歲正是重疾發病率大幅提升的時間,一直到85歲,患病概率依然十分高。

而且隨著現代醫療水平的提高,人均壽命變得越來越長。

所以,保障期限一般都建議保終身。

如果家庭預算實在不夠,可以先選擇保到70歲。

隨著以後經濟的提高,再補充終身重疾險。

保費

只要保額和保障期限確定了,保費基本也就確定了。

按照目前重疾險產品的標配:重疾+輕症+中症。我們比比這幾款產品價格,

從上圖看出,以30歲男,保額50萬,30年繳費保至終身來看,健康保2.0最便宜,每年保費只要5198.8元。

同樣的1次重疾+3次輕症+2次中症,不同公司的重疾險產品,定價是不一樣的。

大家在考慮保費時,建議跟我一樣多拿幾款產品對比看。

保障責任差不多的情況下,最便宜的就是最好的。

健康告知

對於身體健康的人來說,健康告知不重要。

但對於身體不健康的人來說,就直接影響到能不能買的問題。

不過也別擔心,很多產品都會提供智能核保,核保通過就可以直接購買了。

實在買不了理想的產品的話,還可以找其他健康告知相對寬鬆的產品購買。

注意了,接下來要說的幾個基礎選項對我們選購一款長期重疾險影響不大,看著買就行了。

繳費期限

繳費期限,建議是越長越好。

繳費期限越長,意味著每年所交的保費少,能大大降低我們每年繳費壓力。

同一款產品,10年交和30年交,保費相差四五千塊錢。

這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壓力太大了。

同時,期限越長,到出險時,所交的保費可能會少很多。

舉個例:

老王30歲,50萬保額,保到70歲,以康惠保2020重疾險為例:

10年繳費,每年要交8860元,一共是8.86萬元;

20年繳費,每年交5305元,一共10.61萬元;

如果按最長的30年交,每年4245元,一共12.735萬元;

一眼望去,繳費期限越短總保費越便宜。可假設老王第五年就生病了呢?這時,

按10年交的,一共交了4.43萬元;

按20年交的,一共交了2.6525萬元;

而按30年交的,一共卻只交了2.1225萬元;

等待期

保險產品規定,等待期內出險不賠。

按理說,等待期是越短越好。

但重疾險一保就是好幾十年,和3月或半年的等待期相比,影響微不足道。

所以等待期,不重要。

猶豫期

在猶豫期內退保,是0損失。

理論上來說,這時間是越長越好。

但既然已經投保了,就代表這是一個成熟的計劃,為什麼會想著退保呢?

所以猶豫期也不重要,買的時候不用糾結。

重疾數量

為了防止保險公司該賠的不賠,保監規定25種重疾必須要有。

僅這25種重疾,就佔到了重疾理賠的95%以上。

而保險公司上百的病種數目,99%的情況是為了和同類產品競爭,譁眾取寵而已。

千萬別被忽悠了。

如果對重疾險的幾個基礎選項有把握了,我們就可以來看附加責任了。

附加責任

這裡還是按照重要程度一個個來分解,責任越到後面,重要性越低。

(1)首先是必選項

輕症/中症

對於只賠一次重疾的重疾險,輕症/中症是一定要加上的。

輕症/中症保的病,大多是重疾的前兆,比如原位癌。

銀保監會定義的25種成人高發疾病,其中24種都有輕症/中症來對應。

而一旦得了這些常見輕症,再得重疾機率就是正常人的7到8倍

嚴不嚴重一目了然。

舉個更直觀的例子,惡性腫瘤屬於重疾理賠範圍,可如果是極早期的惡性腫瘤呢?就只能歸為輕症了。

而治療一次輕症的費用,在幾萬不等。

一次輕症的費用或許普通家庭都可以承擔,但多次患輕症的機率高。幾次輕症治療下來,也得十幾萬塊錢,家庭負擔很大。

只要達到了輕症/中症標準,一般就能賠30%50%的保額,治療費用有了足夠的保證。

更重要的是,附加輕症責任只需多掏25%左右的保費,就能覆蓋十幾萬的醫療費用。

值得。

挑選輕症/中症的重點在於:是否屬於高發病症。

如果輕症裡面高發病佔的越多,那獲賠的機率自然就會越高,

最為常見的高發輕症/中症,如下圖所示:

(2)然後是儘量選項

癌症多次賠

癌症多次賠責任建議加上。

據數據顯示,在重疾險理賠中,癌症佔到了七成左右,女性更是佔到了八成以上。

而且癌症復發率非常高,有轉移、持續或新發的風險。

這時再附加一個癌症多次賠就十分地實用。

得了癌症,理賠了,幾年後癌症復發、持續或新發,還能再賠。

那一次重疾+輕症+中症+癌症多次賠這種組合,價格怎麼才能達到最優呢?

我們來看看這幾款產品:

只是重疾+輕症+中症的話,明顯健康保2.0的價格最佔優勢。但如果再加上癌症多次賠責任,價格最便宜的卻是康惠保2020

健康保2.0搖身一變,反而成了最貴的那個。

所以記住,基礎責任價格便宜,不代表附加癌症多次賠責任也會便宜。

如果要附加癌症多次賠,建議跟我一樣幾款產品多比比看。

(3)接下來是可選可不選項

重疾多次賠

就是得了一次重疾理賠後,幾年後再得其他重疾還能賠。

比如老王第一次得了癌症,理賠了,過了幾年後,不幸又患了急性心肌埂塞,保險公司還能再賠。

一般附加這個責任,要貴10%-20%的價格。

附加重疾多次賠一般會佔用較大的預算,大家量力而為。

癌症多次賠比重疾多次賠實用性更強。

一是患癌後再復發的情況更為普遍,佔到了實際理賠的7成左右。

二是癌症多次賠的價格一降再降,比如康惠保2020就只貴了7.5%

所以,和重疾多次賠責任相比,更建議附加癌症多次賠。

身故責任

身故責任就是得了病賠,沒得病死了也能賠,你理解為半份壽險也行。

人總會死,只要是帶了身故責任保終身的重疾險,你就一定能拿到理賠金。

可是相應地,保費也會高出30%以上。

而且,一旦出險理賠了,身故責任也跟著沒了。

還不如單獨買份定期壽險來得更划算些,一份百萬保額的定期壽險,每年也就一兩千塊錢。

大多數家庭,都不建議附加身故責任。

投保人豁免

投保人,指的是出錢的那個人。

有了投保人豁免,這個出錢的人只要中途出事了,比如得了輕症、中症、重症、身故,後續的保費就不用再交了,而保障一樣有效。

通常用在夫妻互保,或者父母給孩子投保時附加的。

自己給自己買,就完全牽扯不到這件事情。

附加投保人豁免是要另加錢的。

相當於投保人給自己買了份小保險,保的是投保人得了某些病,這份小保險能替他交完剩下的保費。

投保人豁免意義不大,根據個人需求選擇。

(4)最後是不建議選項

返還保費或分紅

有些重疾險產品會帶返還保費或分紅責任,99%的情況下都不建議購買。

不管是返還所有保費還是分紅,乍一聽都很划算,

但是,坑很多~

第一個坑,在保障期限內,一直不生病才能拿到返還金(分紅)。

如果保到70歲,50歲得了重疾,那不好意思,保險公司不會再返還任何保費(分紅結束)。

第二個坑,羊毛始終出在羊身上。

舉個例子:

假設一份返還保費的重疾險每年是1萬,而同等保障的消費型重疾險只要5千。

每年多交5千,交30年就是15萬。

保險公司其實是拿著這筆錢去搞理財了,然後返還我們的保費。

可如果我們自己把這15萬拿來存銀行呢?

按4%的利率算,30年後,本金加利息能到手33萬。

比返還的保費還要多。(分紅責任也是同樣的坑)

而且,因為附加返還保費和分紅責任太貴,很多人都會選擇拉低保額來平衡預算。

可一旦得了病,保險公司賠的那點錢根本不夠醫療費用。

怎麼挑重疾險到這裡基本就結束了,核心主要還是關注兩個點:

一是重要選項,保額、保費和保障期限。

二是重要責任,優先考慮輕症/中症、癌症多次賠責任,其他附加責任重要性不高。

接下來,就到了文章的第二部分內容:孩子和成人該怎麼配置重疾險方案?

先簡單來看個圖:

普通少兒重疾險,不要一千,就能撬動百萬的保額。

即便最普通的家庭,也能100%承擔得起。

如果追求保障更全面的少兒重疾險,一年保費下來也不貴,最多兩千塊錢搞定。

有些家庭給孩子配置重疾險動輒好幾千,這一定是買貴了。

關於少兒重疾險的附加責任,重點推薦的是少兒特定重疾雙倍賠付。

這項責任一般保的都是高發疾病。

而且買50萬保額,能賠100萬,實用很強,建議給孩子加上。

其他像先天疾病保障、身故責任這些,都不是重要部分。

少兒重疾的治療費用遠比成人重疾要高,所以保額一般不建議低於50萬。

至於保障期限,如果預算有限,保20年/30年可以了。

預算充足的,保70歲或終身。

另外,少兒高發輕症/中症和成人有較大的區別,一定要注意這一點。

我列了個表大家可以看一下:

成人給自己配置重疾險,最大的顧慮是家庭預算能力。

對於收入一般的家庭而言,保額一般建議配到30-50萬,保障期限至少不低於70歲。

輕症/中症因為很重要,一定要加上。

這樣算下來,一個成人的保費大概能控制在5000左右。

如果預算還夠的話,還可以再加上癌症多次賠責任。

其他附加責任,重要性不大,也不建議再附加。

對於中產家庭來說,當然是保到終身,保額不建議低於50萬。

加上癌症二次賠責任,一個成人保費算下來六千塊錢也足夠了,這樣的家庭完全有能力可以承擔,建議一定要加上。

至於其他附加責任,則要根據家庭預算和個人需求來定了。

但如果你是非常富裕的家庭,配置重疾險就會輕鬆很多。

首先是保至終身,保額也完全可以做得更高。

除了基礎責任癌症二次賠責任是一定要加上的外,其他責任還是看個人需求。

因為預算充足,只要你願意,大部分附加責任想買都能買到。

家庭情況不同,成人挑選重疾險還是有些區別的,畢竟要考慮家庭的經濟能力。

——

文章最後,我可以很負責任地跟你們說,

大家只要按照我上面的標準一步步來,挑出一款性價比高的重疾險來,那是輕輕鬆鬆的事情。

來源 | 金魚保學堂

聲明 | 登載文章內容僅供傳遞信息,不構成投資建議,轉載請註明來源。

關於保險有其他任何疑問,歡迎掃描下端二維碼加入社群,交流學習!

相關焦點

  • 15款兒童重疾險對比分析 這款性價比最高!
    在上周我們《陽光隨e保停售,兒童重疾誰來接班?》的文章中,我們對比了15款的消費型重疾險,期望為大家尋找到適合兒童性價比最高的保險。  結果並不是非常令人滿意,各家公司產品非常中庸,並沒有一款優勢特別明顯的產品,直至國華人壽《保20年和30年重疾險》這款保險的出現。這款產品綜合競爭力非常大,深藍君強烈建議大家關注一下。
  • 高性價比單次重疾險大PK:又是一個超級瑪麗!
    評測主要內容:超級瑪麗2020產品介紹熱門單次重疾險保障責任對比超高性價比單次重疾險保費價格對比重疾險該怎麼選?先看結論:單次重疾險,各產品優劣總結單次重疾險不同方案,最低保費價格超級瑪麗2020產品介紹1.保障責任超級瑪麗2020的保障責任方案相當靈活,身故賠付保額且不捆綁,這點優於很多同類產品。
  • 重疾理賠規範會變嚴?要不要趕緊給孩子買重疾險?
    重疾險保大病,達到理賠的條件就賠,但具體怎麼賠得看重疾定義——換而言之,說的通俗點,重疾定義就是重疾險的理賠規範。 保險行業協會從去年開始,就一直在籌劃修訂重疾定義。6月1日發布了《重疾定義使用規範》徵求意見稿第二稿。
  • 兒童重疾險有必要買嗎?應越早買越好
    所以重疾險的額度就應該覆蓋大多數重疾的平均治療成本。這個數字大家可以在網上查,筆者認為,以50萬為宜。為節約成本,可以減除醫保專為重疾所設定的報銷額度。   但是醫保重疾的額度各地有差異,以廣州為例,重疾可額外報銷15萬,所以成年人購買重疾險,保額起碼要買到35萬元以上。但是未成年人沒有針對重疾的醫保報銷,所以建議保額買到50萬元以上。
  • 買什麼的重疾,性價比最高?
    現在市面上很多重疾險都包含了輕症,但是條款又很多,挑花了眼也不知道要怎麼辨別,今天就教給大家三個辦法,來分辨這款重疾險附帶的輕症是不是實用。首先,我們要看這款重疾險附帶的輕症有沒有包含六種高發的輕症。現在的重疾險基本上給輕疾的理賠次數都是三次,但是也有一兩次的。在同等的價格下,當然是越多越好了。另外就是賠付比例。這個賠付比例的意思就是當發生輕症的時候,按重疾額度的一個比例來賠付。比如說你買了50萬的重疾險,如果輕疾賠付的比例是百分之20的話,那麼每次賠的金額就是10萬元。
  • 6月最好的兒童重疾險都在這裡
    因此,每月初我都會更新兒童重疾險榜單,希望能幫助家長們挑到適合自己寶貝的產品。在 深藍保小程序 上,已累計收錄了 500 款產品。如果想直接看結論,小程序裡有精簡版的 兒童重疾險榜單()。如果擔心孩子以後得個什麼病,沒法買新保險的話,這兩款產品能幫你解決這方面的顧慮。詳細測評,可以看下《花600,最高保170萬!兒童重疾險的新選擇》。4、健康福少兒重疾:大品牌,可按月繳費是人保推出的,整體保障夠用,對於青睞大品牌的人來說,是不錯的選擇。
  • 最新兒童重疾險測評,這款性價比最高!
    兒童重疾險新品一直都不多,基本上比較好的產品,就那麼幾款,比如媽咪保貝、大黃蜂時光機、晴天保保。 對于晴天保保超越版,我總結了這款產品的 3 大亮點,一起來看一下: 亮點 1 :保額每兩年增長 20% 目前兒童定期重疾產品裡,晴天保保的保額是增長最快的,為了大家能直觀了解,我和老版進行對比:
  • 少兒重疾險榜單更新,這幾款高性價比產品別錯過
    奶爸給大家整理出了最新的少兒重疾險榜單。一起來看看有哪些重疾險值得為孩子購買。)所以家長們在考慮為孩子購買重疾險的時候一定要了解產品是否包含這些高發疾病。追求賠付力度:晴天保保超越版和嘉貝保(尊享版)晴天保保超越版,重疾保障最高可以賠付200%保額,是這幾款產品中賠付力度最大的。
  • 買重疾險的最佳年齡是多大?什麼時候買最好?
    為了抵禦重大疾病對家庭生活的影響,很多人選擇買重疾險,那麼購買重疾險的最佳年齡是多大呢?下面奶爸給大家聊聊多少歲買重疾險最好以及重疾險應該如何選擇:買重疾險的最佳年齡是多少重疾險應該怎麼選擇熱門單次賠付重疾險對比分析奶爸總結
  • 兒童重疾險性價比排行2020!11月推薦榜單公布
    這次榜單我們對比了 558 款兒童重疾險,並從中挑出最優秀的產品,大家可以放心選購。,雖然是多次賠付,但並沒有比單次賠付的重疾貴很多。這類產品 不僅保終身、保身故,還有重疾多次賠,如果覺得不夠,還可以加上 癌症 2 次賠,預算在 3000 元以上。
  • 你買重疾險了嗎?近40款「救命險」大測評!哪家的性價比最高?
    相信此次專項核查清理工作完成後,市場上重疾險產品將更加規範,對消費者來說更加貨真價實。從重疾險市場發展來看,負面清單對正常的重疾產品創新發展,並不會造成重大影響。未來將會實施的《健康保險管理辦法》,以及《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的修訂,可能會對重疾險產生更大影響。
  • 購買重疾險的目的是什麼?如何配置重疾險?
    因為對於一個平常的家庭來說,是需要靠工作養活家庭的,不可能專心地做康復與修養,那麼患了重疾以後如果沒有資金的支持,患者大概率會走向死亡。巴納德意識到他可以挽留一個人的生命,但是拯救不了一個家庭的經濟。於是他嘗試說服南非的保險公司推出一種新型保險,能夠在人們罹患重疾時得到一筆錢,用於康復治療。
  • 重疾保險哪個好 30歲買50萬終身重疾險性價比高不高
    重疾保險哪個好?30歲買50萬終身重疾險性價比高不高?總結下來:單從收益的角度來比較30歲買50萬的保額,到了80歲這50萬是否會被通知吃掉,答案是:肯定的,提這個問題似乎已經忘了保險保障內容的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買保險?保險抵禦的是風險,還是抵禦的是通脹?30歲你需要的保障額度是50萬,40歲、50歲你的保險需求額度還是50萬嗎?
  • 「年度巨獻」熱銷重疾險年終大盤點!今年最後一波新產品夠給力!
    再加上這款產品的身故保障也並非強制綁定,整體的保障責任非常靈活,便於不同需求不同預算的人群進行配置。說完這兩款優秀的單次賠付重疾險產品,下面再來看看另外兩顆「重磅炸彈」:重疾單次賠付的無憂人生2020plus(易核版)和重疾多次賠付的健康保(多倍Max版)。
  • 【摘要】為什麼很多的保險公司把兒童重疾險單獨的作為一個重疾...
    孩子出生以後,很多的家長往往也在考慮給孩子購買保險,少兒重疾也是成了首選。少兒重疾保險哪個好?家長面對眾多的兒童重疾產品,該如何抉擇?這正是我們文中要講述的重點。少兒重疾保險哪個好?如何正確選購少兒重疾保險?
  • 駱駝說保:給孩子買重疾險,怎麼買比較好?
    前段時間就有不少讀者來諮詢:給孩子買重疾險,到底哪個好?孩子是父母的心頭寶,為人父母,是人生中最艱難的一場戰役。不想輸,就要給孩子做好萬全的準備。今天,小駱駝就和大家聊聊,少兒重疾險裡有哪些保障又全,性價比又高的產品。給孩子買重疾險,怎麼選?產品推薦給孩子買重疾險,怎麼選?在漫長的人生歷程裡,很難保證只生一次病。
  • 兒童重疾險市場上,它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
    為人父母就想把最好的都給孩子,在買保險這件事情上,也一定要做到最好。 那麼如何為孩子找到一份性價比較高又適合的重疾險也是一件需要仔細思考的事情。 今天,小檬要給大家測評的就是一款熱門的少兒重疾險:守護神少兒重疾險。
  • 忽略這3點,多次賠付重疾險買了也白買
    導讀:買多次賠付重疾險,不得不重視的三個要素。多次賠付重疾險往往讓人看的「眼花繚亂」?現在的多次賠付重疾險種類越來越多,重疾險作為保險必備品,產品形態的複雜化,更加增加了我們的選擇成本。如果不加注意,還有可能多花了錢,買到不適合、不實用的多次賠付重疾險!
  • 給孩子買重疾險,保定期和保終身,哪個更好?
    兩種思路沒有對錯,主要還是看自己更適合哪一種。 除了預算,孩子的重疾險保定期還是保終身,還要考慮哪些因素呢? 為什麼要給孩子買重疾險?保定期還是保終身,怎麼選? 接下來,我們以重疾險為例,講講為孩子配置重疾險,保障期限如何選擇?
  • 兒童重疾險買哪個好?10月推薦榜單發布
    因為過於慎重,很多父母選產品時會非常糾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每月初,深藍保實驗室都會更新兒童重疾險榜單這次我們對比了 552 款兒童重疾險這類產品 不僅保終身、保身故,還有重疾多次賠,如果覺得不夠,還可以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