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王俊)今日(4月17日),教育部官網發布《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這是面向我國英語學習者的首個英語能力測評標準。
為什麼要出臺這樣一個標準,以及有了新的測評標準,是否意味著會有相應的考試?四六級會被取代嗎?
現狀
目前我國外語考試存在三大問題
教育部考試中心負責人表示,目前外語考試中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一是考試之間缺乏統一標準,考試不成體系。現有外語考試項目過多,標準各異,考試級別概念不清,不同考試之間成績不可比,不利於促進科學選才。
二是現有考試對考查語言綜合運用能力重視不夠,各學段的考試之間缺乏有效銜接,存在內容重複或斷檔情況。這些都不利於促進教學連貫有序地開展,不利於教學成效的提升。
三是我國外語考試的國際認可度不高,不利於提升教育國際化水平。
對策
等級量表將於6月1日起實施
《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以語言運用為導向,將學習者的英語能力從低到高劃分為「基礎、提高和熟練」三個階段,共設九個等級。
其中,九級的標準為「能就廣泛的話題進行深入的口頭交流,並根據聽眾的社會文化背景,自如、有效地調整表達內容和方式;能就專業領域中複雜、有爭議的問題進行有效的交流和磋商」。
據悉,《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將於6月1日起實施。
記者注意到,國務院2014年頒布的《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外語考試改革目標,即到2020年基本建成標準統一、功能多元的現代化外語測評體系。
此前,與雅思、託福考試的對接也已開展。2016年12月,中國與英國籤署《中英教育合作夥伴行動計劃》,明確了雙方開展雅思等英國英語考試與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的對接研究。2017年,教育部考試中心還與美國ETS籤署合作協議,啟動託福等美國考試與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的對接研究。
釋疑
「量表九個等級並不是對學生強制性要求」
此前,網上便有討論,英語能力等級量表中的等級,會不會替代四、六級英語考試?
外語能力測評體系建設專家組成員、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韓寶成告訴記者,量表是量表,考試是考試。量表是語言能力的定性描述,而考試是測量工具。
「量表不是教學大綱,也不是考試大綱,而是在統一的標尺上對我國英語學習者運用英語語言能力的一系列描述,為英語測試、學習和教學中談論語言能力水平時提供共同參考。量表的九個等級並不是對學生的強制性要求。」教育部考試中心負責人說。
不過,根據教育部的要求,考試中心正著手在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的基礎上研發英語能力等級考試,為減少重複考試,提升考試系統性奠定基礎,目前主要考慮配合高素質人才培養戰略,面向社會需求較旺盛的高等教育階段開發考試。
據新華社報導,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姜鋼表示,「新的考試希望能滿足多元化的需求。比如,不同用人單位,或不同類型的學校、不同專業可能在英語能力級別的要求上有差異,對聽、說、讀、寫、譯的要求也有差異。」
「考慮到考試指揮棒可能對低級別的影響更大,我們建議暫時不面向基礎教育階段開發考試。」姜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