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訊 隨著國內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對大語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養孩子的語文素養和閱讀素養也被擺在了重要位置。為了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以及愛惜圖書的意識,山大輔仁七年級五班於近日圍繞「書」開展了一次別出心裁的活動。
據七年級五班的班主任李老師介紹,為了引導孩子在記憶力最好的時候廣泛閱讀,全班利用學校圖書室提供的兩種借閱平臺(班級借閱和個人借閱),以小組為單位開展了借書和讀書分享活動。
借書流程嚴謹周密
一開始孩子們對開展借書活動感到非常新奇,前期班級代表去圖書室借閱48本書,按照圖書編號和學生學號,一人負責一本書的借閱登記事宜。這種一人一書管理制度,讓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借閱班級圖書角的任何一本書,但需向直接管理人報備,直接管理人向班級管理員處登記;每人每本書的借閱時間為兩周,兩周後歸還並作還書登記;期間,直接管理人需隨時跟進自己書目的借閱情況;班級圖書管理員定期核對,若有遺失,直接管理人為責任人。
這樣的一人一書管理制度,可以充分調動小組成員的積極性,做到人人有事做,本本有人管。不僅培養了孩子們的責任心,換位思考後孩子們也會更加愛惜圖書。
「書非借不能讀也」
所謂「書非借不能讀也」,管理員後期可以統計一本書都有哪些孩子讀過,哪些書受歡迎,開展讀書分享會的過程也是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通過讀書(獨學)—討論(群學)—確定分享書目和主題——分享會(展示)—評價的過程,增強孩子們讀書的欲望。展示時,孩子個人可以用手抄報形式來表達,前10名可以在組內進行加分,並計入期末總評;小組匯報分享則用抽籤的形式決定順序,小組排名前三的可以計入期末總評。
通過此類活動的開展,山大輔仁七年級五班的孩子們開始慢慢適應這種借閱方式,並充分調動起自己閱讀的積極性,有效利用課間碎片化時間進行閱讀和分享。在汲取書中知識的同時,更有利於孩子們以小組形式開展合作化學習。有孩子家長表示,自家孩子最近在家越來越喜歡讀書了,希望班級能把這樣的活動發揚光大,進一步促進孩子多讀書,讀好書,培養起良好的閱讀習慣。
人人爭先,組組爭榮。積跬步,至千裡。山大輔仁七年級五班的借書、讀書活動 ,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了讀書的樂趣,陶冶了讀書的情操,培養了良好的閱讀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