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食藥監局公布124批次不合格食品信息

2020-12-23 中國質量新聞網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7年5月31日,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山東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2017年第10期(總第89期),公布對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調味品、肉製品、乳製品、飲料、方便食品、罐頭、蔬菜製品、糖果製品、茶葉及其製品、酒類、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水產製品、蛋製品、食糖、澱粉及其製品、糕點、豆製品、其他食品的監督抽檢結果。

據本次發布的《不合格產品信息》,124批次樣品不合格。其中,17批次復檢不合格,3批次經當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調查確認為假冒偽劣產品。

不合格樣品所涉及的企業、產品和不合格指標為:

1.糕點:

標稱曲阜市金宏食品廠生產的1批次香酥煎餅中酸價項目復檢不合格;

標稱濟寧市任城區萬得福食品廠生產的1批次牛奶排包(熱加工)中酸價項目不合格;

標稱陵縣魯達園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蒸麵包中過氧化值(以脂肪計)項目不合格;

標稱德州市德城區佔昊食品廠生產的1批次卡斯提拉蛋糕中納他黴素殘留量項目不合格;

標稱陵縣浩清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鮮蛋卷中黴菌項目不合格;

標稱德州運河經濟開發區鴻傑食品廠生產的1批次蜂蜜棗糕中納他黴素殘留量項目不合格;

標稱山東澳華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雪梨全蛋糕(奶香味)中黴菌項目不合格;

標稱棗莊美禾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焙烤果味醬中甜蜜素項目不合格;

標稱蒙陰蒙山綠色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大棗煎餅中菌落總數項目不合格。

2.酒類:

標稱菏澤市牡丹園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花鄉醉美冠群芳酒中酒精度項目不合格;

標稱山東省鄆城縣三糧液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封壇20原漿酒中酒精度項目不合格;

標稱東營市墾利一棵樹酒廠生產的1批次一棵樹濃香型白酒中酒精度項目不合格;

標稱菏澤魯能明泉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五星國賓酒中酒精度項目不合格;

標稱禹城市華龍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小米醇釀酒中酒精度項目不合格;

標稱鄆城雷澤湖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金宴郎酒中酒精度項目不合格;

標稱蘭陵縣蘭陵鎮醉仙酒廠生產的1批次醉仙特曲中酒精度項目不合格;

標稱棗莊三川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鐵道遊擊隊酒中酒精度項目不合格;

標稱鄆城縣東溪酒廠生產的2批次九五至尊酒(濃香型)中均為酒精度項目不合格;

標稱菏澤桂陵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老窖特麯酒中氰化物項目不合格;

標稱泗水縣通興葡萄酒廠生產的1批次紅色戀人葡萄露酒中甜蜜素項目不合格;

標稱海陽市地雷戰酒廠生產的1批次地雷戰酒中甜蜜素項目不合格;

標稱菏澤牡丹城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牡丹城酒(國香盛世)中甜蜜素項目不合格;

標稱山東越群六糧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六糧原漿、1批次越群王,均為阿斯巴甜項目復檢不合格。

3.肉製品:

標稱淄博寶林齋食品廠生產的1批次博山香腸中菌落總數項目不合格;

標稱淄博鄉香伯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五香味蠶蛹中氯黴素項目復檢不合格;

標稱淄博開味喜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五香蠶蛹(蒸煮類)中氯黴素項目復檢不合格。

標稱山東省陽信縣東關驢肉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原味驢肉中鎘(以Cd計)項目復檢不合格。

標稱臨邑縣健鷹食品廠生產的1批次雞爪中亞硝酸鹽(以亞硝酸鈉計)項目不合格。

標稱平原達利食品廠生產的1批次雞爪中亞硝酸鹽(以亞硝酸鈉計)項目不合格。

標稱臨沂市河東區梅埠社會福利冷藏廠生產的1批次臘肉中山梨酸項目不合格。

4.調味品:

標稱青島食齋香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原汁醬油中菌落總數項目不合格;

標稱淄博良友釀造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黃豆醬油(釀造醬油)中胺基酸態氮(以氮計)、菌落總數項目不合格;

標稱臨沂市河東區恆昌食品釀造廠生產的1批次醬油中菌落總數項目不合格;

標稱山東建國日和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黃豆醬汁中菌落總數項目不合格。

5.蛋製品:

標稱山東微山湖萬盛德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松花蛋中鉛項目復檢不合格。

6.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

標稱濰坊洪祥澤植物油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亞麻籽油中過氧化值項目復檢不合格;

標稱威海威高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壓榨一級花生油中苯並[a]芘項目復檢不合格;

標稱泗水縣鴻遠油脂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散裝花生油中苯並[a]芘項目不合格。

標稱山東濱州豐純糧油有限公司分裝生產的1批次玉米油中過氧化值項目不合格。

標稱夏津鵬遠馨馨食用油有限公司生產的2批次石磨香油、1批次香油中均為苯並[a]芘項目不合格。

梁山縣正宏糧油門市部銷售的1批次棉籽油中溶劑殘留量、苯並[a]芘項目不合格。

7.蔬菜製品:

標稱臨朐縣洪海醬菜廠生產的1批次糖蒜中糖精鈉、防腐劑各自用量佔其最大用量比例之和項目復檢不合格;

標稱臨沂紅四方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短丁(醬醃菜)中大腸菌群項目不合格;

標稱費縣蒙味齋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香椿嫩芽中亞硝酸鹽(以NaNO2計)項目不合格;

標稱莘縣源鑫食品廠生產的1批次醃漬食用菌(八珍菇)中二氧化硫項目不合格;

標稱山東華鑫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金針菇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項目不合格;

標稱曹縣傳奇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精選紅蘿蔔(醬醃菜)中大腸菌群項目不合格;

標稱濰坊華美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壽司蘿蔔條中糖精鈉項目不合格;

標稱青州市湘辣居調味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泡辣椒中苯甲酸項目復檢不合格;

標稱濰坊一鑫醬菜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五香蘿蔔中苯甲酸、防腐劑各自用量佔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項目不合格;

標稱山東龍麒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香辣金針菇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項目復檢不合格;

標稱茌平縣王老川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香辣金針菇中二氧化硫殘留量、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項目不合格;

標稱臨沂市河東區鄭旺金璽醬園生產的1批次爽口蘿蔔中鉛項目不合格;

標稱莘縣德瑞菌業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清水蘑菇和1批次清水蘑菇(草菇)中均為苯甲酸項目不合格,1批次清水蘑菇(姬菇)和1批次清水蘑菇(什錦)均為乙二胺四乙酸二鈉、苯甲酸項目不合格;

標稱莘縣山森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醬木耳和1批次醬猴頭菇(香辣味)中均為甜蜜素項目不合格;

標稱山東莘縣時達食用菌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香辣鮑菇、1批次香辣金針菇和1批次香辣雙孢菇中均為苯甲酸項目不合格,1批次香辣鮑菇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項目不合格;

標稱蒙陰縣界牌老區醬園生產的2批次醬什錦菜中均為大腸菌群項目不合格;

標稱泰安市岱嶽區宏旺醬菜廠生產的1批次疙瘩鹹菜、1批次疙瘩塊鹹菜和1批次疙瘩絲鹹菜中均為苯甲酸項目不合格;

標稱茌平縣萬康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2批次香辣金針菇、1批次香辣杏鮑菇和1批次紅油金針菇中均為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項目不合格,1批次油香茶樹菇中日落黃、檸檬黃項目不合格;

標稱茌平縣冬盛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2批次香辣金針菇、1批次香辣海鮮菇和1批次香辣杏鮑菇中均為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項目不合格;

標稱茌平縣雙益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香辣食用菌(金針菇)、1批次香辣菌菇和1批次香辣食用菌中均為乙二胺四乙酸二鈉、苯甲酸項目不合格,1批次香辣食用菌(金針菇)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鈉、苯甲酸、二氧化硫殘留量項目不合格。

8.水產製品:

標稱日照易納福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即食海蜇頭和1批次即食海蜇中均為菌落總數項目不合格;

標稱日照市康瑞思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五香帶魚中揮發性鹽基氮項目不合格;

標稱煙臺珈眾經貿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烤魚片中山梨酸項目不合格;

標稱日照海通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鮮脆海蜇絲中菌落總數項目不合格;

標稱青島雙友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烤魚片中N-二甲基亞硝胺項目不合格;

標稱煙臺港悅商貿有限公司(分裝)生產的1批次原味章魚足片中氯黴素項目不合格。

9.飲料:

標稱濟南龍脈水業有限公司生產的2批次飲用純淨水中均為耗氧量(高錳酸鉀消耗量)項目不合格;

標稱章丘市聖井泉舟純淨水廠生產的2批次純淨水中均為大腸菌群、銅綠假單胞菌項目不合格。

標稱蒙陰縣蒙山麥飯石礦泉水有限公司/山東北方時克礦泉水有限公司聯合生產的1批次飲用原生富硒礦泉水中硝酸鹽(以NO3-計)項目不合格。

10.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

標稱五蓮寶昌匯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鹹脆花生中大腸菌群項目不合格;

標稱山東諸城大舜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烤制花生果(奶香)中二氧化硫項目不合格;

標稱蒙陰邊家風味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芝麻鹽中酸價項目不合格;

標稱山東夏津縣鑫電食用油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白芝麻鹽中黴菌項目不合格。

11.罐頭:

標稱青州市盛大食品廠生產的1批次糖水桃罐頭中安賽蜜項目不合格;

標稱寧津縣美味食品廠生產的1批次保店五香驢肉中鎘(以Cd計)項目復檢不合格;

標稱寧津綠龍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保店五香驢肉中鎘(以Cd計)項目復檢不合格;

標稱成武溢香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溢香白酥雞中商業無菌項目不合格;

標稱山東微山湖經貿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3批次微山湖四鼻鯉魚(香辣)中均為鋅(Zn)項目復檢不合格。

12.方便食品:

標稱山東東阿仁康阿膠製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阿膠速溶粉中大腸菌群項目不合格;

標稱東阿潤生堂阿膠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複合麥片中黴菌項目不合格;

標稱北京金都舒卡食品有限公司陵縣分公司生產的1批次加鈣核桃粉、1批次燕麥片和1批次黑芝麻糊,均為大腸菌群項目不合格。

13.茶葉及相關製品:

標稱青島眾品鑫茶葉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綠茶中氰戊菊酯項目復檢不合格;

14.澱粉及澱粉製品:

標稱巨野康佳粉條責任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純紅薯粉條中鋁的殘留量(幹樣品,以Al計)項目不合格;

定陶縣新建副食商行銷售的1批次紅薯粉條中鋁的殘留量(幹樣品,以Al計)項目不合格。

15.豆製品:

標稱棗莊宏仔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宏仔煨派幹煸豆腸(風味豆製品)中鉛(以Pb計)項目不合格;

標稱煙臺市煙霞釀造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手工腐乳中苯甲酸及其鈉鹽項目復檢不合格。

16.食糖:

標稱山東谷樂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純正紅糖(分裝)中總糖分(蔗糖分+還原糖分)項目不合格。

17.其他食品:

標稱東阿縣延益堂阿膠製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阿膠糕中鉛(以Pb計)項目不合格;

山東東阿潤色阿膠製品銷售有限公司銷售的1批次阿膠糕中鉛(以Pb計)項目不合格;

標稱山東東阿東泉阿膠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阿膠糕中山梨酸項目不合格;

標稱山東香溢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阿膠固元糕中山梨酸項目不合格;

標稱山東東阿詠珍阿膠製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阿膠糕中山梨酸項目不合格。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企業所在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規定,責令企業及時採取下架、召回等措施。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求上述不合格食品生產企業所在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對生產不合格產品的企業進行立案調查,查明生產不合格產品的批次、數量和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特別提示消費者,在購買到或在市場上發現公告所涉不合格產品時,請撥打12331熱線電話進行投訴或舉報。

附件:

1.食品抽檢合格產品信息-2017.5.31

2.食品抽檢不合格產品信息-2017.5.31

相關焦點

  • 威海市食藥監局:22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日,威海市食藥監局官網發布《威海市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2018年第60期)》。該通告稱,近期,威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餐飲服務環節抽檢,共抽取餐飲食品、蔬菜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食糖、食用農產品、豆製品、肉製品、水產製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調味品、糧食加工品等200批次,其中不合格22批次。
  • 揭陽市食藥監局:12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6月28日,揭陽市食藥監局官網發布通告稱,根據2018年國家、廣東省、揭陽市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揭陽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近期組織對全市範圍內生產經營的24大類食品進行監督抽檢工作,具體包括餅乾、餐飲食品、茶葉及相關製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蛋製品、豆製品、方便食品、蜂產品、糕點、罐頭、酒類、糧食加工品、肉製品、食糖、食用農產品、食用鹽、蔬菜製品、水產製品
  • 遼寧省食藥監局:7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月29日,遼寧省食藥監局官網發布公告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現將近期遼寧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國抽)信息予以公布。本次公布的產品共計511批次,涉及蔬菜製品、薯類和膨化食品、水產製品、水果製品、速凍食品、糖果製品、特殊膳食食品、飲料等8大類,其中合格504批次,不合格7批次。
  • 汕頭市食藥監局公布兩批次食用農產品不合格
    從汕頭市食藥監局了解到,該局近日公布新一期食品監督抽檢信息,對轄區內的食品生產、流通領域和餐飲服務環節生產經營的食品及餐具進行食品安全監督抽樣檢驗,從2018年9月26日到10月26日共完成食品抽檢367批次,合格360次,不合格7批次,合格率為98.09%。
  • 武漢市食藥監局抽檢139批次食品 5批次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8月24日,武漢市食藥監局官網發布公告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規定,市局開展了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現將抽檢信息公布如下:一、總體情況。本次公布包括餐飲食品共1大類合計144批次。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139批次,不合格樣品5批次。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個別項目不合格,其產品即判定為不合格產品。
  • 陝西省食藥監局抽檢出4批次不合格食品
    西安新聞網訊(西安日報記者 王燕 西安晚報記者 楊明)省食藥監局日前抽檢飲料、調味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肉製品等6類140批次樣品,合格樣品136批次,不合格樣品4批次。  不合格樣品所涉及的標稱企業、產品和不合格指標為:吳起康正農產品加工農民專業合作社2016年5月14日生產的陝北馬鈴薯手工粉條(散裝),鋁的殘留量超標;西安市戶縣旺通食品廠2016年6月4日生產的好地貓豆香鍋巴(210克/袋),酸價、過氧化值超標;陝西艾品客食品有限公司2015年10月5日生產的艾品客牌(100g/袋)老湯雞精調味料,穀氨酸鈉不達標;楊凌鄧喜雲蔬菜攤2016年6月14
  • 玉林市食藥監局抽檢54批次食品 1批次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9年1月17日,玉林市食藥監局官網發布抽檢信息稱,近期,玉林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澱粉及澱粉製品、方便食品、糕點、罐頭、酒類、糧食及糧食製品、禽畜肉及副產品、肉製品(自製)、乳製品、食品添加劑、食用農產品、食用植物油(含煎炸用油)、蔬菜製品、水產製品、水果製品、飲料16類食品54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53批次,不合格1批次。
  • 山東省食藥監抽檢2772批次食品樣品 46批次不合格
    中國網財經11月24日訊山東省食藥監局23日公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山東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安排,該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等食品進行了監督抽檢。共抽檢2772批次,其中抽檢項目合格的產品2726批次,不合格產品46批次。
  • 山東省食藥監局:36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1月22日,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通告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山東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安排,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對餅乾、茶葉及相關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方便食品、糕點、罐頭、可可及焙烤咖啡產品、冷凍飲品、食品添加劑、食糖、蔬菜製品、薯類及膨化食品、水產製品、速凍食品、飲料進行了監督抽檢,共抽檢1958批次,其中抽檢項目合格產品1922
  • 濰坊市食藥監局:2批次食品山梨酸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2月5日,濰坊市食藥監局官網發布通報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規定,2018年9月份,該局組織了水產製品的市級監督抽檢。共抽檢22批次,2批次不合格,合格率為90.90%,不合格項目為山梨酸。造成山梨酸項目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企業為了增加產品的保質期而超量添加。
  • 國家食藥監局抽檢446批次食品 4批次不合格
    中國網財經6月8日訊 據國家食藥監局官網消息,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抽檢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酒類、冷凍飲品、飲料等10類食品446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442批次,不合格樣品4批次。  本次抽檢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73批次,不合格樣品3批次;澱粉及澱粉製品4批次,不合格樣品1批次。
  • 遼寧食藥監局:6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涉灃辰冷飲食品廠等
    (原標題:遼寧食藥監局:6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涉灃辰冷飲食品廠等)
  • 北京市食藥監局抽檢11類食品452批次樣品 不合格5批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8年11月14日,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關於2018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的公告 (第70期)》。信息顯示,北京市食藥監局組織抽檢了11類食品共452批次樣品,合格樣品447批次,不合格樣品5批次。
  • 崇左市食藥監局抽檢13批次食品全部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月14日,崇左市食藥監局官網發布抽檢信息稱,近期,崇左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飲料、餐飲食品等2類食品共13批次樣品,全部為合格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個別項目不合格,該樣品即判定為不合格產品)。具體情況公告如下:所有抽檢樣品遵循隨機抽樣原則。抽檢飲料7批次、餐飲食品6批次,均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 自貢市食藥監局抽檢65批次食品 1批次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0月24日,自貢市食藥監局官網發布抽檢信息稱,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近期該局組織抽檢餐飲食品、糧食加工品、乳製品、調味品、酒類、糕點、食用農產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等8類食品共計65批次樣品。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64批次,不合格樣品1批次。
  • 山東省食藥監局抽檢膨化食品34批次樣品 不合格3批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7年10月25日,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山東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2017年第35期(總第114期)》。本期信息顯示,2017年二季度,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管局抽檢膨化食品34批次,不合格3批次,不合格率為8.82%。本次抽檢的膨化食品包括含油型膨化食品和非含油型膨化食品。
  • 廣東省食藥監局:5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4月4日,廣東省食藥監局官網發布通告稱,根據2018年國家和廣東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近期組織對全省範圍內生產經營的9大類食品進行監督抽檢工作,具體包括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肉製品、糖果製品、茶葉及相關製品、食糖、糕點、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等共141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136批次,不合格樣品5批次。
  • 山東省食藥監局抽檢焙烤食品樣品255批次 不合格12批次
    12月9日,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其官網發布的山東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2015年第22期(總第33期)顯示,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於2015年8月-10月期間在食品生產環節對11大類615批次的食品進行了監督抽檢,不合格產品32批次,合格率94.8%。其中,抽檢焙烤食品樣品255批次,不合格12批次,不合格率4.7%。
  • 山東食藥監局抽檢:3批次食用鹽不合格 未加碘鹽檢出"碘超標"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29日訊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消息,近日,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開展了2018年第一季度食鹽監督抽檢。其中,3款海鹽被檢不合格,不合格項目均涉及碘含量超標。  據悉,本次共抽檢195批次,其中合格192批次,不合格3批次,合格率98.46%。
  • 自貢市食藥監局抽檢食品16批次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8月7日,自貢市食藥監局官網發布公告稱,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近期該局組織抽檢餐飲食品、蔬菜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乳製品、肉製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酒類等8類食品共計78批次樣品。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62批次,不合格樣品16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