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舍河鳳翔溼地公園成為市民休閒的好去處。 南國都市報記者 汪承賢 攝
南國都市報6月23日訊(記者 王子遙)水清岸綠,是一座城市優秀生態環境的體現,更是人們對美好家園的嚮往。如今,縱貫海口南北的美舍河邊水清岸綠白鷺棲息,在美舍河上遊的鳳翔溼地公園,同樣美景四溢,遊人如織。隨著近年來海口在水體綜合治理中下足苦功,這座落成不久的「新園」已逐漸成為海口市民的生態「後花園」。
6月23日上午,位於椰海大道北側的美舍河鳳翔溼地公園內遊客三兩成群,在小丘和河邊休閒玩耍。
「以前的美舍河水質比較差,河水有些渾濁,有時還有異味。」家住瓊山區冼馬橋的符女士表示,現在,每天晚間她都會帶著孩子前來鳳翔溼地公園,在溼地梯田間走走,在河邊看魚嬉戲。「水質變好了,魚和鳥也來了,這樣的蛻變讓我們的幸福感更強了。」
在不少府城地區的老海口人眼中,美舍河是那條多年來陪伴自己成長,同時見證了海口城市發展的「母親河」,但隨著城市發展腳步的加快以及曾經環保意識的淡薄,美舍河的水質一度惡化。為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海口綜合了多次治理探索總結下的寶貴經驗,採用「控源截汙、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景觀提升」的水環境提升戰略,而美舍河溼地公園鳳翔段就是美舍河5個先期探索的示範工程段之一。
家住鳳翔公園附近的徐女士稱,在建設前,瓊山區並沒有大型的綠地公園,而這處公園此前曾是個較為髒亂的城鄉結合部及垃圾填埋場。如今經過治理,這裡已經成為海口最大的溼地公園和周邊居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現在成為了海口一處嶄新的地標式景點,每到周末,好多市民及遊人前來休憩,熱鬧得很。」據了解,美舍河公園是瓊山第一個大型溼地公園,它的落成解決了周邊10萬人沒有公園可供休閒的問題。
對於觀鳥愛好者吳先生而言,在小丘上俯瞰乾坤湖乃至整個園區北部觀賞白鷺,是一件非常喜悅的事。他坦言,自從美舍河啟動綜合治理,水質愈發清澈後,很多以往不曾見到的鳥類物種也紛紛飛來栖息,生態環境越來越和諧。
「在美舍河治理過程中,我們創新地引入社會資本,採用「PPP(公私合營)+EPC(總承包)+跟蹤審計+全程監管」的模式。」海口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每季度、每年水務部門都會組織第三方對治水工程進度和水質情況進行考核,並根據治理情況和效果支付相應的費用,這樣不僅解決了資金和管理的問題,還創新實現在河湖管理保護時政府、企業、公眾合作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