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3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警察警旗授旗儀式上的重要訓詞精神,深入推進「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教育整頓,教育引導廣大公安民警深刻領悟重要訓詞的重大意義,自覺用訓詞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平安中原持續開展《榜樣的力量》專題報導,以榜樣的力量,模範的精神,引導廣大公安民輔警進一步牢記訓詞精神、踐行初心使命。
人物名片:於茜
於茜,女,26歲,中共黨員,2018年畢業於河南警察學院,2019年任新鄉市第一強制隔離戒毒所內勤一職,一級警員。
有一種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品質叫堅強;有一種被眾人誤解卻據理力爭的勇氣叫堅強;有一種筋疲力盡卻還面帶微笑的執著叫堅強。在監管這片藍天下,就有這樣一位可愛又堅強的內勤民警,縱是素腕秉燭,鋪紙研磨,醉裡挑燈舞紅袖,亦只是巾幗女兒的另一種風採。而她,作為一名剛畢業的熱血女警,走的卻都是一些平凡的路,幹的都是一些事無巨細的工作,在疫情防控和工作繁忙之際,她心思細密、一絲不苟,一個人用瘦弱的肩膀扛起戒毒所辦公室的全部業務。
她,用年輕的朝氣譜寫最華麗的篇章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新鄉市第一強制隔離戒毒所上下實行全封閉值班備勤的勤務模式,面對近90天的封閉值班工作模式,對於愛動愛玩、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輕人無疑是一次考驗,但是在這場考驗中,更是凸顯了於茜同志工作時一氣呵成的熟練麻利和果敢堅強抗疫到底的決心。她不喊苦、不叫累、不掉隊,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抗在自己年輕的肩膀上,用自己年輕的芳華譜寫著屬於她「90後」的讚歌!疫情期間,戒毒所辦公室承載著上傳下達的重任,日常工作繁雜且關鍵,於是,就總是看到一個瘦弱的身影在辦公場所來回穿梭,在電腦桌前埋頭苦幹。於茜——戒毒所裡的辦公室民警,總能將這千頭萬緒的工作,抽絲剝繭,細細劃分,一一整理,日常工作在她手裡有條不紊,花開結果。《最深的體諒給最可愛的你》、《使命交接信念傳遞 我們一直在一起》、《「警察」會是這樣的人》、《時光刻下流年的掌紋 記憶著盛開的過往青春》……一篇篇暖心的文章,一段段感人的話語,總能將人看的熱淚盈眶、心潮澎湃。疫情期間,像這樣充滿感情的文章,於茜寫了三十餘篇,她有一雙善於發現奉獻的眼睛,給辛苦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同志們帶去了慰藉和感動,而這三十餘篇文章裡,竟找不出一篇關於她的事跡。這些文章背後流淌著的是作者全部的心血,凝結著的是作者全部的情感和對戒毒所無私的熱愛。
她,用默默的付出開出最燦爛的碩果
2020年是最刻骨銘心的一年,也是民警於茜原定結婚的日子,一場疫情,一個刻不容緩的封閉命令,讓她的婚期一拖再拖。那些天空裡匆忙盛開的夏天,陽光有了最繁盛的季節,青春是一灘水,無論是攤開還是緊握,都無法從指縫中淌過單薄的年華,但一路走來,那些因工作和任務錯失的美好,在用另一種形式記憶著曾浪漫盛開的無悔人生。正月二十,按照原計劃,民警於茜本應出現在她的婚禮上,與愛人約定未來攜手前行,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一個刻不容緩的封閉命令,使她主動延遲婚期,退掉了酒席,準時出現在新鄉市第一強制隔離戒毒所辦公室,開始了她為期三個月的封閉工作。他的未婚夫是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的民警安磊,隨著疫情形勢的日益嚴峻,安磊主動請纓,參與了鄭州市高速路口的執勤工作。原本新婚燕爾的夫妻,在疫情面前,每天只有一個電話的彼此問候。疫情來臨,他們毅然放下兒女情長,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當中,保衛家國的擔當是他們對另一半最好的承諾。
她,用毅然的堅強守住監所大後方
自2月1日監所進入全面封閉勤務模式開始,於茜在這間不足十平米的辦公室一待就是一整天。與監區的工作業務不同的是,辦公室的工作細小且瑣碎。為保障封閉民警、輔警的日常生活,除每天的上傳下達,匯報整理工作以外,她還要給大家提供後勤保障,每天的兩點一線,辦公室到監區大門,她不知跑了多少趟。等到夜深人靜時,她又想起來諸多的工作未完成,一向不喜歡拖沓的於茜,常常忙到凌晨12點,甚至凌晨兩點。高負荷的工作終於壓垮了這個瘦弱的女孩兒,一如往常的早晨,卻不見這個平時忙碌的身影,同事急切地趕到辦公室,只見她捂著胸口,皺著眉頭,趴在辦公桌上,用虛弱的聲音說:「心跳太快,起不來。」醫生檢查後確定為「勞累過度」引起的心律不齊,儘管如此,她依然堅持不請假,只是反覆地說:「睡一會兒,睡一會兒就好了。」這個年輕的女孩兒,在用身體力行、用堅強的意志告訴大家「戒毒所的大後方,她責無旁貸」。
誓言伴無悔,熱血灑青春。在這場艱苦卓越的抗疫戰鬥中,正值錦瑟華年的民警於茜,身披藏藍盔甲,馳騁在抗疫的最前線!看著她所向披靡的身影,竟差點忘了,她也不過是羽翼初滿、庇護初離的孩子。而如今,在這場戰「疫」中揮灑下的汗水,終將成為她成長路上盛開的鮮花,這一段荊棘跨過,未來何懼!
編 輯:陳少傑
審 核:閣 閣、崔玉霞
海紅
原標題:《榜樣的力量 | 於茜:「90後」年輕女警 對「責任」的生動詮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