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幾歲能參加專業體育培訓?牢記各項目特點,家長別著急

2021-01-09 澎湃新聞

練習守門技術的孩子。

隨著社會發展和體育氛圍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家長願意讓孩子參加體育運動,獲得良好體魄的同時也增進心理健康。

但參加體育運動,怎樣判斷孩子的訓練量和方式是否合適?何時需要考慮是否接受更專業的訓練?針對這些問題,不同的體育項目有各自不同的方法和特點。

為此,澎湃新聞記者採訪了多位不同運動項目的業內人士,他們給出了專業的解答。

少兒足球比賽拼搶也很激烈。

足球:專業化訓練不宜過早

作為最主流的運動項目之一,參與足球的青少年群體遍布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廣泛年齡段中。

但在對足球的熱情中,需要注意一個問題:過於功利且過早的高強度訓練。

校園足球專家、著名足球評論員張路曾對此表示,

「過去有過按照成人化方法讓孩子訓練和比賽的教訓,對孩子傷害很大,是潛在的危險。」

不久前,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還專門公布了一份《3-6歲兒童足球活動負面清單》,其中列出對該年齡段的青少年應該禁止進行正式足球比賽;禁止幼兒足球考級;禁止進行足球頭球練習;禁止所有負重的力量練習等等建議。

此前張路也曾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等到小學階段結束後,可以通過觀察再加上一些比賽,來選拔其中有天賦的孩子進行半專業訓練。

「只有小學階段你感受到了足球快樂,有興趣了,你才能到了中學去接受專業訓練,專業訓練是非常枯燥的,你沒有興趣作為基礎,肯定是不行的。」

籃球:低齡孩子需要注意保護

在國內,籃球培訓也是特別受歡迎的項目之一。

但對於家長來說,讓孩子接受籃球訓練卻需要切忌「操之過急」,為了追求成績而太早讓孩子接受高強度訓練,或是過早將孩子往專業道路培養。

一位國內青少年籃球教練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由於籃球需要看身高、骨齡等生長發育的條件,因此體校在挑選苗子的時候基本也會到十二三歲的年齡段中去挑選,過早給孩子壓力和專業技能訓練可能會適得其反。

而在參加籃球項目活動的過程中,也需要對低年齡段的孩子們更多保護。

「小孩子年齡不同,身體負荷能力也不一樣,正常來講六到十歲十一二歲,都是以籃球的基礎和入門練習,培養興趣為主,要經過生長發育才能經受強度更大的訓練。」

「上課用的器材,小孩會用更小的球,運動量也不能太大,休息的時間要比年齡大的孩子更多。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有參與感,避免太枯燥,可以以遊戲為主去導入。」

乒羽網:學習正確動作避免受傷

作為中國的「國球」,青少年在參與桌球運動的過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要點,以避免傷病的情況。

中國乒壇名宿張怡寧就曾提醒,小孩子不要過早長期打桌球,否則手腕和球拍會長期摩擦,增加患腱鞘炎的風險。

上海雲龍桌球俱樂部總教練曹偉也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孩子在學習時最好能接受比較正規的指導,「動作不規範使用太多甩臂打球的話,時間長了也可能出現『網球肘』的問題,動作正確的話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此外,對於年齡偏小,身材夠不到球檯的兒童,可以使用墊子等器材來墊高,避免出現夠著打容易疲勞的情況。

專業人士提醒,對於絕大多數以強身健體為目的的青少年愛好者,過早接受高強度基本功訓練,可能會造成身體兩側發育不協調——需要避免運動量過大,或是進行相應的輔助訓練。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網球和羽毛球的初步訓練。

擊劍:有一定力量再拿劍

隨著社會發展,很多以往並不普及的運動項目也開始得到了家長和孩子們的關注,近年來擊劍就成為了一個新的熱點。

但在不少培訓中心,一些還沒劍高的孩子就已經開始了專業訓練。上海重劍隊教練張朔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不同年齡段的青少年訓練的側重點應該有所不同。

「對於爆發力和速度,可能7-14歲練是最好的,提高效果是最明顯的。14歲以後生長發育到一個階段,再慢慢把力量訓練加上去。生長發育到一定程度之前,不會安排做槓鈴這些大負荷力量訓練,而是注重靈活性協調性的練習。」

與此同時家長也應該注意,讓孩子接觸擊劍運動也不用過早,「孩子年齡太小的話可能劍都拿不動,力量沒有達到那個階段,就沒有辦法去把劍控制好,過早拿劍反而可能走一些彎路。」

「擊劍需要很多小肌肉運動,需要用手指去控制,小孩如果力量不夠的話,可能就只能用手臂去發力,形成一個錯誤的技術,以後再去改就會很難。」

遊泳:專業門檻高,參與不宜過早

相比其它體育項目,遊泳的專業門檻會更高。

一位國內泳壇專業人士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一些項目可以通過多年的業餘練習後逐漸走上專業道路,但遊泳更看重「童子功」。

「上海一般每年三四月到幼兒園大班去挑選小朋友,兩次淘汰以後選出一部分隊員,然後在少體校開始比較正規的遊泳訓練。」

而不同年齡階段,也會有不同的專業訓練要求——比如7-8歲可以做8組50米的速度耐力訓練,11-12歲則要練12到16組50米,且間歇只有20到30秒。

對於沒有進入專業體系的愛好者來說,達到或接近專業水平極其困難,因此對於絕大多數只是把遊泳作為孩子業餘愛好的家長來說,沒有必要對練習成績提出過高要求,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最好不要讓孩子過早遊泳。

美國兒科研究院建議4歲以下兒童不宜參與遊泳,最好5歲之後再開始學習,因為幼兒的神經系統尚未完善,學習遊泳不安全。

另外泳池中的氯元素對孩子的皮膚、指甲和頭髮的健康情況也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棒球:使用不同器材保障安全

如今,棒壘球項目也逐漸在國內擁有了更多愛好者,參與人數逐年增多。

上海思寇體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棒球教練段先柱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在日常訓練中,不同年齡段也需要採取不同的方法。

「社會上培訓的話,一開始是以培養興趣為主,技術訓練較少,身體素質、協調性的練習比較多。」

「到了年齡大一些,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慢慢偏向專業技術的練習會增多一些。」

如果要參與往專業道路發展的運動員選拔,更需要從小就打好技術的基礎。

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為了保障安全,也會在訓練器材和方法上有所不同,

「小學三年級以下規則會有不同,比如不準滑壘,不準衝撞,減少傷害的發生。」

「小孩子使用的一些器材也都是適合小孩子的,比如小孩子初學可以使用海綿球和海綿球棒,然後可以用軟球和輕一些短一些的球棒,到初中年齡再換大一些的球,到高中再換成硬球。」

奧運冠軍申雪指導孩子上冰。

滑冰:低年齡就可以開始接觸

近年來,冰雪運動的熱潮漸漸從北方擴展到了全國各地,滑冰成為了廣受家長和青少年喜愛的項目之一。

上海花樣滑冰教練馬曉冬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滑冰的年齡門檻不高,三歲半左右就可以開始接觸。

「如果孩子條件很好,5歲可以開始系統訓練,男孩子大概小學四五年級就能看出來是不是好苗子,女孩子稍微早一點,八九歲就能看出來了。」

和其它一些項目相比,花樣滑冰不同年齡段的訓練內容差別不大,「所有訓練技巧都是一樣的,根據隊員的水平來。」

「十歲以前不怎麼練力量訓練,但還是要根據技術能力,比如能力可以達到跳三周跳了,那專項肌肉訓練的量就要負荷大一點。」

有研究表明,學習滑冰可以早在孩子2歲時就開始,大多數專家認為4歲是學習滑冰的理想時間。由於低齡兒童腳踝力量薄弱、骨骼發育尚未健全,每次練習溜冰可以控制在半小時左右。

冰球:學會安全摔跤是第一課

冰球也是近年比較火熱的冰上項目之一,上海冰球隊教練馬曉軍表示,孩子五歲左右就可以開始接觸冰球。

「現在上海很多家長願意送小孩參加冰球,三年前上海的冰球聯賽可能有二十支隊伍,現在已經有五六十支隊伍,參與度每年都在增加。」

不過由於項目的技術內容比較龐雜,所以青少年訓練中也需要循序漸進,「小年齡組以個人基本功練習為主,怎么正滑倒滑,怎麼轉彎,以及最簡單的射門。」

「然後逐漸開始練習把基本技術串聯在一起,九歲左右開始練習兩人間的配合傳球,十二三歲練習三四個人的配合,再到多人配合和戰術。」

面對一些家長害怕冰球衝撞較多容易受傷的擔憂,馬曉軍表示,冰球有從頭到腳的全套保護裝備,而且訓練中也會著重練習防止受傷的技術。

「教孩子怎麼摔倒後站起來,怎麼樣安全地摔跤,這是訓練的第一課,從小就會教孩子怎麼面對危險,怎麼處理各種情況。」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樂動體育以專業的青少年體育培訓課程,給孩子成長的力量!
    樂動體育以專業的青少年體育培訓課程,給孩子成長的力量!在這種情況下,家長通常會尋找一家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為孩子報班,讓他們接受專業的體育培訓。參加體育培訓的孩子們不僅能夠提高運動興趣、增強身體素質,更為關鍵的是他們能夠通過體育培訓得到性格品質、心理素質等方面的提高。沒有健康,便沒有生活上真正的快樂;同樣,沒有健康,就沒有文化教育的深入開展。因此,樂動體育不斷深耕青少年體育教育,也是時代所需.
  • 怎樣為孩子選擇一個適合他們自己的體育培訓項目?
    (所有的培訓中心基本都有家長休息區,直接可以看到孩子的培訓),如果這些家長大部分人是在低頭玩手機,說明經過一段時間他們已經內心枯燥了,教練培訓內容平平。如果大部分家長是在看自己的孩子,說明內容是精彩的,有深度的。教會了大家識別培訓機構資質方法後,就要教大家如何選擇適合孩子培訓的項目了。
  • 高考之後忙「變形」 專家:有些項目別著急做
    那位父親看了看陳文,特別無奈地說:「孩子已經下了決心要做,我們做父母的也得尊重她的意願,這種情況下,您看有啥建議嗎?」陳文醫生仔細看了看那女孩的眼睛,「要做的話,可以做埋線式的雙眼皮,以後不喜歡也能『修改』。」陳文最後決定讓父女二人都回去再考慮考慮,「別著急,別衝動!」    每年高考之後,都是高考生做雙眼皮的高峰期。
  • 體育中考帶火全民體育:培訓供不應求,幼兒園小學家長未雨綢繆
    記者注意到,體育中考如今正朝著帶火「全民體育」的方向發展。中考體育培訓項目供不應求,網球場地一票難求網球、籃球、遊泳,初二學生家長羅女士每周六都會陪孩子一起泡在上海浦東的三林體育中心。這個在自己上學時認為「體育課就是聊天課」的運動「渣媽」,如今和兒子一起上網球課,「兒子打完網球,去打籃球。
  • 海澱區300人參加冰上項目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
    為了促進冰雪運動在海澱區的健康發展,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更好地迎接2022年北京冬奧會,北京市海澱區滑冰項目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如期舉辦。培訓出的學員將為海澱區冰雪活動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儲備。截止今年,海澱區體育局已連續4年在冠軍冰場舉辦海澱區社會體育指導員滑冰項目培訓班,已經有累計超過1000人在此通過培訓考核,正式成為滑冰項目的社會體育指導員。
  • 培訓供不應求 家長未雨綢繆 體育中考攪動一池春水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注意到,體育中考如今正朝著帶火「全民體育」的方向發展。  中考體育培訓項目供不應求網球場地一票難求  網球、籃球、遊泳,初二學生家長羅女士每周六都會陪孩子一起泡在上海浦東的三林體育中心。這個在自己上學時認為「體育課就是聊天課」的運動「渣媽」,如今和兒子一起上網球課,「兒子打完網球,去打籃球。
  • 幼兒園家長提前布局,少兒體育培訓市場有多火爆
    中考體育培訓項目供不應求網球場地一票難求 網球、籃球、遊泳,初二學生家長羅女士每周六都會陪孩子一起泡在上海浦東的三林體育中心。這個在自己上學時認為「體育課就是聊天課」的運動「渣媽」,如今和兒子一起上網球課,「兒子打完網球,去打籃球。他打籃球時,我和愛人一起打網球」。
  • 體育培訓成孩子暑期標配!從六百到三萬,暗藏一條興趣鄙視鏈
    體育就是「玩兒」。 從中國的東北三省到西南,從北京的朝陽到海澱,我們走訪了數個家庭和培訓機構,希望能一窺暑期體育培訓市場的面貌。 這是騰訊體育《不止有補習班的夏天》專題的消費者篇,城市家庭對於孩子的體育培訓投入走高,雖然孩子們的生活前景未見得因此而更自由,但至少,他們多了一些抵禦乏味、脆弱和亞健康的武器。
  • 新興體育項目進校園 金牛區體育教師「五新」培訓活動拉開帷幕
    9月18日上午,「愛成都·迎大運」「教育印初心·同圓體育夢」—金牛區0-3年體育教師「五新」培訓活動啟動儀式在金牛教科院拉開帷幕。培訓活動將由96名新體育教師共5個組組成,每個組固定選擇1個項目利用區教研活動時間進行一年的系統培訓,總培訓次數不少於10次。
  • 幾歲為孩子選擇「特長班」最合適?
    >幾歲為孩子選擇「特長班」最合適?但是,幾歲送孩子參加特長班最合適,怎樣為幼兒選擇特長,成了許多家長很頭疼的問題。    從2歲起開發潛能    在寶寶2歲左右時就應該擴展他的眼界,在認知方面培養孩子的興趣。
  • 暑假孩子參加夏令營熱鬧鬧的,過後家長想想卻心涼涼的!
    有學生家長在網上吐槽:有的「老師」靠網上內容拼講解詞,甚至一本正經「胡說」;部分高價活動,卻只是帶著學生進入博物館,然後以「自主發現」的名義,讓學生自行「探索」。來自湖北省十堰市的一位學生家長反映,近期孩子參與的遊學夏令營只是走馬觀花地參觀幾所名校,剩下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參觀景點、吃美食,還誘導購物。記者了解到,尤其一些境外遊學夏令營,會直接將學生帶入購物村,誘導購買奢侈品。
  • 運動項目孩子幾歲開始練比較好?五歲最合適
    之前,本報連續刊發關於學齡前兒童參加體育培訓班的調查報導,成為家長們最關注的話題。專業場地、教練以及專門課程的設置,對於幼兒來說不可或缺。那麼,幼兒常見的多種體育運動,到底幾歲開始練比較合適?昨日,金報記者專門採訪了寧波一些資深教練員,不妨聽聽他們怎麼說。
  • 暑期檔我盟青少年體育培訓火熱
    如今,讓孩子在假期參加某個運動項目的培訓,已經成為不少家庭的選擇。從足球、籃球、羽毛球,到桌球、跆拳道,林林總總,讓孩子參與全民健身的氛圍日益濃厚。、跆拳道、遊泳、網球等10餘項青少年喜聞樂見、參與率較高的體育項目,而參與培訓人年齡段分別是6歲至16歲的學生為主。
  • 中考體育培訓市場火爆:場地一票難求,幼兒園家長提前布局
    一所學校的孩子在上「功夫體育課」 陳澤國 攝  中考體育培訓項目供不應求,網球場地一票難求  網球、籃球、遊泳,初二學生家長羅女士每周六都會陪孩子一起泡在上海浦東的三林體育中心根據2019年4月上海市教委制定發布的《上海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實施方案》,這群2021年參加中考的學生,剛好擠進體育中考「小變革」的試驗田。  上海的體育中考分值為30分,其中15分為日常考核分值,15分為統一考試成績。而在「統一考試」中,體育運動項目被分成了4個大類。
  • 礫石樂動 | 少兒體能培訓教育是個好項目
    、國際華人體育與健康學會主席劉展教授的金字塔模型,YPD青少年身體發展模型,和MJP LTAD全球體能訓練認證課程體系,結合中國孩子的成長發展特點,自主研發設計出科學統籌的分年齡段,分階層遞進的,更科學、更有樂趣、更符合中國3-12歲兒童身體狀況的體適能教育產品,為青少年提供體能量化測試標準和專業素質提升課程體系。
  • 礫石樂動少兒體能培訓教育是個好項目
    、國際華人體育與健康學會主席劉展教授的金字塔模型,YPD青少年身體發展模型,和MJP LTAD全球體能訓練認證課程體系,結合中國孩子的成長發展特點,自主研發設計出科學統籌的分年齡段,分階層遞進的,更科學、更有樂趣、更符合中國3-12歲兒童身體狀況的體適能教育產品,為青少年提供體能量化測試標準和專業素質提升課程體系。
  • 體育培訓招生從小學轉向幼兒園
    現象體育培訓低齡化,家長和市場是誘因以前,只有兩個體育項目在幼兒階段開始選材,那就是體操和遊泳。如今,羽毛球、桌球、足球、籃球、馬術等項目也都有人在幼兒園門口蹲點了,發放招生簡章,搶佔生源。此次負面清單的出爐,和近年體育培訓在市場引導下呈現的低齡化、專業化、競技化趨勢不無關係。
  • 體育培訓暑期如何「破局」?
    形式內容意識均有變後疫情時期,全國大部分城市體育培訓紛紛恢復,如何在紛亂繁雜的市場中「破局」,得到家長和孩子們認可並滿足其真正需求呢?順勢而為是關鍵!疫情期間,被迫困在家裡的家長們深知孩子體育鍛鍊的重要性。在廣東體育職業技術學院胡曉燕教授看來,即便是疫情減緩甚至過去,依然需要向人們宣傳體育鍛鍊的意義。
  • 少兒體適能初入常州花費不菲 會讓孩子參加嗎?
    少兒體適能初入常州,潛移默化中給孩子帶來積極影響  「好玩」的兒童健身方式,你會帶孩子參加嗎?  最近,家住湖塘的錢女士給自己7歲的兒子報了一個「少兒體適能」培訓班。「我家孩子體重有點超標,想讓他多做做運動,提高體能,能順便減減肥更好。」錢女士說。
  • 體育培訓 給孩子成長的力量
    球類培訓:綜合發展釋放潛能從「耽誤學習」到「體教結合」,從單一訓練到多形式拓展,在溫州凱宏網球俱樂部主教練張曦看來,在做網球教練的這13年間,青少年網球培訓的內涵和外延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觀念的轉變首當其衝。張曦認為:「最重要的是家長,以前很多家長都認為學習一定要擺在首位,並且學習就是學習,體育是耽誤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