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嗶哥說過,小米11鐵定在12月最後一周發布。
而且從本周開始,雷軍會在微博上分享小米11的相關消息,為發布會提前預熱造勢。
果不其然,今天早上雷軍突然宣布一個重磅消息。
新一代旗艦機小米11系列,將在12月28日發布!
就是下周周一,聖誕節的兩天後,距離現在僅剩6天時間不到。
之前那位揚言米11如果本月不發布,要把嗶哥頭打歪的小夥伴,打臉了吧。
請光速站出來認錯,接受打工人的鐵拳侍候。
話說回來,這次米11發布會海報主題挺有意思的,叫「輕裝上陣」。
相比米10至尊版時的「一往無前」的直白理念,充滿了一語雙關的暗示性,嗶哥從中看到不少信息。
可能小夥伴不太明白,這就給你們解讀解讀主題。
輕裝上陣有「三輕」
輕裝上陣,成語意思是指古代士兵們不披盔甲捨身衝鋒殺敵,現在常用於比喻人們放下思想包袱,全身心投入工作中。
結合手機來理解的話,「輕裝上陣」可以解讀出三種不同的意思。
第一個:小米11機身重量減輕。
近幾年手機廠商們一直搞硬體競賽,巴掌大的空間裡塞滿了各色各樣的元器件。
更大的電池、更多的鏡頭、更厚的散熱模組、外掛基帶、雙揚聲器、線性馬達、無線充電圈等。
小米10系列的口碑相當好,奈何沒有一個低於200克,成為這款十周年大作的槽點。
其他友商的旗艦機也是動輒200克起步,各種230克的半斤機滿大街跑,網友們議論紛紛,可見大家對手機越發厚重的不滿。
如果從商業的角度理解,在厚重當道的時代,作為少數異類的輕薄,不正是一個香氣撲鼻的賣點嗎?
雷軍或許意識到手機輕薄化才是日後的趨勢,決定減輕小米11的重量,走輕量化路線。
以小米對粉絲有求必應的態度,可能性非常大,也是最貼切主題「輕裝上陣」的做法。
第二種解讀,買手機不再附贈充電器。
學習蘋果舉起環保大旗,實現包裝盒的「輕裝」。
以小米的品牌調性和雷軍做產品的理念,嗶哥覺得不太可能砍充電器。
首先性價比品牌的優勢在於同樣價格給予用戶更好的硬體與體驗,移除充電器會對小米營造多年的厚道形象造成巨大損害。
嚴重些可能有大量粉絲倒戈,網友聲討,面臨巨大的輿論壓力,最終釀成口碑崩壞,股價震蕩的惡果。
與長遠利益相比,充電頭省下來的幾億成本不過是毛毛雨罷了,孰輕孰重商界天才雷總心中有數。
其次小米缺乏蘋果近乎變態的影響力,信仰級的用戶粘性。
說白了:除了骨灰級米粉,絕大多數的小米用戶都是奔著實惠好用購買小米手機。
這家手機貴了換一家便是,他們不存在非某個品牌不用的執念,對品牌的粘性非常弱,說走就走。(在全面轉型高端手機後,小米用戶的忠誠度在不斷提高)
小米如果做出犧牲用戶利益的行為,他們勢必轉投到其他廠商懷裡,不像蘋果雲淡風輕,吐槽兩句便過去了。
綜合以上,嗶哥不認為小米有砍充電器的膽量,明顯是一件得不償失的壞事。
第三種解讀,價格變「輕」,換而言之就是降價。
該解讀相對比較扯,但不排除其可能性,畢竟小米在衝擊高端的路上,引來了不少老粉的批評:如今小米手機價格太高,自己再也用不起了。
其實完全可以效仿蘋果推出一款小屏版的米11,名字叫米11mini、米11small、米11lite、米11young啥都行。
相對正統機型,配置做了降級處理,但定價更便宜,直接幹到1999元,重回經典,鐵定爆火。
如此一來,既能消除不滿的聲音,又能滿足小屏黨的渴求,一石二鳥。
以後小米數字系列的產品線也更加全面。
每代根據配置的差異,分為4款機型:小杯(11迷你)、中杯(11)、大杯(11 Pro)、超大杯(11至尊版)。
囊括了2000元到7000元間的價格區間,覆蓋不同價位的目標群體,有助於銷量的增長,對於小米是件穩賺不賠的事情。
羅裡吧嗦分析了一大堆,想必小夥伴看膩了。
咱們還是來瞧瞧米11的配置吧。
小米11
網上有大量米11的真機照流出,外觀方面基本沒跑。(米11 Pro暫時未知)
從洩露的真機照看,小米11搭載後置三攝,呈矩陣分布,左邊黑右邊銀的撞色設計,頗為像中國道家的陰陽八卦圖,辨識度拉滿。
遠遠望去便知曉它是米11,可惜形狀顯得十分突兀,甚至有點醜。
尤其是主攝外層的金屬保護圈,看起來像是金魚的大眼睛,求求小米找個好點的設計師吧。
小米11Pro相對順眼一些,搭載後置4攝,攝像頭模組以雙層形式呈長方形分布。
上層三個攝像頭,下層一個攝像頭+閃光燈。
從圖中的潛望式鏡頭判斷,小米11 Pro可能在長焦方面有明顯的提升。
再來瞧瞧米11的正面部分。
採用「四曲面屏」,屏幕頂部中間位置有一排聽筒開孔。
沒有用上傳聞中的屏下攝像頭,而是使用今年流行的前置開孔,開孔位置在左上角處。
整體來說,正面設計與小米10 Pro一模一樣,除了下巴更窄外,看不出啥差別。
不過小米11系列全系上2K+120Hz屏幕,同時支持10bit原生色彩顯示。
相較米10系列,在屏幕素質方面提升巨大,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升級了,壞處是帶來了續航短的缺陷。
迄今為止,沒有一臺手機頂得住2K高刷屏+5G的組合。
電池方面,在吃了米9的虧以後,小米再沒推出過4000毫安時以下的旗艦機。
這次米11也是如此,清一色搭載大電池。
從電池認證信息看,米11系列均採用雙電芯電池,其中米11電池容量4780毫安時,米11 Pro電池容量4970毫安時。
快接近5000毫安,輕度使用的話,兩天一充不是問題。
快充方面,米11的快充組合為:55W有線快充(石錘)+50W無線。
米11Pro更厲害:120W有線快充+80W無線。
不出意外,米11Pro上市後應該會登上充電之王的寶座,成為無線充電最快的手機。
無論有線無線,統統都能在20分鐘內充滿,算是間接解決了電量恐慌症。
至於傳感器、影像能力等其他參數和功能,目前曝光極少,沒法分享更多信息給大家。
當然,像LPDDR5+UFS3.1+線性馬達+雙揚聲器+NFC+紅外遙控+WiFi6,這些旗艦標配一個不會少滴。
放張老版的米11配置詳情圖,給小夥伴們瞧瞧。
(圖源數碼小哥哥)
單看部分配置,米11系列這一代提升幅度巨大,可以說是繼米10至尊版後的又一次飛躍。
在2021年上半年的旗艦機大戰中,絕對是最耀眼的明珠之一。
不過提醒一下,你們別忘了雷總說過要全力衝擊高端的宣言。
小米11很可能在價格上也有所「飛躍」,實現讓米粉一晚無錢的終極目標。
嗶哥想了想,低頭看了看支付寶2位數的餘額。
雷總這位極致高端的朋友,現在我是交不起了。
以後還是跟實惠好用的盧總做兄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