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市普通中小學自導式教學結構改革實驗研討活動現場
四川新聞網內江6月17日訊(鍾豔)6月12日,由內江市教科所主辦、內江五中承辦的「內江市普通中小學自導式教學結構改革實驗研討活動」在內江五中舉行。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黨總支書記、院長劉濤,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辦公室副主任朱雪林,成都西北中學外國語學校校長王國賢、數學教師楊娟應邀參會。內江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魯英傑全程出席本次活動,全市各區縣教研室主任、語文數學教研員、初中各校分管校長、教導主任、教科室主任近百人參會,研討活動由內江市教科所所長劉明清主持。
四川新聞網從內江五中獲悉,自導式教學結構改革實驗是四川省教科院致力於指導幫助普通中小學校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質量而開展的課堂教學改革實驗。此次活動旨在研討自導式教學課例、探討自導式教學理論、以及交流自導式教學改革實驗學校的成功經驗。
活動中,內江五中黨總支書記、校長胡章勳介紹了實驗的推進情況,對學校深入貫徹「三生」綠色德育理念,開展「校園、家園、樂園」三園文化建設,開展「雙促進、雙品牌」活動的情況做了介紹。
在課例展示環節,成都西北中學外國語學校楊娟老師按照「自導式教學結構改革」的「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採取「分享型課堂」人人爭當小老師的教學模式,以「三單」為載體,為大家呈現了一堂精彩而高效的自導式教學數學示範課。內江五中教師李淋淋靈活運用「三單」,以訓練學生的快速閱讀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為目標,為大家呈現了一堂優質而生動的自導式教學的語文示範課。課後,兩位老師交流了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
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辦公室副主任朱雪林就兩節示範課例做了精彩點評,他充分肯定了兩位老師的自導式課堂教學的實踐效果,介紹了自導式教學的理論支撐和豐富內涵。自導式教學是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將課前、課中、課後老師教與學生學的過程進行結構性改革。強調學生課前自學,培養學生自學習慣和自學能力;強調學生課中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自導式教學改革的技術策略是兩增兩減一提高:增加學生課前預習時間,增加學生課中自主時間,減少教師課堂講授時間,減少學生課後作業時間,提高學生自學能力。自導式教學載體即課堂「三單」:預學指導單、預學效果檢測單、鞏固練習單。教師編制自學引導綱要是關鍵,精準檢測—精準釋難—精準訓練三段式課堂是重點。
成都西北中學外國語學校是此項教改的第一批實驗學校,該校王國賢校長分享了推行自導式教學改革的成功經驗。王校長首先指出了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不放手、不放心、一講到底」,「大鍋飯、滿堂灌、什麼都包辦」,「教師累、學生苦、聽者愁」的課堂教學弊端。然後王校長分享了西北中學成為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教改實驗學校「自導式教學結構改革」首批試點學校之後的「三課三單、一橫一縱、一賽一會、自導式教學的量化考核」的具體做法。最後他引用著名特級教師薛法根所說的「課堂,呈現的應該不僅僅是『鮮花』,還應該有『花開』的聲音,課堂上最美的聲音是學生生命裡『拔節』的聲音。」談了教改兩年來他們的收穫和感悟。
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書記、院長劉濤做了《對自導式教學的再認識》專題講座。劉院長從為什麼要進行中小學自導式教學改革、中小學自導式教學改革的理念支撐、中小學自導式教學結構改革的法規依據、《預習指導單》編制要點四個方面引領大家再深入具體認識了自導式教學緣起、實踐以及教改成效。
內江市教育局副局長魯英傑作總結髮言。魯局長首先對研討會做了高度的評價,他說這是一場水平高、理念新、可操作性強、具有很強的示範性的研討會。他對這次在研討會中做出辛苦付出的專家、教師、主辦單位表示衷心地感謝。魯局長對全市兩所試點學校、提出了要求,希望兩所試點學校認真總結、加強研究,引領示範內江市普通中小學的自導式的教學改革實驗。魯局長還圍繞全市今年的教育教學目標對各個學校提出了希望。希望各個學校緊緊圍繞打造「綠色德育、綠色質量」兩大品牌,深耕課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向課堂要效率。希望大家借鑑並運用好自導式教學改革成果,把課改工作作為學校的中心工作來抓,爭當課改標兵。
本次研討活動,加深了老師們對自導式教學理念的認識、理解,為全市各中小學自導式教學結構改革實驗提供了方法,指明了方向,推動了自導式教學結構改革實驗在全市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