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巡視已經公布的3輪選人用人專項檢查結果看,不少地方都發現有違規用人、跑官要官、買官賣官、「帶病提拔」等突出問題,有的還相當嚴重。
黨要管黨首先是管好幹部,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治吏。加強幹部監督,是黨依靠自身力量解決自身問題的重要體現,是解決幹部隊伍和選人用人突出問題的重要途徑。「用最堅決的態度、最嚴格的措施加強幹部監督,大力營造良好的用人環境和從政環境,更好地管住人、選好人、用對人……」7月15日召開的全國幹部監督工作會議,傳遞出的信息鮮明而堅定。
從今天起,本刊推出「從嚴治吏看監督」系列報導,深入觀察當前幹部監督的重點與著力點,敬請關注並參與互動。
——編 者
日前,北京多個區縣結合自身特點亮出「奇招」加強幹部監督,引起網友熱議。以密雲縣為例,縣裡拉起一支由退休幹部、「兩代表一委員」、大學生村官、社區負責人等組成的100名幹部監督員隊伍,加強對幹部8小時以外的監督,定期向組織部門匯報監督情況。
也許有人認為,這樣的做法譁眾取寵、吸引眼球,不會有什麼實效,但不容忽視的是,許多幹部正是因為8小時以外缺乏有效監督而一步步滑向違紀違法的深淵。一些領導幹部的違法違紀行為比如「包二奶」、賭博等,多發生在非工作時間。疏於對幹部8小時之外的監督,無異於對這一時段腐敗風險的放任。事實上,對幹部的監督就應該從日常小事做起,沒有什麼8小時內外。
幾頓飯、幾張卡,日積月累,就能把幹部煮成「溫水青蛙」
日前,有人把貪官們在鐵窗中的悔恨編成了一本《貪官懺悔錄》。貪官們在追溯犯罪的內因時,無不痛心疾首;而在說到外因時,不少人都提到「缺少批評監督」。且來看看這些貪官的懺悔——
遼寧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原院長賈永祥:「我先後擔任了幾個單位的『一把手』之後,感覺好像進了『保險箱』。從那時起,我再也沒遇到一次令我緊張的上級領導談話,再也沒有聽到過一句同級領導的忠告,再也沒收到過一封語氣尖銳、來自群眾的批評信……自己的陰暗心理、道德弱點、畸形需要,就像決堤的洪水一樣開始泛濫了。」
曾任安徽六安市副市長的王偉:「雖然每年都開常委民主生活會,但在監督與批評上,都是泛泛而論,不著邊際……如果監督制約有力,我也許就不會犯這麼嚴重的錯誤。」
如此這般的說法還有不少,安徽原副省長倪發科在接受組織調查時說,「如果組織上早提醒或早處理我兩年,我給國家造成的損失也不至於這麼大,自己犯的錯誤也不至於這麼嚴重」;河北「第一秘」李真身陷囹圄時也悔恨「沒人早點提醒我」……
腐敗幹部們如此懺悔,自有為其開脫的成分,但確也反映出對幹部日常監督疏忽的問題。在一些地方,往往是不考察不去了解幹部,不調整鮮與幹部談話,不出大問題不嚴厲批評處理幹部,不搞集中教育實踐活動就忽視對幹部的嚴格要求。
千裡之堤,潰於蟻穴。許多「問題」幹部剛開始也就是幾頓飯、幾張卡的事,日積月累,成了「溫水青蛙」尚不自覺。因此,強化日常監督意識、提升日常監督力度,在當前就顯得尤為迫切。只要幹部一出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組織上就應及時批評教育,讓他紅紅臉、出出汗、醒醒腦甚至流流淚,令其懸崖勒馬,這才是最真切的關心和愛護。
一次有質量的「喝茶」、有的放矢的談心,能讓幹部刻骨銘心
7月16日傍晚,湖北孝感市董永公園。該市某市直單位「一把手」正與市紀委負責人一道散步,邊走邊聊。誰都看不出,這位「一把手」正就群眾反映的項目招投標決策問題,接受市紀委的「談心提醒」。
2012年6月,孝感市委、市政府和市紀委先後出臺規定,對存在苗頭性和傾向性問題、對還不夠紀律處分程度的領導幹部,由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負責人約請「面對面」談心。時間地點尊重約談對象意願,有的在各單位談心室,有的在非辦公場所,如公園、廣場,還有的就在當事人家裡。截至目前,孝感市共有712名黨員幹部接受「一對一」談心提醒,一些出現苗頭問題的幹部「懸崖勒馬」。
「如果沒有那場談話,到現在還不知道自己有哪些不當言行,也沒機會向組織說明情況,更不會引以為戒。」孝感市廣電系統一名「喝過茶」的副縣級幹部後來感嘆。
談心談話,是加強幹部日常監督的一個重要手段。一次有質量、有的放矢的談心,能讓幹部刻骨銘心。談心需要鞭策鼓勵,更要指出問題、批評教育、促其警醒。
運用巡視成果,也是加強日常監督的一個重要手段。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已啟動四輪常規巡視、兩輪專項巡視。從目前已完成的被巡視地區和單位情況看,相當多地區和單位在權錢交易、以權謀私、貪汙賄賂、腐化墮落等違紀違法問題,「四風」問題,違反黨的政治紀律問題及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這四個方面都存在薄弱環節。
截至目前,通過巡視發現的線索查處的省部級領導幹部已達19名。除此之外,還有大量在巡視中發現的問題線索需要有關部門進一步處理。中國社科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高波認為,對巡視中發現存在問題的幹部,該約談的約談,該函詢的函詢,該誡勉的誡勉,該調整的調整,可以及時避免小毛病演化成大問題。
此外,結合教育實踐活動整改加強日常監督,通過深入基層幹部群眾、改進年度考核方法,通過執紀執法機關、審計部門、網上輿情等了解情況、發現問題等,也都可作為對幹部進行日常監督的渠道。高波指出,日常監督的難點在于堅持,抓一天容易,抓常抓細就不易,這就要求組織、紀檢等有關部門認真做、經常做、堅持做。
提高規章制度執行力,謹防制度成為「稻草人」
今年5月,廣東省委決定,廣州市委副書記方旋因「裸官」原因提前5個月退休。這是自今年1月新修訂的《幹部任用條例》要求約束「裸官」之後,廣東大面積調整「裸官」任職崗位的典型案例。據廣東省委組織部通報,全省目前基本完成「裸官」任職調整工作,共對866名幹部作出了崗位調整處理。此前經過全面調查摸底,廣東共有「裸官」2190名。
自2009年9月起,上至中央,下至各地各部門,針對「裸官」問題,以平均每年一至兩部的速度出臺相關文件,規定了「裸官」管理的適用對象、申報內容、管理機構和不實申報的處罰措施等,特別是2010年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對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國(境)外的國家工作人員加強管理的暫行規定》。然而,制度執行不嚴格導致「裸官」問題依然大量存在,成為腐敗頻發的隱患。
事實上,對幹部的管理監督,已有不少黨內法規制度,比如黨章、黨內監督條例、廉潔從政若干準則、改進作風八項規定、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等,但如果做不到有制度必執行、執行必嚴格、違反制度必嚴查,就很容易使制度成為「稻草人」,讓違紀違法者我行我素。
專家指出,現在,一些黨組織,重要事項不向上級組織報告;一些黨員幹部,婚姻狀況發生變化、配偶子女移居國(境)外等,不向組織報告,這些都是組織觀念淡薄、組織紀律渙散的表現。中組部今年5月專門出臺文件,再次強調要嚴格落實請示報告制度;對領導幹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的抽查核實也作出了明確規定。專家強調,對應當請示的不請示、必須報告的不報告的行為,要嚴肅批評教育,情節嚴重的要追究責任,絕不姑息。
「禁微則易,救末者難。」「對幹部身上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要及時咬咬耳朵、扯扯袖子,早提醒、早糾正」,只有通過有力有效的監督,才能教育引導幹部做良好政治生態的堅守者、維護者、建設者,推動形成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局面。
《 人民日報 》( 2014年08月12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