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聰明人?
我想提出這個問題後,大家的答案會五花八門。有人說,成績好就是聰明;有人說,情商高就是聰明;有人說能說會道就是聰明;有人說,知道的多就是聰明……
這些答案對也不對,這些雖然都是聰明人的表現和能力之一,但不能作為評判是否是聰明人的標準。
比如知道的多,聰明人往往涉獵廣泛,知識面豐富,但在網絡時代,信息唾手可得,領域變得越來越細分,流量分割嚴重,每個人了解信息和領域千差萬別,因此不具備可比性。
那麼判斷一個人是不是聰明人有標準嗎?
有,在小助手看來,真正的聰明人,往往有這樣幾個標準。
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我已經記不清這是網際網路發生過多少次這樣的情況了:
首先微博爆出一個「毀三觀」的事,接著大家一窩蜂去罵當事人,過兩天突然反轉,大家一窩蜂去道歉,然後再一窩蜂去罵別人……等到下次再爆出來,又是一遍循環。
這其中不乏有些人連事情的來龍去脈都沒搞清楚,只聽別人說一說就趕來「伸張正義」,最後啪啪打臉。
而一個聰明人絕不會盲目隨大流,面對這類事件,他們首先把事件了解清楚,其次找到其中的不合理以及漏洞,此時他們心裡就有了初步判斷,事情可能沒這麼簡單,於是靜靜等待,最終等來了反轉。
信息越多、越透明在人們眼中就越簡單,只需要接收和相信就可以,那麼獨立思考能力,就愈發凸顯得彌足珍貴。
提煉總結能力
提煉總結能力就是能夠用簡單解釋複雜,既是非常厲害的能力,也是一種大智慧。
因為想要用簡單解釋複雜,那麼在解釋某個事物前,首先自己要理解的非常透徹,準確抓住事物本質,才能用非常淺顯的語言為別人解釋,讓人恍然大悟。
而不理解、理解不透徹的人,往往喜歡用一堆專業名詞來解釋,讓別人聽的雲裡霧裡,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
這類人的目的是讓你覺得他厲害,而聰明人則儘可能減少專業名詞,用更常見的語言去解釋,目的是為了讓你聽懂。
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是一個邏輯思維過程,它涉及到分析和評估一個情況或對象。
人都是感性的,非常容易收到情感、其他觀點的影響,而批判性思維就是訓練人從感性中跳出來,理性思考問題。
這一點對於創業者和就業者都非常重要,因此,在ESB認證中,批判性思維作為八大思維特質(主動性與自驅力、預見能力、機會識別、承擔風險、創新思維、靈活性與適應性、溝通與寫作、批判性思維)之一被重點培養。(更多ESB認證信息請看→環境越惡劣,越要強大自己)
批判性思維既符合當下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求,也是在校大學生應該重點關注的思維能力。
以上三點就是小助手心目中一個聰明人的標準,不過,聰明人並不是天生,也是後天有意訓練的結果,所以各位同學,努力去做一個聰明人吧!
本文由ESB創新創業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