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大人賺錢都是為了子女,因為子女們要上學、結婚、生子、買房子,這些都需要用到錢,有的人甚至上班以後還要繼續啃老。但是國外很多家庭都不會把錢留給子女,而是希望他們養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
俗話說「父債子還」,曾經有一位富豪,他的地位可以跟包玉剛平起平坐,他生前背上了180億的債務,兒子用25年的時間替父親還清了這筆債,而且還多賺了300億,這位富豪就是董浩雲,而他的兒子就是董建成。
我們知道,北京有一個地標性建築叫做東方廣場,很多人都知道這是李嘉誠投資建成的,但實際上董建成也曾經為這個項目付出了很大的心血。而「東方」這個名字也是取自於董建成的公司「東方海外」。
董建成是1943年生人,父親董浩雲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世界船王,由於那個年代中國的船運行業被外國壟斷,董浩云為了打破這個局面,讓中國擁有自己的船運事業,於是他創辦了東方海外航運公司。
隨著航運規模一點點擴大,董浩雲在26歲的時候開始進軍香港航運市場,他抓住有利時機,逐漸成為香港最大的航運大王。然而,後來香港發生了經濟危機,董浩雲由於判斷失誤,未能及時轉型,因此他的航運公司遇到了巨大的損失,最終背上了180億的債務。
董浩雲去世後,兒子董建成成為了家族航運事業的接班人,但同時也替父親承受了180億的債務壓力。要知道,80年代的180億相當於現在的上千億,要想償還這筆債務談何容易?
其實那個時候董建成完全可以宣布公司破產,不過董建成認為,這不僅關係到自己家族的榮譽,更關係到中國航運事業的興衰。因此,董建成決定繼續讓家族事業發揚光大。
董建成接手公司後,第一件事就是拋售旗下一部分產業來償還一部分債務,接下來他主動登門拜訪父親的生前好友,希望他們能夠幫助他渡過難關,在這些大佬的資金幫助下,董建成的公司開始扭虧為盈,並逐漸恢復到了鼎盛狀態。在眾多大佬中,霍家的功勞可謂是最大的,他們不僅為董建成提供了資金援助,更在人際關係上提供了便利。
90年代,隨著香港航運事業再次崛起,董建成的航運公司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他不僅替父親還清了180億的巨債,而且還賺回來300億的財富。後來,李嘉誠主動邀請董建成參與北京東方廣場的項目建設,讓家族實力進一步提升。
如今,董建成已經77歲高齡,由於年事已高,他的精力已經沒有年輕時那樣充沛,因此他已經把東方海外出售給中遠集團,自己則開始享受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