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中的「七小福」,誰才是真正的武林高手

2021-01-15 騰訊網

說起七小福,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尤其是電影電視普遍之後,人們幾乎都能說出他們的名字,尤其是洪金寶、成龍、元彪,他們演的電影不僅好看,而且功夫耍得十分精彩,而且成龍已經在國際上成為中國功夫的代表,那究竟他們誰才是真正的武林高手呢?

其實真正的七小福是商業產物!

首先我們說一下七小福的來源,20世紀60年代,京劇武生于占元在香港開辦中國戲劇研究學院,並招收了眾多門生。七小福其實是一個戲班,然而他的走紅來源于于佔元在一次京劇表演中,選了元龍、元樓、元彪、元奎、元華、元武、元泰七人擔任《七小福》的主角。後來因為演出非常成功,于占元於是藉此組成七小福戲班。說白了七小福是商業產物,他是京劇表演中武生,其武術功底基本是為表演服務的,並非適用於真實格鬥!

七小福誰才是武林高手/

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可以除去武林兩個字,因為他們並不是專業的習武之人,雖然基本功中少不了蹲馬步等基本功,距離真實的格鬥還差一些,倒不如說一下,誰的動作最標準,最行雲流水!那就是曾經當過李小龍替身的元華。據成龍在自傳中說到,元華的武術在七小福中是頂尖的,曾有一次老師讓弟子們練倒立,當時間到了,別人累的滿頭大汗,狼狽地起來時,卻發現華一動不動,,仔細一看,他竟然已入睡了!這說明他的氣力是很足的。雖然成龍、洪金寶的名氣要大一下,但演出成功並不代表武功高強。

另外,「七小福」戲班成員共有十四人,除去剛才提到的七人外,尚有元德、元俊、元彬、元振、元寶等人。只是隨著歲月流逝,如今再回看這群師兄弟,元俊、元泰、元武幾個在八十年代初期即銷聲匿跡;元振、元寶也只是混跡影壇,默默無聞;而洪金寶、成龍、元彪、元奎、元華、元德、元彬七人則成為當今香江影壇的赫赫人物,由此大眾眼中的「七小福」便順理成章地具體到他們七個身上。

雖然他們大部分都已經老去,身手不在,但他們的作品仍活躍在銀幕上,精湛的演技和敬業精神讓後生學習共勉。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所謂「七小福」指的不止有七人,他們當中都有誰?
    影壇中有著「七小福」許多觀眾都有所聽說,非常熟悉這個名字,然而他並不是一個名字,它既是一部京劇,也是一個戲班。香港七小福是京劇名武生于占元20世紀60年代在香港開辦中國戲劇研究學院時所收的7位門生的總稱,是一個戲班。七小福由來源于于佔元在一次京劇表演中,後來因為演出非常成功,于占元於是藉此組成七小福戲班,七小福就是指于占元的七位得意門生!
  • 晚清十大武林高手,有一個人,是「中神通"一般的存在
    他是孫式太極宗師,在武林中算是中神通的地位,黃飛鴻,霍元甲在他面前最多就算東邪西毒的功夫,無可爭論的民國年代第一高手,號稱「虎頭少保,天下第一手」。很多老武術家認為他是中國三百年來無人能及的真正高手。當時武林中人公認的武林第一高手,不管是讚揚他的,還是咒罵他的,不論是他的朋友,還是他的敵人,都不得不承認這個實事,如果你不知道孫祿堂是誰,那你肯定是個武盲。
  • 黃飛鴻、霍元甲、葉問,誰才是中國近現代第一高手?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近現代中國湧現出的眾多武術大師中的其中3位:黃飛鴻、霍元甲、葉問。他們不一定是最強的,但他們是我們所熟知的,我們先把他們弄清楚再說吧。 霍元甲是北方人,祖籍滄州(這裡武林高手輩出),生於天津,父親霍恩第是武術大師,霍家是鏢師(押鏢的)世家。
  • 金庸筆下的武林高手中,武功排在前十的主要人物都有誰?
    金庸筆下的武林高手中,武功排在前十的主要人物都有誰? 看武俠小說,大家最感興趣的就是書中高手的武功排名了,金庸武俠作為武俠小說的集大成者,書中高手排名更是會引發無數討論。
  • 《風雲1》中的八大武林高手排名
    《風雲》系列中有許多的武功秘籍,比如雄霸的「三分歸元氣」;無名的「萬劍歸宗」;絕無神的「不滅金身」等等。而《風雲》裡面的高手也數不勝數,那麼今天就帶大家盤點一下武林高手的排名!第二名:滿血無名「武林神話」無名年輕時就打敗了當時的劍道第一人——劍聖,又以一人之力戰勝武林十大門派。武功蓋世,練就萬劍歸宗,莫名劍法等等,後來因為妻子被仇人破軍所殺,所以總是一副破破爛爛出場,所謂殘血浪全場,滿血拉二胡的狀態莫過於此,如果是殘血狀態,那排名還會更低。
  • 動若癲癇,靜則倒地,從武林高手到娛樂網紅,馬保國是怎麼做到的
    近來看了記者小許採訪曾經的武林高手,現在的娛樂網紅馬保國,看了有話要說。從武林高手,演變為娛樂網紅,直到被打得鼻青臉腫宣布退出江湖,馬大師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所謂的武林高手,如果是自封的,那麼很難得到公眾的承認。
  • 誰說我結不了婚,談起感情愛情,想起「七小福」兄弟姐妹的親情
    這幾天看「誰說我結不了婚」,說起感情,愛情,就想起了兄弟姐妹的親情。在「七小福」的年代,戲班裡的兄弟姐妹就是互相幫忙,情深義重。香港七小福是京劇名武生于占元20世紀60年代在香港開辦中國戲劇研究學院時所收的7位門生的總稱,是一個戲班。
  • 白眉大俠:綽號以輕功見長的武林高手中,徐良的輕功能否排進前十
    (三魚細說《白眉大俠》第10期) 三魚/文 在評書《白眉大俠》中出現了非常多的武林高手,而這些武林高手一般都有一個響噹噹的綽號,比如在武林中武功排在第一位的於和就號稱「橫推八百無對手,軒轅重出武聖人」。
  • 少林、武當、峨眉,誰才是真正的武林宗師?其中有一派最為特殊
    在紛繁複雜的武林文化中,中國有些武術門派可謂源遠流長。那麼,在這其中又有哪些一代宗師被寫入武林歷史呢? 雖然,這個說法被許多文獻典籍收錄,但是,卻與真實的歷史不相符。 經過現代學者的研究證明,這個說法只是一個傳說。 歷史上,早在達摩之前就形成了寺院練武的風氣,在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嵩山少林寺由西域的跋陀建成之後,達摩大師才來到了少林寺。即使達摩創立禪宗,他也不是少林寺的創始人,而少林寺卻是在僧眾的長期習武中自發形成的。
  • 《風雲雄霸天下》中的兩大劍客武林神話無名和劍聖究竟誰更厲害?
    而這部劇中尤其對劍術描寫得很用心,出現了像無名、劍聖、步驚雲等這樣的絕世高手,其中最飽受爭議得莫過於被稱為「武林神話」的無名和被稱為「武林劍聖」的獨孤劍了,作為兩大叱吒江湖的劍客高手,他們的武術造詣究竟誰更加高?誰的劍術更厲害一點呢?
  • 天龍八部雁門關事件:蕭遠山本可團滅中原武林高手,為何選擇跳崖
    金庸天龍八部中,雁門關事件,是整部小說的重要江湖事件,直接影響了江湖武林的格局變化,註定了主角喬峰一生的坎坷命運。天龍八部的歷史背景趙匡胤南徵北戰,戰功顯赫,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建立了大宋王朝。金庸明確了天龍八部具體的歷史背景,故事發生於北宋哲宗元祐、紹聖年間,公元1094年前後。三十年前的雁門關亂石谷大戰,發生於公元1061年。雁門關大戰的起因及戰況中原武林獲得重要情報,一批契丹武士將假道宋境,搶奪少林寺武學典籍。
  • 《大掌門》再現高手 武林名俠沈浪華麗登場
    新的一年充滿了無限的期盼和未知的精彩,全球最火熱的武俠手遊《大掌門》即將給廣大玩家再送精彩,近日,武林名俠沈浪將華麗現身《大掌門》,江湖高手沒有最強、只有更強,到底實力如何呢?讓我們一探究竟!   《大掌門》宣傳圖   他是武俠小說《武林外史》的主角,百年武林世家沈家的傳人,響有「天下第一名俠」的美譽。
  • 三個身高不到1米6的人,卻是名震江湖的武林高手,怎麼做到的?
    不過中華武術博大精深,即使不是肌肉大漢,也能練成武術高手。不信你看我國歷史上,就有很多武學高手,小時候都是體弱多病的,後期通過勤學苦練才成為一代宗師,比如說霍元甲、葉問,就是最好的例子。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清末民初時期的三大高手,他們身高不足1米6,卻練成了絕世武功,有的還成了開派祖師!
  • 金庸小說中四大武林高手排行:風清揚上榜,掃地僧排第二!
    金庸小說中四大武林高手排行:風清揚上榜,掃地僧排第二! 4.風清揚: 華山派代表人物,他武功蓋世、劍術通神,一直隱居華山山後,是金庸小說中劍術達到最高境界的高手之一。 由於風清揚曾被氣宗騙走遠去他鄉成親,錯過劍氣宗對決,以致劍宗落敗。
  • 除了九陰白骨爪之外,九陰真經中還有什麼武功?備受武林高手追捧
    各位武林人士好,在金庸武俠作品之中,很少有武功能被成為天下第一,如天龍八部中的降龍十八掌,則被公認為天下第一的絕學,而今天筆者要跟大家介紹的這門武功,也曾是天下第一,備受武林群雄的追捧,它便是由黃裳所創的《九陰真經》,
  • 民國傳奇武林高手,傳聞能在15米內殺死對手,深受張作霖重用
    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衝過去的——李道釗(現代)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1099,閱讀約3分鐘中國武術博大精深,歷史悠久,人們熟悉的有"太極"、"少林拳"等。民國時期也有一位武林高手,一生習武,傳聞能在15米內殺死對手。
  • 洪金寶成龍「七小福」憑什麼佔據了香港功夫片武術指導大半壁江山
    到了1980-1990年代,洪金寶、成龍、元彪、元奎、元華、元彬、元德等幾個師兄弟名聲大噪,這使得外界都誤認為「七小福」就是指洪金寶成龍他們這七個人而已。而且,隨著歲月流逝,元俊、元泰、元武幾位在1980年代初期就幾乎銷聲匿跡,元振、元寶也只是默默無聞地混跡影壇。在這群師兄弟中,也只有洪金寶、成龍、元彪、元奎、元華、元德、元彬七人,成了當今香港影壇的赫赫人物。
  • 仙翁洩天機:真正的高手,往往能做到「無心」,這才是成事的關鍵
    真正的高手,往往能做到「無心」做事,而「無心」有三個功用,能做到一個也不簡單了。這就是說,人的後天意識遠遠比不上先天意識強大,當你真的能排除後天意識的幹擾,然後讓先天意識自然呈現的時候,你的潛力才會真正發揮出來。
  • 「七小福」成名史,個個都不比吳京差
    很多朋友都以為「七小福」指的是成龍等七個人,實際卻不止。原來於師傅在一次京劇表演中,選了元龍、元樓、元彪、元奎、元華、元武、元泰七人擔任《七小福》的主角,因為演出非常成功,于占元便藉此組了個「七小福「戲班,既讓徒弟們多增加些演出經驗,又可賺些銀兩,正所謂「一箭雙鵰」了。「七小福」戲班成員共有十四人,除去剛才提到的七人外,尚有元德、元俊、元彬、元振、元寶、元秋等人。
  • 香港社團的武林高手:聯英社龍頭「潘少俠」,向華強師父劉遠成
    在香港黑幫電影中,我們經常看到武館和拳館的存在,武館就是練習傳統武術,例如蔡李佛、洪拳、白眉拳等,而拳館大多是練習西洋拳和泰拳,通常都是教練授課。其實這就是黑幫的「練兵場」。香港黑幫中的習武人士很多,其中不乏一些武林高手存在,當下眾所周知的兩位,一個是14K雙花紅棍陳惠敏,另一個就是香港泰拳教父蘇龍。然而更早之前,也有兩位武林高手,一位是聯英社創辦人「潘林」,又稱潘少俠,綽號「鬼腳潘」,另一位則是新義安的開山元老「劉遠成」,下面簡單介紹一下這兩位武林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