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網站近日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3407號建議的答覆》,針對代表提出的應改革辦學體制、開創書院教育的建議,教育部在答覆中表示,目前一些高校開展書院制育人試點已取得明顯成交,下一步將適時推廣這種辦學方式。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有代表提出建議:應改革現有辦學體制限制,開創富有活力與中國特色的書院教育。
對此,教育部答覆表示,支持和規範社會力量辦學是中央一貫政策。國家對民辦教育實行積極鼓勵、大力支持、正確引導、依法管理的方針。
2016年國務院印發《關於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 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鼓勵支持社會力量興辦教育,要求各地重新梳理民辦學校準入條件和程序,進一步簡政放權,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源進入教育領域。
當前,教育部正在積極推動修訂《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以進一步完善促進民辦教育發展的相關法律法規。教育部鼓勵包括書院在內的社會力量舉辦者,按照國家關於支持和規範民辦教育的有關法律法規、政策要求,積極組織開展相關教育活動,成為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
同時,教育部在答覆中還表示,應發揮書院在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中的作用。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對於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4年,教育部印發《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堅持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既要發揮學校主陣地作用,又要加強家庭、社會與學校之間的配合。
2016年,教育部等九部門還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社區教育發展的意見》,強調把積極開展青少年校外教育作為社區教育的重要功能。我們支持有關社會機構發揮方式靈活優勢,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更好助力學習型社會建設。
此外,教育部在答覆中還表示,正探索進一步挖掘書院的育人功能。2019年,教育部印發《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中,就提出要「積極推動高校建立書院制學生管理模式。」
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關於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指出「依託書院、宿舍等學生生活園區,探索學生組織形式、管理模式、服務機制改革」。一些高校在校內開展了書院制育人試點,取得了明顯成效、探索了有益經驗。下一步,教育部將推動有關高校及時總結經驗,適時擴大改革受益面。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