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胡潤百富旗下國際教育平臺胡潤百學發布《2020胡潤百學·中國國際學校百強》。這是胡潤百學連續第三次發布「中國國際學校」排行榜,榜單錄入了來自24個中國大陸城市的百強國際學校。
其中北京和上海是國內優秀國際學校的聚集地,上榜學校佔整張百強榜的52%。其中上海比去年增加4所,達到27所;北京不變,有26所;深圳以8所取代廣州排在第三位;廣州比去年減少5所,有7所,排名下降一位至第四;蘇州仍然以6所排名第五。
我們來看一下這些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屬國內一線城市,這些地方聚集了國內優秀人才、企業,同時教育資源豐富且優渥。胡潤百富董事長兼首席調研官胡潤表示:「如果國際學校能代表城市的國際化,上海和北京佔了一半,上海、北京、深圳、廣州、蘇州和武漢佔了八成。」
上半年在疫情影響下,各城市都脫掉華麗的外衣,穿著樸素的「暴露」在我們面前,更直觀的體驗讓我們看到了各城市真實的一面。而疫情恢復後,各城市「滿血復活」的速度也不相同,不得不說,城市發展情況越好,恢復速度越快,一些城市疫情後經濟恢復困難。
城市間的差距和這次疫情帶來的反思,使各個城市在這兩個月中相繼放開落戶政策,從零門檻落到對滿足條件人員實行獎勵,再到購房享優惠等。人口的確為第一生產力!
一線城市手握優質資源,北京上海不僅聚集著國際學校,國內公立名校同樣握在手上,一線城市小區房價足以證明它的火熱程度。北京西城區在上月宣布實行「分區劃片」,從7月31日起,在西城買房不再擁有一對一學區。
5月29日,北京市三帆中學附屬小學發布2020年入學通告,令兩座數年未成交的大樓突然成為熱點,原因是這兩棟大樓今年被劃入該校學區範圍內。儘管北京此前已經嚴令禁止學區房概念炒作,但多家中介依然將此作為大賣點,5月29日當天就有房主將房屋掛牌出售並單套提價700萬元!
小區沾邊的房子總是能立馬光芒四射。一線城市的吸引力總是迷人的,儘管每天奮力拼搏,還是不想逃離,各方紛紛湧進,這也是各城市放開政策吸納人口的原因。除了這些一線城市外,武漢、杭州、成都這樣的新一線城市也分散著一線城市人口,和教育資源一樣,城市發展也要均衡。
6月1日,哈爾濱市教育局發布《哈爾濱市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工作實施細則(暫行)》。其中強調:1、哈市民辦學校嚴格執行免試入學政策,100%電腦隨機錄取;2、九區所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以面向本區範圍內招生為主,學額剩餘的可以「跨區」招生;3、報名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的,每名學生只能選報1所,未被相應學校錄取的學生由所在區、縣 (市)教育行政部門,以報名時提交的戶籍或房產信息為依據統籌安排入學。
很多民辦學校在此前招生中,會採取獎勵、進行考試擇優錄取等方式,這樣一來也保證了教育的公平性,公辦、民辦一同選擇。家長和學生在選擇時也更慎重,從側面降低校區房的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