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來臨之際,市委書記張術平走訪慰問我市部分學校教師。市領導於松柏、於永信、崔宗濤參加活動。
9月9日上午9點,張術平一行來到中農大煙臺研究院,察看了圖書館、研究生宿舍等。
中農大煙臺研究院佔地1583畝,已建成校舍26.5萬餘平方米,教職工269人,全日制在校生1594人。學校招收本科一批次考生,採取「1+3」培養模式,即第一年在北京培養,後三年在煙臺培養。現設人文與經濟管理學院、海洋與農業工程學院2個學院,開設公共事業管理、市場營銷、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水產養殖學4個本科專業。已累計向社會輸送畢業生12000餘人,升研率平均達42%,就業率達98%。依託中國農業大學的資源優勢,突出區域產業特色,組建國家、省、校三級教學科研創新平臺。累計完成市級以上研究課題83項,獲獎科技成果55項,申報國家專利42項、授權專利35項。近年來,推廣新技術新成果新品種10餘項,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2019年9月5日,中國農業大學首批200名煙臺專項研究生順利到煙臺研究院報到,2020年將招收煙臺專項研究生355名,獲得教育部批准2020年招收第二學位8個專業530名學生。
9月9日上午9點40分,張術平一行來到煙臺特殊教育學校,察看了校史室、推拿實訓基地、啟喑部聾學前班等。
煙臺特殊教育學校始建於1887年,隸屬於煙臺市教育局,是中國第一所聾校。學校分學前教育、九年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三個學段,有教學班25個,其中聾生班17個,盲生班8個,在校生200多人,教職工110人。學校擁有專業的師資隊伍(其中,全國優秀教師1人、省特級教師5人、全國特教專家3人),在教學中形成了「865」課程體系、 「CRM」三線教學模式、「6153」教學流程等教學特色。學校是全國第二批醫教結合實驗校、醫教結合特殊教育師資培訓基地、融合教育實驗基地,在盲聾學生康復教學方面效果顯著。學校堅持「快樂學習幸福生活」的辦學理念,形成了「大愛」德育體系,開設了多種門類的特色活動課和職業技能課,培養學生「雙基雙長」,並與愛心企業建立「1+N+X"愛心聯盟,一對一資助學生直至畢業。近幾年,學生就業率和高考錄取率均達100%。學校受到上級部門的多次表彰,先後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省級文明單位、省規範化學校、省特殊教育示範學校等榮譽稱號。
9月9日上午10點10分,張術平一行來到煙臺市第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走訪慰問。
煙臺市第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又名煙臺經濟學校,直屬於煙臺市教育局,為市屬國辦學校,位於芝罘區。現有學生5000餘人,教職工300餘人,擁有微機室、多媒體電教室、電腦藝術設計室、畫室、陶藝工作室、鋼琴室、舞蹈房、服裝CAD設計室、電算會計實訓室、電子電器等實驗實訓室。投資2000多萬建立了服裝專業、機電專業實訓基地。建有教室多媒體教學系統、閉路電視系統、校園網絡系統,2010年學校又為各專業學生創建了30多間創業工作室,為學生自主創業創造了良好的成長環境。學校與多家知名企事業單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實行訂單式培養,學生就業空間廣闊,就業率達99%以上。近幾年,學校開拓境外就業市場,派往日本等國研修生400多人,深受學生和家長的歡迎。
9月9日上午10點30分,張術平一行來到煙臺市直機關幼兒園,察看了戶外活動場所、藝彩長廊、娃娃廚房等。
煙臺市市直機關幼兒園始建於1950年,是首批山東省十佳幼兒園。發展至今,擁有鹿鳴園區、東風園區、塔山園區共三個園區,教職工170餘人,在園幼兒1700餘名。幼兒園秉承「用愛和智慧守護孩子唯一童年」的辦園理念,樹立「一日生活皆課程」的大教育觀,堅守兒童本位,注重養成教育,創新活動形式,促進幼兒在自由、廣闊的空間內得到和諧主動發展。近年來,先後榮獲全國教育創新優秀單位、山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山東省文明單位、山東省學前教育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教師中多人次獲評全國優秀教師、山東省特級教師、省市級名師、省市級教學能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