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師範大學強基計劃的培養目標是什麼?
答:我校強基計劃培養目標是以「為國選才育才」為宗旨,探索多維度考核評價模式,選拔一批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的青年學生進行專門培養,使其成為德才兼備、志向遠大、興趣濃厚、基礎紮實、能力突出、勇於創新的拔尖學生,為其將來成為引領人類文明進步的自然科學家、哲學社會科學家奠定堅實基礎。
2. 北京師範大學強基計劃的招生專業有哪些?
答:我校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專業為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歷史學、哲學六個專業。各專業辦學歷史悠久,實力雄厚,具有突出的學科優勢,其所在學科或為「雙一流」建設學科,或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被評為A+、A學科,或入選ESI學科排名全球前1%,在世界排名中名列前茅,且六個專業均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實施專業。
3.是否可報多個專業志願?如果服從專業調劑,調劑的專業範圍是什麼?
答:我校強基計劃招生專業按照文科組(歷史學、哲學)和理科組(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進行報考,考生僅可選擇一個專業組。根據考生所在省份具體招生專業情況,文科組可填報一至兩個專業,理科組可填報一至四個專業。需要特別提醒的一點是,考生在報考專業志願時,身體條件須滿足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相關專業的規定和要求。
如果服從專業調劑,是在相應專業組別內調劑,文科組調劑範圍為歷史學、哲學,理科組調劑範圍為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和生物科學,建議按專業志願順序填滿專業志願,即文科組報考兩個專業志願,理科組報考四個專業志願。
對於高考綜合改革省份,填報專業志願和專業調劑還須滿足選考科目要求。
4.北京師範大學強基計劃的招生計劃是多少?在哪些省份招生?
答:我校強基計劃面向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西、重慶、四川、雲南、陝西、寧夏、新疆等省份招收120人,擇優錄取,寧缺毋濫。各省專業組招生計劃於報名系統內公布,請登錄強基計劃報名系統點擊「招生計劃查詢」查看。
5.考生是否可報考多所學校的強基計劃?
答:報考我校強基計劃的考生不能兼報其他高校強基計劃。
6.報考強基計劃後是否還能報考其他特殊類型?被強基計劃錄取後是否還能選擇參加普通類批次的錄取?
答:在高考填報志願時可正常報考其他類型招生,如被強基計劃正式錄取後則不再參加後續高考志願錄取,未被錄取的考生可按考生所在省份高考志願填報錄取規則參加後續各批次志願錄取。
7.北京師範大學強基計劃的學校考核考什麼?是否必須參加學校考核中的體育測試?體育測試是否有合格線?
答:學校考核包含筆試、面試和體育測試。筆試為綜合能力測試,主要考察學生觀察力、想像力、創造力、邏輯推理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等。面試為綜合素質評價和專業知識考核。體育測試項目男生:坐位體前屈、引體向上、50米跑;女生:坐位體前屈、仰臥起坐、50米跑。
體育測試成績不計入學校考核成績,體育測試結果作為錄取的重要參考,無故缺席體育測試者取消錄取資格。綜合成績相同時,依次比較高考成績、學校考核成績、體育測試成績。
8.強基計劃錄取的考生入校後能否轉專業?未投放強基計劃招生計劃的省份考生,入校後是否還有機會進入強基計劃?
答:強基計劃錄取考生入校後原則上不轉專業,本科階段轉專業範圍原則上限於本校強基計劃招生專業之內。
強基計劃實行動態進出機制,每年一輪形成性考核,進行多主體、多維度、多視角的綜合素質評估,將部分不適應強基計劃培養的學生分流到強基計劃專業相應的普通班繼續學習,或者是在強基計劃內部調整專業。計劃內的學生轉出後,空餘的名額,可以經選拔增補相應數量的學生進入強基計劃。
9.強基計劃培養方案中「本碩博相銜接」政策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答:「本碩博相銜接」是指
(1)打通本研課程設置,形成相互銜接、逐級遞進的課程體系,優化課程建設標準、修讀要求、選課方式、教學管理等環節,全面考慮學生學習的基本規律和內在潛力,把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作為一個連貫的整體來設置課程、組織教學,構建完善本碩博銜接的培養體系。
(2)滿足考核要求的優秀本科應屆畢業生,按照有關程序可選拔為直博生。
10.自2019年起,北京師範大學形成「一體兩翼」的辦學格局,北京校區和珠海校區同時招收本科生。那麼強基計劃錄取的考生是在哪個校區就讀呢?
答:強基計劃錄取考生在北京校區就讀。
北京師範大學明確了建設「綜合性、研究型、教師教育領先的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辦學定位。當前,學校正著力構建「高原支撐、高峰引領」的學科發展體系和以北京校區和珠海校區為兩翼的一體化辦學格局,不斷深化綜合改革,推進各項事業發展。北京師範大學正向著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穩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