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遊有多火?有報導說,多個景區門票售罄,迪士尼酒店一晚7000元……可旅遊行業從業人員怎麼說?
文|金融八卦女作者:無風浪
· · ·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9月發布數據稱,全球旅遊產業上半年損失高達4600億美元,國內疫情控制得力,旅遊業出現回暖跡象,很多人仍然表示擔憂,截止9月底,國內旅遊市場仍未徹底恢復。
我國目前有4萬多家旅行社,旅遊直接從業人數幾千萬,我們採訪一部分人,傾聽他們講述「事業暫停」的經歷。他們沒有任何相似之處,但無一例外他們都被困在2020年裡。
1./ 超長假 /
2020年1月22日,農曆臘月二十八,青島的張向飛在收拾自己的行禮,妻子在旁邊又核對了一遍代購商品的清單,突然公司群裡通知出境團成不了,經理喪氣地說最近幾個月都夠嗆了。
「不就是幾個病毒嗎,至於嗎?」張向飛嘴裡嘟囔著,一腳踢開打包差不多的行李箱,無精打採地坐在沙發上。
每年年假都是張向飛最興奮的時候,很多人喜歡在這個時候花錢,無論是他做領隊的泰國旅行團,還是他私下的代購生意都異常火爆。
房貸、車貸、剛上小學的兒子和剛生不久的女兒都是金錢無底洞,如果出境遊真的暫停幾個月......想到這裡,張向飛常年飛「新馬泰」被曬得黝黑的臉上多了一絲不安。
與此同時,家住山東臨沂的李菲菲,也收到公司的通知,所有的團都暫停,其他同事正在緊張地跟客戶走退款流程。
李菲菲覺得無所謂,他老公有一份穩定且收入不菲的工作,她出來做導遊完全是興趣,有活掙錢算是補貼家用,沒活她也不愁,兒子快要上初中了,她正想多陪陪他。
1月24日,民航局、鐵路局、文化與旅遊部等相關部門接連下發通知,27日起,停止團隊旅遊出行、停止包括出境遊在內的「機+酒」服務、景區停止營業、禁止群體性聚集活動……整個旅遊行業被強行按下了暫停鍵。
旅遊從業者誰也想不到,2020是從一場行程上沒有安排的「假期」開始的。更讓人沒想到,這是如此之長的一個假期,從春節放到了清明節,又從清明節放到了五一長假,各地根據實際情況,五一之後省內遊才逐步鬆開。
因各地疫情管控的情況不同,景區今天開放明天關停也是常有的事情。而出境遊的從業人員,仍在苦苦等待。
2./ 等待 /
為了生活我們都在強顏歡笑地去工作,它在的時候你不會珍惜,它只有走了且銀行帳號上的金額逐漸縮小的時候,你才知道它給予不僅僅是一口飯,還是作為人的基本自信。
起初很多旅遊人心存僥倖,他們關注每一條關於行業的消息,同時關注著疫情控制的最新情況,每個臨睡的夜晚都在默念明天疫情就會結束,很快就可以開始工作了,第二天的新聞告訴你並沒有,然後再次期待下一個明天會有奇蹟發生......旅遊從業者們在等待中煎熬,在煎熬中等待。
劉銘初是廣州知途旅行社的老闆,他知道帳面上的錢還能維持公司運營多久,1月底停掉所有的旅行團後,他便在公司群裡說「如果一兩個月不能開張,這家公司就會關門」。
他覺得商業社會,這種做法很正常。群裡鴉雀無聲,沉默是抗議,也是不得不接受的無奈。2月底,全國各行業陸續復工復產,個別景區也恢復開放,不少旅遊從業者覺得全面開放的時間快到了。
張向飛很樂觀,他在公司群中和同事互相加油打氣,大談當年戰勝非典的情況,他預測,等夏天來了,病毒就會被熱死,就如同非典那次,很快一切就會恢復正常。
個別同事聽不下去槓了一句「泰國、新加坡那麼熱,不照樣還有人得肺炎?」張向飛在群裡沉默了好幾天。
3月底,李菲菲得知旅行社部分周邊遊的經營業務放開了,探知才發現只能接待本地人遊本地,車輛上座率還不能超過50%,遊客一天要出示多次健康碼......
李菲菲覺得這種「恢復」意義不大,她選擇繼續待在家裡陪孩子,繼續等待旅遊業全面恢復的時刻。
清明小長假旅遊業沒有復甦的跡象,從業者寄希望於五一長假,可在國家《暫不恢復跨省跨境跨境旅遊及全國性文體活動》的通知發布之後,幻想的美好又立馬化為泡影。
劉銘初所在的廣東省6月恢復了省內遊,7月恢復了跨省遊,他快速行動組團,諮詢的人很多,報名者寥寥無幾,大多數人處於觀望狀態。
即使是相對較好的9月份,劉銘初說,營業額也僅僅是去年的1/2。對大多數旅遊從業者來說,還得再等待。
3./ 自救 /
等待也是要吃飯的。張向飛的老婆去年剛生下一個漂亮的女兒,二胎是張向飛堅持要的,他知道生一個四腳吞金獸的代價,他的信心來自這兩年已經鋪陳好的代購網絡。
當領隊多年,張向飛在新馬泰都有彼此信任的合作夥伴,每次成團,他會從中國帶一些的中國商品給合作夥伴,返回時再帶回一些當地的商品回來讓妻子通過朋友圈售賣,摸索多年,張向飛早已看不上那點微不足道的工資,但他需要這份工作為自己的副業提供免費的機票。
疫情下沒法成團,張向飛便和合作夥伴商議通過國際物流繼續代購。物流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都有所增加,張向飛的收入銳減40%左右,不過,維持一家人正常開銷、還貸問題不大,老婆對此也是滿意的。張向飛的徒弟小吳就沒有這麼幸運,這幾個月他一毛錢的收入都沒有。
他大學畢業半年,平常跟著師傅屁股後面打個下手,小吳最想從師傅身上學的不是如何講解旅遊景點,而是學師傅如何代購,不過,每當問及代購的重點,師傅都含糊其辭略過去。
小吳依靠前幾個月攢下來的工資,日子倒也滋潤,每天在出租房裡上上網打打遊戲,日子仿佛回到了大學時代。
5月下旬,小吳已經山窮水盡,同屋的舍友建議他一起去送外賣,小吳拒絕了,他覺得那不是大學本科畢業生應該幹的事。
被問及都24歲還伸手問父母要錢,小吳並沒有羞赧:「爸媽就我一個孩子,不給我給誰啊?」
小吳不是沒有想過嘗試,他在某短視頻平臺上做過一段時間的直播,效果不理想。
同樣一個段子,這個旅行團說了,下個團照樣可以說,重複參團的人很少,直播不一樣,這個段子講了明天再講,別人就會罵你。
小吳實在無法持續輸出不同的內容,沒幾天悻悻地離開了直播界。
美國、印度疫情已經失控,英國、法國、西班牙等歐洲國家的疫情隨時有二次爆發的可能性,隨著北半球秋冬季來臨......整個地球,也只有中國是最安全的。小吳是跟著師傅走新馬泰路線的,如果不打算改行,他問父母伸手要錢的日子,可能還要持續很久。
4./ 轉行 /
小白是國內著名航空公司的空乘人員,他飛的是國際線路,談及往昔,他眉飛色舞地描述各大旅行社的領隊見了他都得主動問好,也因此結識了不少旅行業人員。
小白說他們今年太慘了,完全沒有活幹,想生活必須改行。他認識的人當中大多數都改行了,或者是暫時性改行了,做什麼的都有,直播帶貨的、買紅酒的、送外賣的、改國內線路的......
當被問及出境遊被限制,航空業怎麼樣時,他說自己已經在家「賦閒」七八個月了,問他這算失業嗎,他說這是國企。
李菲菲已經下定決心改行了。一是年紀大了,確實跑不動了;再者,自己正在備孕生二胎。她自我調侃道,要是疫情剛開始就下定決心不幹這行了,現在二胎都快出生了。
劉銘初的旅行社沒有關門,他悄悄轉換了跑道。以前組織旅行團時,他順帶賣一下少數民族的物產,由於沒有放精力去做,少有盈餘他還是很滿意的。
疫情期間什麼事情都做不了,他通過微店、公眾號重點宣傳物產,沒想到效果不錯,客戶基本上都是以前參加過旅行團的老用戶,竟然支撐起來這家旅行社度過「寒冬」。
5./ 現狀 /
廣東6月省內遊開通,7月跨省遊開通,劉銘初的旅行事業慢慢有了起色,截止到9月底,配合著售賣物產,相比同期公司營收還是下降了1/3,但他說維持公司運行是沒問題的。
2020年國慶、中秋雙節合併一共放8天假,被旅遊業寄予厚望,甚至有人喊出「報復性旅遊」就要來了。
作為一名有20年從業經驗的旅遊業前輩,劉銘初不這麼認為。他拿自己舉例子,他公司今年國慶節的團已經滿了,但收入肯定不如去年,今年是短線團為主,更賺錢的跨省長線團報名人數很少。
大家對長線旅遊還存在很大疑慮,國內高風險地區依然存在,劉銘初覺得群眾的恐懼心理會持續一段時間,至少需要一到兩年才能恢復。
▲平谷石林峽風景區遊客不算多
家住北京天通苑的王大哥,今年快五十歲了,用本人的話說「祖上積德」給他留了三四套房子,早就過上了財務自由的生活,8月剛和幾個朋友自駕遊去了一趟西藏。
被問及國慶節打算去哪裡玩?王大哥一口地道的北京腔回到:「我告你,以前哪裡人多往哪裡扎,今年不行,見著人我都得躲著走,誰知道誰**身上有沒有病毒啊,所以國慶節還是老實在家待著,哪兒都不去,哪兒都不去。」
李菲菲表示今年國慶節不會帶團,也不會出去旅遊,因為山東臨沂這邊中小學要求學生國慶中秋長假不要出去旅遊,按照中國人的旅遊方式,綁住了孩子,也就綁住了一大家子人。
2019年中國旅遊業總收入為6.5萬億元,據此,行業停滯一天,損失大約是176億元,冷冰冰的數字平均到每個從業者身上可能就變成了逐漸乾癟的錢包、生活水平的下降、孩子興趣班減少、甚至三餐不繼......
旅遊不是生活的必需品,當出門帶有極大不確定性時,人們都會選擇規避風險。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9月15日發布數據稱,國際遊客人數減少了4.4億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5%。
該組織預測,遊客人數想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至少需要2到4年。有人被困在2020,還有人會被困在2021、2022...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會越來越好!
(應採訪者要求,張向飛、李菲菲、小吳、小白都是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