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如民,男,1970年出生,中共黨員,1994年德州學院畢業,現任禹城市綜合高中副校長。
在他二十六年的從教生涯中,最令他自豪的是,他有二十年擔任班主任的工作經歷,在工作中,他總是挑「硬骨頭」啃,對於年級中不容易管理的班級,他總是主動接手,迎難而上;對於每一個班級,他總是不厭其煩、精細工作,對每個學生都建立一份詳細情況檔案,對每個學生家庭狀況、個人愛好、學習狀況、情緒性格等特點都做出詳細的記錄;他對待每個學生總細細分析、反覆推敲,去尋找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正是他細緻入微的工作,所帶班級的學生都能與他很好的找到交流的契合點。他接手的每個班級都能在短時間內形成優良的班風、學風,廣泛獲得學生及家長的好評。
1997年,他所帶的班級中有一名學生,在返校時沒有按時到校,該生請人帶給他一封信,說明了自己不想再讀書的想法,崔老師調好課、騎自行車三十多裡地,到學生家中家訪,他前後去了三趟,最後學生家長非常感動的把學生送到了學校,最後這名學生也如願以償地考上了大學。他就是靠著這份韌勁和執著,把每一個班級都帶的有聲有色,在管理班級中也一步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2007年,他又接了一個沒人願意帶的班級,班級有63名學生,都是一些有個性的孩子,而且大部分是貧困生。面對這樣一個班級,他積極向原班主任了解學生情況,多次與學生進行談心談話,短時間內就摸清了這個班級的特點,孩子們有著被忽視、迷茫、破罐子破摔的共識。面對這種現狀,崔老師創造性地在班級內創辦《心雨》班報和《天生我才必有用》三分鐘的勵志演講,經過他的不懈努力,較短時間內,班級中同學們原有的迷惘情緒消失,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形成了。創立班報和勵志演講在校內得到推廣,2008年該班級獲得了省優秀班集體稱號。
2012年,他擔任禹城市綜合高中政教主任,自上任開始,他始終把「立德樹人」放在心裡,在如何實現這個目標上,他總是一面學習先進經驗,一面走進班級、走進學生中去,根據學校實際情況,狠抓校風建設,在學生管理上明確提出了「制度約束與核心素養培養」並行、安全管理上「校內與校外」並重的管理思路,他親自修訂、制定了管理制度33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學校學生管理體系,自從事德育工作後,他還主持研究開設了三項本校的校本課程,經過多年的驗證與實施,受到了廣泛的好評。經過10年的不懈努力,學校在校風、社會聲譽、社會滿意度等方面有了非常大的進步。
2013年以來,他帶領的團隊效果顯著、成果斐然。禹城市市內各學校、德州市其它縣市學校、聊城市內學校的同行多次來我校交流學習,德育教育的成果更獲得了劉家義書記的褒獎。
他的工作成績得到了上級領導、社會各界、學校老師的一致好評,他也先後多次獲得各類嘉獎與表彰:
2004年獲禹城市教育先進工作者
2006年獲禹城市優秀教師
2007年獲全國優秀教師
2009年獲禹城市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
2011年獲禹城市骨幹教師
2015年獲德州市普通高中校長德育論壇交流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