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正好趕上疫情導致發布延期,所以Mavic Air 2 可能是我內測過的時間最長的一款無人機了。
想一想,我曾帶著Mavic Air 2 去了新疆阿勒泰福海拍冬捕、在亞塞拜然被沒收暫存、在土耳其差點丟在了世界最大的機場、在克羅埃西亞同時記錄了碧海藍天和冬日雪,以及輾轉在杜拜和俄羅斯。這些,處在疫情當下,都像是上個世紀的事情一般。
看著手裡的Mavic Air 2 在被拉長的測試期裡一點點迭代成長完善,我有一點能體會到大疆工程師們的感覺,既然新世代終將來臨,為什麼不勇於革自己的命?大疆的產品,還是要靠自己來吊打。
太長不看版:
銜接消費級和專業級,照片畫質是比不上Mavic 2 Pro的,一眼差距,視頻的話僅略遜於Mavic 2 Pro一點點甚至持平,但都比Mavic Pro初代強,也都比Mavic 2 Zoom版強。
Mavic Air 2 硬體上更像是Mavic 2 Pro的mini版/青春版/性價比版,硬體太太太強了,4999元的性價比有點爆棚。
主要特色
1、引入了手機圈風評優異的4800萬像素的SONY IMX 586 1/2英寸CMOS
2、Mavic系列視頻拍攝第一次提升到4K/60fps
3、拍攝第一次全面引入了HDR效果,HDR拍照、HDR視頻、HDR全景
4、第一次將移動延時和拍照提升到了8K
5、飛行時間第一次延長到34分鐘
6、新一代智能避障提升效果驚豔
7、第一次把圖傳距離提升到了驚豔的10公裡
8、第一款引入了ADS-B的機型
開箱
機身
剛開始拿到機器的時候,我其實並不是知道這是初代Mavic Air的迭代產品,等知道了這是Mavic Air 2 ,還有點吃驚。
因為外形上,就是個小號的Mavic 2哇。據說是初代Mavic Air 的外形並不完美,相同體積重量下續航時間的天花板比較難突破,所以大疆工程師們,直接採用了Mavic 2 Pro的外形,這也順勢統一了整個Mavic系列外形的設計語言。
不過說實話,我還是蠻懷念Mavic Air初代那種貼合大眾流行設計語言的樣子,雪域白、曜石黑、烈焰紅的多彩配色,也俘獲了不少新的消費群體。畢竟Air的主要用戶群,應該還是那些想嘗試新鮮科技的新手們。
現在的Mavic Air 2 則完全拋棄了初代的外形設計語言,整體呈灰色,造型風格設計語言向Mavic 2 Pro的工業風靠攏。放一起,除了大小,幾乎分不出來誰是誰。
重量上我稱了下,起飛重量570g,比一代的430g多了140g左右。
雲臺保護鎖扣的安裝依然不太好用,Mavic系列的通病。手感,阻尼都差點事,不曉得量產版有沒有改善。我拿到第一個月飛了6個國家,機身放行李箱中託運,我的雲臺保護鎖扣已經有了一小絲裂縫。
遙控器
造型大變,Mavic系列的新嘗試,天線藏在了遙控器裡(我本來想擰開看看這個全域天線長啥樣,但是螺絲卡在底部很不好擰,放棄了),比之前略顯大,握持手感更好,紮實了很多。遙控器夾子有凸起和凹陷部分,對手機電源鍵、音量鍵都很友好,至少我手頭的iPhone 11 Pro Max 和OPPO Find X2都沒問題。
操縱杆的收納也比系列裡的其他機型要紮實,好評。橡膠包裹,本來還擔心橡膠低溫還不會硬化,不過我在新疆阿勒泰零下二三十度的環境下做了測試,低溫下目前沒問題。
遙控器接口換成了C口,好評~大疆終於捨得擁抱新接口了,這也讓手頭的收據線隨時都能救急使用。
和Mavic 2 Pro相比,少了一個波輪,換成了「拍照/攝影」啟動鍵。
軟體
Mavic Air 2使用的App是DJI Fly。看來大疆目前的策略是,Air和Mini這種開拓消費人群的入門機型都採用新手更友好的DJI Fly操作;
而界面更專業化,選項更多的DJI GO 4,則配合偏向專業用戶更多的的Mavic 2 Pro和精靈4系列,還有悟2。
電池
3500mAh,40.42Wh,非常小巧,盈盈一握,但卻帶來了34分鐘的長續航。
沒有沿用去年的Mavic Mini的通用快充小D口,又是一個新的自定義樣式。反正大疆看來是不會統一充電接口了。
更不容易炸雞
智能跟隨3.0、焦點跟隨2.0、興趣點環繞3.0
雖然為了區分產品檔位, Mavic Air 2 的硬體上並沒有左右避障,但是一般消費者最想用,卻並不太敢放心用的智能跟隨上,Mavic Air 2 做了極大的加強,大疆的技術還是很驚人的。
基於雙目視覺的三向環境感知與避障
支持精準降落,支持天空檢測/水面檢測/高空懸停
支持俯衝加速,近地自動減速功能
基於計算機世界的全新慧眼功能,智能跟隨、興趣點環繞和Spotlight融為一體,更精準識別人車船。
放段我騎車的遙控器錄屏,大家感受下——注意,下面這段跟隨是全自動的,無任何手控。可以看到,Mavic Air 2 上下左右的飛行路逕自行調整的非常自然流暢,時高時低,從3.5m到1.5m,再升到2.5m,來回騰挪;忽左忽右,面對小汽車、路燈、旁逸斜出的樹枝,Mavic Air 2 都能機智柔順的調整位置避開。這已經有了相當大的實用性了啊,出去玩,這回可以放心的把背影交給Mavic Air 2了。Mavic 2 Pro我可不敢這麼玩。
注意,因為智能跟隨的計算量有點大,所以畫質最高支持到4K/30fps。4K/60fps無法打開智能跟隨。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畫質
硬體上4800萬像素、SONY IMX 586 1/2英寸CMOS,用了手機圈的網紅COMS,我手頭最新的OPPO Find X2 剛好就用的這款CMOS。
但是,無人機可沒有手機尺寸和重量上那麼嚴苛的掣肘,Mavic Air 2 用了正經的玻璃鏡頭,鍍膜工藝優秀,而不是手機的塑料鏡頭,這齣來的效果天差地別。
再加上套裝包還有三塊官方ND濾鏡(16/64/256)輔助,如虎添翼。
這半英寸的大CMOS,不僅吊打一眾手機旗艦,還吊打Mavic 2 Zoom版。
軟體上,8K延時視頻、4K/60fps@120Mbps、1080P/240fps慢動作、HDR照片、HDR視頻、HDR全景……照片和最貴的Mavic 2 Pro比還差點事,視頻上,某些方面各有千秋了,Mavic Air 2 的碼率是120Mbps,高於Mavic 2 Pro的100Mbps。
整體畫質調教上,Mvic Air 2 相當於給出了2種風格。普通拍攝,是正常偏略素雅的大疆傳統顏色風格取向;Smart拍攝、HDR拍攝、4800萬像素,則是比較典型的HDR風。
另外,比較建議夜景拍攝時,不要使用4800萬像素。因為IMX586採用的Quad Bayer結構,是四合一輸出1200萬像素,能夠極大的抑制暗光下的噪點問題。4800萬像素直出,噪點就有點太多了。當然,也可以選擇4800萬像素拍完後去噪點縮圖。
圖傳
什麼,把初代Air的WiFi圖傳升級到Mavic 2的OcuSync2.0了?
什麼?圖傳距離比Mavic 2 Pro 還多了2公裡?!!10公裡?!這是要功高震主啊,完全不把Mavic 2 Pro放在眼裡。
我在新疆那拉提試了下拉鋸,因為山上海拔比較高,拉到5公裡電量就開始報警了,所以沒測到極限距離。
說點缺點
1、對於用慣了Mavic 2 Pro的我來說,Air的交互邏輯完全變了個樣子,雖然功能相當多,但全集中在二三級子菜單,遙控器快捷鍵也只給了一個。
2、每種拍攝模式都需要單獨設置畫質參數,沒法統籌。
說兩個實操
Mavic Air 2 的極限使用溫度,是廣於Mavic Pro和Mavic Air初代的,官方建議溫度,已經下探到-10°C,和Mavic 2 Pro持平。依然記得我內測Mavic Air初代時,在-30°C的新疆喀納斯,使用起來並不是很柔順。
而我這次第一次使用Mavic Air 2,恰好又是在-30°C的新疆福海冬捕節。第一次飛新機器,激動啊,忐忑呀,但是使用起來手感很好,寬容度也不錯,在白茫茫一片的冰面上,體驗良好。
尋星速度也很快,對Mavic Air初代是碾壓式的。我之前內測Mavic Air初代時,剛好一個月內跑遍了東半球、西半球、南半球、北半球,還在北極飛了下。北極GPS衛星少,磁場非主流,又有太陽耀斑,飛Mavic Pro 和Mavic 2 Pro(去年我又在北極住了半個月)略等一小會,就能尋星成功,而Mavic Air初代則需要2~3分鐘(不清楚後期軟體是否有修正這個問題)。至此之後,我就對Air在極端條件下的尋星能力持保留態度。
這次拍福海冬捕,Mavic Air 2 基本是開機秒尋到星,看來Air的這個隱患短板也被補齊了。
對了,強烈給大家安利下我的家鄉新疆,非常適合航拍~只要在當地公安局報備就能飛。我這次冬捕節,拍的不要太爽。而且為了拍好,除了mavic Air 2,我還帶了一臺水下無人機——吉影的T1,能下潛到水下150m(約50層樓高)。
記錄水下的冰捕畫面不要太爽,4小時續航,和Mavic Air 2 一起使用,覆蓋海陸空,不要太爽。
第一次在水下拍攝,感覺還是很奇妙的,有種當年第一次接觸無人機的feel。
第二個實操,我是在克羅埃西亞,也是發現了Mavic Air 2 第一次使用了ADS-B的實錘,算是實錘吧。
整個歐盟在「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框架下,統一了傳統歐洲範圍內的無人機法規,2020年7月1日生效。目前包括歐盟28國、4個相關國家、4個小微國家:
奧地利、比利時、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賽普勒斯、捷克、丹麥、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德國、希臘、匈牙利、冰島、愛爾蘭、義大利、拉脫維亞、列支敦斯登、立陶宛、盧森堡、馬爾他、荷蘭、挪威、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國(目前依然包含),以及小微國家:安道爾、摩納哥、梵蒂岡、聖馬利諾
2020年7月1日開始,在EASA努力下,這些各自為政的歐洲國家無人機規則將由歐盟共同法規取代。這將建立一個安全性最高,真正協調的無人機市場。
同時,禁飛區、限飛區做了統一表示和劃分。
我在克羅埃西亞扎達爾(Zadar)飛Mavic Air 2時,顯示了幾個很複雜的禁飛區區域,我所在的海邊也禁飛(抱歉,當時沒想到要截圖)。但是換用Mavic Pro 2 的話,就沒有此問題。看來Mavic Air 2 的硬體已經開始適配歐盟法規的要求了,而具備ADS-B則是基本要求。
好了,關於Mavic Mini就講這麼多。
我是龍少,帶著無人機,環遊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