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文言文,除了考試,還有更重要的意義。「腹有詩書氣自華」,學習古文可以提高孩子的文學素養,讓孩子更加了解歷史文化。在寫作時,古詩文也是極佳的寫作素材,幫助孩子提升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
對於剛接觸文言文的同學來說,文言文晦澀難懂,詞義複雜,如果只是死記硬背,很難背下來,這是因為文言文脫離了我們熟悉的語境和生活環境,並且學生已經有了特定的語言使用習慣,一時半會兒想要適應就比較困難,如果沒能掌握正確的文言文學習方法,長此以往學生就可能對文言文產生恐懼心理,惡性循環。
那麼文言文到底怎麼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順應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對文言文產生興趣,理解其中的意思,才能更好地背誦和運用,在考試和寫作中更加得心應手。
剛接觸文言文的孩子可以讀點這些書籍:《文言文啟蒙讀本》、《初中文言文助讀》、《走進文言文》……
文言文的學習該如何做到讀與背的結合呢?
首先先要理解古詩文的內容。理解和記憶是一對孿生子,二者互為基礎和前提。古語有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反覆誦讀,理解含義,記熟背熟。其次還要學會運用一些背誦的方法和技巧。
第1步:通讀全文,標出生詞
拿到一篇新的文言文,第一遍閱讀肯定是很困難的因為文中有大量生詞,初讀基本讀不出文章到底在講什麼,沒關係,把不懂的字詞標出來就行了。
第2步:註解生詞,從頭讀第二遍
第二步主要是疏通文意,讓古詩文與現代文相結合。把之前第一步標出來不懂的詞語分別對照註解梳理了一遍,這時再逐句翻譯文言文,(可以先嘗試自己翻譯,之後再看參考書上的翻譯),當你發現語句也差不多理通順時,再重新通讀全文,此時你應該大概明白全文在講什麼了吧。
第3步:讀第三遍,概括各段落
寫段落概括是為了弄清楚各段分別在講什麼,這樣在背誦全文時,以各段概括為線,串聯全文,這樣就不會背一段忘一段了。(這一步非常重要)
第4步:逐一背誦各段落
一個段為主線,一個段落一個段落地背誦,注意串聯個段落,腦中要有一條「線」,用於牽引各段內容,之後背誦全文。
通過以上四步,你就學習了「字詞含義、文章大意、各段主旨、」這樣想要背誦整篇文言文也不會是什麼難事了。
1、抓住韻腳背誦
押韻是在詩文中,把同韻字放在不同句子的相同位置上,一般把韻放在句尾,稱為韻腳。在背誦時可採用抓住詩歌韻腳的方法背誦。
例如:《過故人莊》,這是一首五言律詩,押的是 a 韻,韻腳分別是:家——斜(xiá)——麻——花。誦讀時抓住這四個韻腳,結合詩中敘事般的場景加以背誦。運用這樣的敘事場景加抓韻腳記憶的方法不僅利於快速背誦,也能使我們更好地品味到古詩詞的韻律美。
2、利用課文畫面背誦
大多古詩文的共同特點都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同學們在背誦文言文時就可以根據古詩文中所蘊藏的畫面形象來輔助聯想記憶。
比如,有些古詩文景物描寫如詩如畫,人物刻畫生動形象,我們就可利用其中詞句所構成的畫面來輔助背誦。如《天淨沙·秋思》,按詩的意境勾畫出一幅「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斷腸人」組合成的畫面。依此方法背誦,不僅有利於對詩文意思的理解,也有助於記憶。
3、進入課文角色背誦
例如背誦《世說新語·陳太丘與友期》一文時同學們可以和同桌或好友來分別扮演元方與客,模仿二人的語氣來進行對話訓練,結合場景模擬表演來加強背誦的力度,背誦並表演完自己所飾角色的內容後再和對方交換角色換背對方剛才的內容,反覆直至二人最終熟練成誦。這樣的記憶背誦法會更具趣味性和互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