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畢業「寄」:教授客串搬運工 7小時打包3000本書

2020-12-17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吳婷婷 應悅)今年畢業季,很多高校畢業生因為疫情不能返校,導師、教授、輔導員紛紛當起臨時家長,將畢業生滯留在宿舍裡的物品無一遺漏地打包、寄送。

北京郵政數據顯示,截至7月22日,已有超過60所在京高校為畢業生寄運行李,完成包裹郵寄量12萬餘件,預計相關工作將於7月底結束。新京報記者從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多所高校了解到,北京高校畢業「寄」自6月底啟動,至今仍有不少行李整裝待發。

據悉,幾乎所有北京高校都召開了畢業生行李打包的「專題研討會」。由於校外人員無法進入學校,校內工作人員尤其是老師成為「主力」,親自動手尋找、整理、打包行李。

中國傳媒大學老師為學生收拾書籍。受訪者供圖

中國傳媒大學人文學院

提前準備移動Wi-Fi、錄屏軟體 打包過程實時溝通

「史無前例的全院總動員。」談起這次畢業「寄」,中國傳媒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張晶這樣評價老師們的工作。考慮到近期南方多地暴雨,人文學院準備了有防水層的行李袋,用來打包學生的床鋪被褥等易受潮腐蝕的物品。打包用的箱子,也會專門墊上一層塑料布用來防水。

接下來是具體的打包環節。老師及學生志願者以工作小組的形式進入宿舍進行打包,並通過直播形式實時溝通,為此學校提前準備了移動Wi-Fi、可移動攝像頭、錄屏軟體、手機支架等設備。

「整理時按照『先公共,後個人;先重要,後一般』的原則,逐一核對、分類裝箱。」人文學院黨委副書記劉首兵介紹,打包學生物品時,首先要把一個宿舍內的物品分配好,放在公共空間的物品,必須要在宿舍所有人都在線時共同處理。

東西清理完,裝箱也是個技術活。郵寄的規定是一個箱子不能超過20公斤,為了平衡每個箱子的重量,老師們研究出一套經驗。「箱子底部可以放點書,上面可以放衣服,這樣一來可以平衡重量,也能防震。」劉首兵介紹,人文學院還準備了不同顏色的行李標籤,貼在打包好的箱子上作為區分。還有一些在本校考研升學、延畢以及在京工作的同學,希望在可以進校之後自己來領取行李,學校為此提供了專門的場所暫存行李。

為了保障學生的隱私,參與打包的老師們都籤署了承諾書,未經行李所有人同意,絕不向任何其他無關人員提及「雲整理」過程中的物品情況。

為了掌握行李去向、完善後續工作,所有行李的寄件人都登記為劉首兵。目前,已經有不少同學反饋行李已經收到。「幾乎所有同學都表示很感動,能聽到大家這樣說,老師們也感到很安慰。」劉首兵說。

據了解,老師們還在畢業生專用證件材料袋中裝入了人文學院2020「廿廿不忘」畢業季紀念品「小扇子+書籤」,希望畢業生在打開包裹時,能感受到母校的心意。

為了保護畢業生隱私,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的老師用一些特殊詞語替代衣物、書本等。如,「鮮衣怒馬」對應衣服、「看盡繁花」對應零碎物品。受訪者供圖

中國人民大學老師為同學打包物品。受訪者供圖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

行李按衣物、書籍等分類打包 隱私物品可由朋友代領

「寄:所有布料,包括衣服、鞋;床上用品(綠色那個不用)。存:所有書、列印資料。扔:行李箱、床墊、吃的……」這是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一位老師記錄的畢業生包裹清單,上面詳細記錄了此前溝通的行李處理方式。

經濟學院黨委副書記李佩潔告訴記者,行李打包前,老師們要先與畢業生電話溝通,讓他們梳理一遍宿舍裡放著什麼東西,哪些寄、哪些扔、哪些存。老師們一一記錄,收拾行李時做一些參考。「從第一天與學生溝通寄行李的事到現在,我一共記錄了16頁筆記,有些還記在了電腦裡。」

有的老師還用畫圖的方式重點標註了學生床鋪的位置,以及物品存放的位置。

李佩潔表示,如果有涉隱私的物品,同學會提前跟老師溝通,想讓誰去取。「我們提前都提醒了同學,可以委託在校的好朋友代領,也可以委託熟悉的老師去。」有些學院的老師還用非熟悉原則幫助同學收拾行李,也就是說,老師不收拾自己學生的行李,而是請陌生老師代勞,以更好保護同學隱私。

這次有很多年紀稍大的老師參與了行李打包工作。「這些老師自己的孩子都很大了,用他們的話說,都很長時間沒有給孩子收拾過東西了,但這次願意為畢業生『付出』。」

一次次的視頻連線中,老師們將畢業生稱為「孩子」。「孩子,你這鞋子還要嗎?」「孩子,這書都給你寄過去吧?」收拾行李的過程中,老師們常常得彎下腰,甚至趴在地上給學生尋找床底下的物品。「老師們都特別細心,有些學生跟我們開玩笑說,即使能回學校收拾行李他們也想偷懶不來,因為老師們收得太仔細,又快又好!」李佩潔笑著說。

已打包的行李上,貼上了「鮮衣怒馬」「看盡繁花」「乘風破浪」「未來可期」「歸來少年」等詞語,這是老師和畢業生之間的小秘密。

李佩潔說,學生的行李基本按照衣物、書籍等分類打包,為了方便分辨,老師們想著在外包裝上做一些標註。「直接貼上『衣服』『鞋子』『化妝品』顯得過於直白,也有些暴露隱私,我們就用一些詞語代替。」具體來說,「鮮衣怒馬」對應了衣服、「看盡繁花」對應了零碎物品、「乘風破浪」對應了鞋子、「未來可期」對應了書本、「歷盡千帆」指代樂器器材、「歸來少年」指的是護膚品。

北京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用上行車記錄儀 確保物品無一遺漏

北京理工大學確定通過統一快遞方式免費給畢業生郵寄物品後,開了多次協調會,還向每名委託打包的學生發放表格,提前摸清貴重物品、重要文件等物品信息。有一位學生就在「貴重物品清單」裡列出了「抽屜裡的三張銀行卡、學生證、一卡通、若干證書等紀念品、書架上一摞有筆記的本子」。

學校決定通過導師負責制,配以學生志願者的方式,為畢業生們打包滯留物品。為保護學生隱私,還執行了男老師收拾男同學宿舍、女老師收拾女同學宿舍的打包細則。

據介紹,該校化學與化工學院參與行李打包的人員包括機關幹事、學生輔導員、專業教師、在校學生等共計230餘人。學院黨委副書記張鋒在幫助畢業生收拾行李時全程拿著手機,通過視頻方式與學生確認物品。為了錄製宿舍整體環境,確保物品無一遺漏,他們還用上了行車記錄儀。

化學與化工學院教授吳芹已經帶過14屆畢業生,這次也為畢業生打包了大大小小不少行李。說起這次特殊的畢業季,她說,「這是我第一次以這種方式送別我的學生,感覺挺親切,也算盡到最後的責任。」

講述

7小時手拉肩扛 幫學生打包3000餘冊書籍

馬子木是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博士研究生,今年畢業。在校期間,他發表了很多學術成果,得到一些獎金獎勵,最大的愛好就是用這些獎金購買書籍。因為不能返校,他委託自己的導師、國學院常務副院長烏雲畢力格教授幫忙打包行李。

烏雲畢力格帶著5名老師、1名學生志願者打開馬子木宿舍的大門,只見書櫃、角落滿滿當當都是書籍。「我們一邊兒把這些書籍裝進紙箱子,一邊兒數,總共3000多本,裝了52箱。」烏雲畢力格說,剛開始,大家還準備將這些書分門別類裝進箱子,後來發現這個做法太耽誤時間,隨即放棄。然後新的問題出現,用大紙箱子裝書雖然能裝很多,但打包完的箱子死沉死沉,身強力壯的小夥子都很難搬動。

馬子木的宿舍位於四樓,大家連扛帶推才把書箱搬進電梯,到達一層後,還得把這些箱子搬下臺階,送進車裡,非常考驗體力和臂力。因為這些書籍要暫存在學校,烏雲畢力格和三位老師開著自己的車來回運送數趟,才解決「最後一公裡」難題。

從上午10點忙活到下午5點,烏雲畢力格和同事、學生志願者終於搬完所有書籍。

烏雲畢力格帶了十多年畢業生,這是他第一次以這樣的方式送別學生,「以往都有很盛大的畢業典禮,還有撥穗禮,今年都沒法進行了。不過這次給很多畢業生收拾了行李,感覺跟他們的距離又近了。」

新京報記者 吳婷婷 應悅

編輯 張暢 校對 陳荻雁

相關焦點

  • 高校畢業「寄」:教授變身主播、搬運工
    7月15日下午,在中國人民大學一學生宿舍內,該校哲學院院長臧峰宇、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徐飛等一邊整理行李,一邊與視頻那頭的哲學院畢業生王卓然確認,哪些東西需要幫他寄回家。身在安徽老家的王卓然盯著臧峰宇教授遞到鏡頭前的一本本書、一件件衣服,不時回答「要」或者「不要」。
  • 北京高校畢業「寄」:教授變身主播、搬運工,有學生收到了床
    7月15日下午,在中國人民大學一學生宿舍內,該校哲學院院長臧峰宇、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徐飛等一邊整理行李,一邊與視頻那頭的哲學院畢業生王卓然確認,哪些東西需要幫他寄回家。身在安徽老家的王卓然盯著臧峰宇教授遞到鏡頭前的一本本書、一件件衣服,不時回答「要」或者「不要」。
  • 北京高校畢業「寄」:教授變身主播、搬運工,有學生收到了床
    7月15日下午,在中國人民大學一學生宿舍內,該校哲學院院長臧峰宇、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徐飛等一邊整理行李,一邊與視頻那頭的哲學院畢業生王卓然確認,哪些東西需要幫他寄回家。身在安徽老家的王卓然盯著臧峰宇教授遞到鏡頭前的一本本書、一件件衣服,不時回答「要」或者「不要」。
  • 畢業「寄」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為畢業生打包寄送行李
    未來網高校頻道7月21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胡芳)北京石油化工學院黨委直接領導畢業生回校打包寄送行李的準備工作,防控辦、各教學院系、學生工作部、團委、研究生工作部、圖書館網絡中心、後勤、安保處等相關部門加強協調,互相配合,嚴謹謀劃,精準制定方案,做足充分準備。
  • 北京郵政推出「畢業寄」「郵雲倉」
    原標題:北京郵政推出「畢業寄」「郵雲倉」   本報訊(記者 代麗麗 通訊員 吳玉蘭)由於疫情的影響,畢業生們無法在畢業季返校。北京郵政推出了2020年「畢業寄」+「郵雲倉」校園包裹專項寄遞服務,與80多所在京高校攜手,為畢業生郵寄行李。截至7月1日,北京郵政已收寄畢業生校園包裹3萬餘件。
  • 一對一溝通、分類打包、全程直播……為北京高校「畢業寄」點讚!
    大學畢業季,是道別的日子,也是人生踏上另一段旅程的重要時刻。而今年的畢業季,對北京高校的24萬畢業生來說,格外特殊。等待近半年,本可返校的他們又因北京疫情形勢和防控要求不能重返校園。面臨畢業,個人行李怎麼辦,成為畢業生們擔憂又頭疼的大事。
  • 直擊高校「畢業寄」:打包可直播,還推出「郵雲倉」服務
    由於疫情的影響,畢業生們無法在畢業季返校。北京郵政推出了2020年「畢業寄」+「郵雲倉」校園包裹專項寄遞服務,與85所在京高校攜手,為畢業生郵寄行李。截至7月1日,北京郵政已收寄畢業生校園包裹3萬餘件。留京就業或讀研的畢業生還可以將行李免費暫存到「郵雲倉」。
  • 畢業「寄」丨外國語學院:用愛心、真心、細心打包成「暖心包裹」
    愛心畢業「寄」,一世法大情連日來,全校19個學院450名教師600餘名學生志願者,投入2020屆畢業生行李打包寄送(存)工作。
  • 暖心畢業「寄」:中國人民大學行李打包寄送進行時
    (媒體報導點讚學校畢業季暖心舉措)師生員工齊上陣,畢業「寄」有溫度教職員工,紛紛化身「主播」和「搬運工」。國學院畢業生普遍書籍量大,曾用一整天的時間為一位博士畢業生整理了52箱書共計三千冊和4箱生活用品。
  • 西城郵政視頻打包助力特殊畢業「寄」
    受疫情影響,2020年從寒假到暑期,北京各大高校畢業生們還沒來得及返校,卻迎來了特殊畢業季。日前,西城郵政以視頻直播打包的方式,為轄區高校畢業生收寄個人物品,助力特殊畢業「寄」。支局在得知學校需求和收寄情況的轉變後,啟動了應急收寄預案,從細節入手研究收寄、運輸等重點環節,積極進行車輛物資的調配,調動全局各班組力量,於7月3日成立了「大學生包裹」收寄突擊隊,組建了「大學生包裹」收寄微信群,並再一次與學校進行了數據核對,為順利完成西外大街支局的「畢業寄」第一單奠定了基礎。
  • 中國人民大學畢業「寄」 上好有溫度的「疫」時思政課
    「這本《線性代數》教材是給你寄回去還是捐給新生?」7月15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知行2樓宿舍裡,哲學院院長臧峰宇正在與畢業生王卓然進行視頻通話,向他直播畢業「寄」全過程。半個小時後,王卓然留在宿舍中的物品已全部被裝在四個印有「2020屆畢業記憶」的箱子中。學校老師快速地纏上膠帶,用馬克筆寫上「青山一道,風雨共擔」八個字,用手推車送到快遞點。
  • 畢業「寄」|濃濃師生情,難忘畢業「寄」
    解鎖畢業「寄」,難解相思意。華北電力大學幫助2020屆畢業生行李打包工作仍在進行中,暖心畢業「寄」為這個夏天增添了更多精彩。隨小編一起感受其中的濃濃師生情吧~能源動力與機械工程學院7月4日一大早,學院的教師們便如火如荼的開始為畢業生們打包行李。
  • 「雲」寄行李安全嗎?走訪北京高校「畢業寄」
    畢業季來臨,對於因疫情原因無法返校的高校畢業生,除辦理各種畢業手續外,宿舍物品如何安置也成為備受關注的問題。記者近日走訪發現,北京各大高校針對畢業生陸續推出行李打包郵寄方案,提供委託在校師生代為打包和畢業生擇期入校自行打包等選擇。
  • 最特殊畢業「寄」!北京這所高校開啟暖心「模式」,老師:我要見到我...
    7月19日,北京市風險等級由二級降為三級。北京石油化工學院黨委直接領導,防控辦、各教學院系、學生工作部、團委、研究生工作部、圖書館網絡中心、後勤、安保處等相關部門加強協調,互相配合,嚴謹謀劃,精準制定方案,做足充分準備。
  • 特殊畢業「寄」 北信科機電工程學院為2020屆畢業生打包郵寄行李
    未來網高校頻道7月14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甘長來)7月7日至7月8日,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順利完成2020屆畢業生行李打包郵寄工作,全院60名老師與30餘名機關志願者、後勤志願者組成打包隊伍,為學院兩個校區,近90間宿舍,450餘名畢業生打包郵寄行李,共清點打包行李
  • 院長打包行李學生「雲指揮」 北京高校畢業「寄」現溫情
    新京報訊(記者 戚望 樊朔)「學生無法返校畢業後行李怎麼辦?」6月中旬起,因疫情防控要求,北京高校2020屆畢業生停止返校。隨著畢業季進入尾聲,學生留在宿舍的個人物品成為他們焦慮的問題。近日,記者獲悉,北京師範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央美術學院等多所首都高校為畢業生開啟了溫馨畢業「寄」,即由學校採用全透明方式,在學生的線上「指揮」下,為他們打包、郵寄行李。學生視頻連線「雲指揮」「物品打包由誰完成?」「同學們在『雲上』怎麼能看到宿舍全貌?」
  • 畢業季「寄」 北信科計算機學院圓滿完成2020屆畢業生行李打包郵寄...
    未來網高校頻道7月16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張文兵)7月11日,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2020屆畢業生行李打包郵寄工作全面啟動。85名在京學院教師,26名機關教師志願者以及安穩、後勤志願者,歷時4天,打包郵寄近百間宿舍,453人的3000餘件行李,為畢業生們送上了一份飽含祝福和情意的畢業「禮物」。動員會上,學院黨委書記韓俊彥、院長李寧對參與工作的老師們進行簡短動員,鼓勵老師們為每一位畢業生提供最完善、最細緻、最貼心的服務。
  • 畢業「寄」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完成畢業生行李打包郵寄工作
    7月26日,是北京石油化工學院2020畢業「寄」的最後一天。幾位研究生正在收拾物品,老師和學生志願者也在旁邊幫著搭把手。從7月23日到26日,該校化學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安全工程學院以及各院系的研究生畢業生們,依次打包,順利完成在北石化的最後一項任務。
  • 遠程打包、代為郵寄 高校多套方案啟動精細化「畢業寄」
    記者近日走訪發現,北京各大高校針對畢業生陸續推出行李打包郵寄方案,提供委託在校師生代為打包和畢業生擇期入校自行打包等選擇。郵政和快遞企業也紛紛推出個性化服務,幫助畢業生「雲寄件」。   老師幫忙 多所高校支持代寄   在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學生宿舍裡,老師一邊和遠方的學生視頻連線,一邊幫學生收拾行李。
  • 北京理工大學的特殊「畢業寄」(4)
    新華社照片,北京,2020年7月1日北京理工大學的特殊「畢業寄」7月1日,在北理工學生宿舍樓內,兩位老師在為畢業生打包行李。6月29日起,北京理工大學教職員工開始為2020屆6000多名需要打包的畢業生集中進行行李打包、郵寄和留置物品存放工作。經過提前與畢業生「一對一」溝通,老師們耐心細緻地通過手機「直播」打包行李的全過程,與每一個同學認真核對其個人物品,細心收納擺放、整理密封、搬運寄送,讓不能返校的畢業生們安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