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王忠美
寸寸相思,寸寸惆悵,穿過歲月的一輪明月,把時光拉得很長,把思念拉得更長。念念中秋節,念念母女情!
颯颯涼風,簌簌秋雨,沙沙落葉,無不提醒著人們,季節走入秋天的深處,從天際吹來的風染黃了牆角籬邊的叢叢菊花。看看節氣,中秋節近在眼前,天上漸漸圓潤的秋月,靜靜地掛在樹梢,我的心卻不能平靜,想起那些年的中秋,一抹濃濃的思念潛入心懷,揪痛我的心,潮溼我的眼。
歲歲中秋月相似,而今中秋人不同。記得童年的那些中秋節,正是農忙時候,大人們忙於秋收,常常忘記那個在我們心中盼望已久的節日,於是我和姐姐想盡辦法提醒父母。記得那一年中秋夜,我們還在野外自留地裡拾地瓜幹,月亮又大又圓掛在天上,看見父母沒有回家過中秋的意思,我便故意指著月亮高聲喊:「娘,你快看呀,今晚的月亮好大好亮啊!」母親抬起頭看了一眼明亮的月亮,又看了一眼發呆的我,偷偷笑了:「傻妮子,月亮不亮我們怎麼看得見拾地瓜皮子(地瓜幹),放心吧,今兒不就是十五嗎,我們記得呢!你奶奶在家燉著公雞了,拾完我們就回家過中秋節。」說完,母親笑了,我們也笑了。
等到一片地的地瓜幹都收進口袋,我們推著小推車飛奔回家,母親洗手和面給我們烙糖火燒。那時候,農村是見不到月餅的,我們甚至從沒見過月餅什麼樣,吃著母親烙的糖火燒,雖沒有月餅香,卻比月餅甜,咬一口,黏稠的紅糖餡滋滋往外冒,甜蜜蜜的感覺沁滿心扉。
那些年的中秋節,沒有現在滿桌的雞鴨魚肉,只有自家地裡產的炒花生,煮老玉米,煮毛豆,還有大蔥蘸醬。最奢侈的,也是唯一的葷菜,是那一碗清燉公雞,那是母親特意為中秋節準備的,從開春就精心飼養,到中秋節時便長成三斤多的大公雞了,足以犒賞我們這幾個饞貓了。
每年的中秋節,在忙完一天的農活後,我們全家圍在一起,在院子裡賞月,若有若無的雲,躲躲閃閃的星星,烘託著一輪滿月,望著玉盤一樣的月亮,母親給我們講美麗的嫦娥和永遠的桂花樹,溫情滿院,歡笑滿院。現在想想,那真是人生最幸福的時刻。
好懷念那些年的中秋節,那些有母親的中秋節,有母親的中秋節才更像中秋節,因為,中秋節是月圓人團圓的節日。而今,又到中秋節,月圓依舊,母親卻不在。沒有母親的中秋,月光黯淡,各種各樣的月餅嚼在嘴裡不香不甜,美味佳餚也索然無味。
寸寸相思,寸寸惆悵,穿過歲月的一輪明月,把時光拉得很長,把思念拉得更長。念念中秋節,念念母女情!
本文責編丨曹建民
統籌丨戎明邁
編輯丨莫群 影子
校對丨楊明珠
來源丨南方雜誌微信公眾號